[好雷] 一個台北人的海角七號觀後感

看板Taipei作者 (哈克說"huck已死")時間15年前 (2008/09/15 12:37), 編輯推噓0(004)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huck (哈克說"huck已死") 看板: movie 標題: [好雷] 一個台北人的海角七號觀後感 時間: Mon Sep 15 12:36:10 2008 http://huck2.blogspot.com/2008/09/blog-post.html 一個台北人的海角七號觀後感 「操你媽的台北」的文化衝擊,對一個台北人來說,或許始終不會被茂伯的堅持、山海逼 歐踢等影片中的其他元素給掩蓋。 我也不想要我的家鄉這麼討人厭啊~~ 嚴格區分一下,我住在台北縣,不是台北人;那些住在台北市的,才是台北人。 罪惡感有這麼容易消失嗎.......我在台北市唸書工作,這不算台北人嗎? 台北為什麼這麼討人厭? 北投纜車在BOT,松山菸廠也BOT蓋巨蛋,福隆海灘也在BOT建酒店,高鐵已經BO完了還沒 有T,全台灣到處都在BOT啊。 BOT很討人厭,台北也很討人厭。 請問阿嘉與主席,這兩個哪一個比較討人厭呢? 我想是同樣討人厭,這兩個討厭的傢伙是同一回事。正因為台北被中華民國政府套上了「 首都」的緊箍,這城市與BOT這種開發營利模式,恰似一枚銅板的正反面:為的就是賺錢 。首都(Capital)的字,在英語文(主流的世界運作邏輯)中,與資本是同樣一個字。 這城市運作的基本規則,是替資本服務,而正是這些資本掌控了其他城市的發展,支配鄉 村與其他空間的生活方式。經濟活動集中於此,政治活動相伴而生,權力集結,殖民統治 的歷史讓這樣的結構更加穩固。台灣社會的運作從哪一年開始就服膺於難以撼動的原則: 農村是生產區,山野是將來的農業區,小城市成為加工區,替大城市的消費做準備,消費 是為了全國生產毛額的增長,一切環境與生命都是等待被利用的資源,為了抽象概念世界 中的經濟成長而服務/犧牲。於是,人不過就是價格高低不一的各種人力資源;生活休憩 就是對它的保養維修,衰老就是折舊。 如果首都換作是在台南,但是對於經濟發展的思維依然不變,我敢打賭一塊錢,總有天也 會出現「操你媽的台南」的咒怨。 改變的方向是什麼?假若資本與首都真是同一回事,真實世界中的「首都」就是理論世界 中「資本」的化身,而它的本質與目的就是獲取利潤,越多越好的利潤;那麼建構一個非 營利化的城市,作為一種典範轉移的新都市結構,或許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 說不出話來 於是我畫圖 拿畫筆當舌頭 讓思緒畫作彩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49.212 -- 民主並不只是一種政治型態;主要乃是一種共同生活的模式,一種協同溝通的經驗。 可供衡量社會生活價值的兩個要點是: 群體的利益讓所有成員共同參與到什麼程度,群體與其他群體之間的互動是否全面而自由 from <民主與教育> 杜威 John Dewey, 1915 , 200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49.212

09/15 23:40, , 1F
因為鄉下年輕人口外流 主要就是往台北跑
09/15 23:40, 1F

09/15 23:41, , 2F
別想太多 就是單純的出來闖到不爽
09/15 23:41, 2F

09/15 23:44, , 3F
只為了點出阿嘉的落魄 做個對比
09/15 23:44, 3F

09/16 07:24, , 4F
想太多
09/16 07:24, 4F
文章代碼(AID): #18pUPqXu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