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南新市政中心選址 107年辦理諮詢性公投已回收

看板Tainan作者 (億載金城武)時間7年前 (2016/12/20 21:26), 7年前編輯推噓10(13330)
留言46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南新市政中心選址 107年辦理諮詢性公投 2016-12-19 19:44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政府今天下午在永華市政中心舉行新市政中心開放決策 成果記者會,後續將由都發局展開3個區位先期規劃作業內容及辦理說明會,同時研擬諮 詢性公投執行方案,預計107年辦理諮詢性公投。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1922197_1.jpg
南市府舉行新市政中心開放決策成果記者會,後續選址將辦理諮詢性公投。(圖由南市府 提供) 台南市政府舉辦的台南新市政中心開放決策實體論壇,於上個月產生一組新市政中心場地 點─「善化目加溜灣大道北側、南科ABC周邊、新市看西農場周邊」,這一組3個地點,均 在大台南的中心地點新市、安定和善化一帶。 市政府今天由副市長吳宗榮率各局處特別召開記者會,向市民報告新市政中心整體推動程 序及後續情形,並回應相關公民意見。 市府研考會主委趙卿惠表示,新市政中心議題的後續推動,106年先由市府都發局展開3個 區位先期規劃作業內容,並就先其規劃及後續辦理說明會,同時研擬諮詢性公投執行方案 ,預計107年辦理諮詢性公投。 她說,諮詢性公投準用台南市公投自治條例,可以由行政機關為發動主體,雖沒有實質法 律約束力,但有事實的拘束力。市府將研擬以一組地點及維持雙行政中心進行票選,後年 下半年,將由民政局研擬規劃與實施方式。 吳宗榮表示,市府未來將尋求最透明、最符合市民期待的「新市政中心議題」後續進行方 式,希望透過一系列多元的公民參與方式,讓「對話減少對立」、「平等帶來自由」。 來源: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photo/politics/breakingnews/1922197_1 == 我是本次參加論壇的公民之一,在這邊告訴大家我在這個論壇看到什麼 在看本文之前, 建議先把這份「新市政中心開放決策及永華民治市政中心現況說明」簡報看完 簡報: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2w_TKVI8TOLYWw1cEs5RkRqbkk/view 這次新市政中心開放決策城鄉論壇是由近200位台南公民所討論 這200位公民不是隨便抽的,而是將報名參加論壇的人先針對所在的區抽出保障名額 曾文溪以北區域每區保障3個名額 18*3=54 國道三號以東每區也是保障3個名額 5*3=15 其他溪南地區每區則保障2個名額 14*2=28 再來則是依性別、年齡、最高學歷的組合分層抽樣 這樣的話就能確保溪北以及山區公民能大大增加獲得參與機會 以及能夠確保每個性別、年齡層、學歷都可以均勻被抽中 公民抽選原則、報名狀況及抽選結果請參考此份剪報 (p.12~17)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2w_TKVI8TOLcWNoWXVWZVdXUkU/view 以下節錄 報名狀況 中西區 700 20 佳里區 722 6 東 區 701 41 西港區 723 2 南 區 702 34 七股區 724 1 北 區 704 34 將軍區 725 3 安平區 708 15 學甲區 726 2 安南區 709 20 北門區 727 1 永康區 710 66 新營區 730 16 歸仁區 711 14 後壁區 731 2 新化區 712 9 白河區 732 2 左鎮區 713 0 東山區 733 1 玉井區 714 4 六甲區 734 3 楠西區 715 1 下營區 735 2 南化區 716 0 柳營區 736 3 仁德區 717 12 鹽水區 737 4 關廟區 718 1 善化區 741 11 龍崎區 719 3 大內區 742 3 官田區 720 4 山上區 743 7 麻豆區 721 18 新市區 744 7 安定區 745 9 公民抽選直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RZ5KXfkrjU
溪北有8個行政區不足額,需抽14位 1:40:13開始 七股:補2位佳里 西港、北門、學甲:共補4位佳里或麻豆 下營、六甲:共補3位官田或麻豆 後壁、白河、東山、鹽水:共補5位新營 國三東加上關廟區共有5個行政區不足額,需抽10位 1:48:22開始 楠西、南化、左鎮、關廟、龍崎:由整體溪南共補10位 所以溪北地區總報名人數80人,保障54位 國三東總報名人數8位,保障15位 其他溪南地區總報名人數293位,保障28位 溪北公民抽參與機率很高 論壇配置每桌10位公民,共20桌 以我的觀察應該是有照年齡配桌,每桌年輕到老年人都有 每個人藉由交通便利性、可服務最多人口、帶動區域均衡、區域產業鏈結、基地安全性、 足夠發展腹地、具備國際化潛力、財務可行性、辦理程序期程這九個面向來討論七個候選 位置 參考簡報: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2w_TKVI8TOLNkZkd1BFS0lYdUk/view 此次公民論壇所討論的新市政中心的議題 不僅是單純打造行政中心大樓, 而是想透過造鎮的方式將舊市區的人口導向都會區外 除了紓解舊市區人口壓力,也能讓大台南發展軸向從府城地區往北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0.202.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482240390.A.36D.html 另外高雄市已在去年決定蓋新行政中心 2015年1月15日,行政院核定佔地57公頃位於前鎮區亞洲新灣區內的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 造中心第205廠,將遷至大樹203廠,而高雄市新市政中心大樓將遷至此地新建。 結果地點更南邊,位於捷運凱旋站與輕軌前鎮之星站旁那塊地 ※ 編輯: s88239 (175.180.202.125), 12/20/2016 21:32:38

12/20 21:32, , 1F
很用心,推一下 ~
12/20 21:32, 1F

12/20 21:35, , 2F
希望公投前能讓大家都了解 不是單純移走市府而已...
12/20 21:35, 2F
另外藉由新市政中心造鎮,可以加速輕軌系統的推動 台南高架輕量單軌路網: http://img.ltn.com.tw/Upload/liveNews/BigPic/600_1806798_4.jpg
詳細內容: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06798 目前優先路網為 1. 綠線(府城橫貫線),起迄點為平實轉運站-永華市政中心,約11.9公里,行經東區、北 區、中西區、安平區 2. 藍線(中華環線),以環狀線路規劃行駛中華路、中華東西南北路,約27.3公里 ,行經東區、北區、中西區、安平區、南區、仁德區 若新市政中心決定落腳南科周遭造鎮, 可加速二期輕軌路網與鐵路地下化延伸永康、再高架至善化的推動 1. 橘線,高鐵臺南站-新市新站,18.5公里,行經新市區、新化區、歸仁區 讓台鐵縱貫、沙崙線與輕軌橘線形成環狀軌道路網 2. 紅線延伸線,和順轉運站-台鐵善化站,14.9公里,行經安南區、新市區、善化區 這兩線規劃都有經過南科,讓輕軌將新市政中心、南科、台鐵做連結 另外也要加速公路、橋梁的開闢 南科直加弄大道往北跨曾文溪接麻豆,往南開闢看西農場接安南、永康 另外未來配合鹽水溪北外環的開通,闢駛南科、新市政中心到舊市區的快速公車 ※ 編輯: s88239 (175.180.202.125), 12/20/2016 21:48:43

12/20 21:40, , 3F
高雄市府遷到小港,更南邊,而且更緊鄰工業區,跟台南要
12/20 21:40, 3F

12/20 21:40, , 4F
遷移的各項理由,完全不同。
12/20 21:40, 4F

12/20 21:41, , 5F
徹底打臉台南的專家。
12/20 21:41, 5F
所以我的意思是遷移市政府到"地理中心"是蠻不智的 看當初嘉義縣政府遷移到太保與朴子中間,結果發展緩慢 因此台南市政府若要遷移造鎮,並不適合直接遷到地理中心 e.g.官田 因為發展動能不夠 要合理都市擴張,並提供足夠就業機會,那南科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點

12/20 21:44, , 6F
高雄那是因為以前縣政在鳳山,跟台南完全不同,而且高
12/20 21:44, 6F

12/20 21:44, , 7F
雄捷運已經通過到路竹了,台南還是沒救
12/20 21:44, 7F

12/20 21:45, , 8F
看來這次市府又要"承擔"了
12/20 21:45, 8F

12/20 21:48, , 9F
台南還是退出六都吧,不知道何時才能有人口200萬,彰
12/20 21:48, 9F

12/20 21:48, , 10F
化人口都快追上來了
12/20 21:48, 10F
※ 編輯: s88239 (175.180.202.125), 12/20/2016 21:51:54

12/20 21:52, , 11F
人口吸來吸去就是在台南內部移動而已
12/20 21:52, 11F
其實台南靠南科已經吸引不少外來人口,人口也是年年增加,雖然增加幅度不大 ※ 編輯: s88239 (175.180.202.125), 12/20/2016 21:53:28

12/20 21:53, , 12F
有台中,彰化人口就不可能追上來,不要負成長就要偷笑了
12/20 21:53, 12F

12/20 21:53, , 13F
,都跌破130萬了
12/20 21:53, 13F

12/20 21:55, , 14F
整體來看 台南舊市區人口幾乎沒有增加 增加主要還是在新市
12/20 21:55, 14F

12/20 21:56, , 15F
善化、安定永康這些位置,未來舊市區依舊沒啥成長動能
12/20 21:56, 15F

12/20 21:59, , 16F
目前看來沒有迫切理由要市府遷址,只會減低效率
12/20 21:59, 16F

12/20 22:03, , 17F
新市或善化最適合 接近台南市地理中心又有南科
12/20 22:03, 17F

12/20 22:06, , 18F
另外分散人口與推動台南單軌其實是互相衝突的
12/20 22:06, 18F

12/20 22:09, , 19F
原台南市六區有增加阿,之前七十七萬多,現在破七十八萬
12/20 22:09, 19F

12/20 22:09, , 20F
,增加沒很多,聊剩於無
12/20 22:09, 20F

12/20 22:13, , 21F
基本上去看每月各區人口增減就知道,台南現在就是靠永康
12/20 22:13, 21F

12/20 22:13, , 22F
安南新市善化這些有工業區南科有比較多工作機會的地方在
12/20 22:13, 22F

12/20 22:13, , 23F
勉強維持人口正成長
12/20 22:13, 23F

12/20 22:17, , 24F
一旦這幾個區人口沒增加很多,當月大概就會負成長
12/20 22:17, 24F

12/20 22:22, , 25F
台南人口跟雙北台中桃園比起來,增加緩慢,還是那個現
12/20 22:22, 25F

12/20 22:22, , 26F
實問題,工作機會多不多,台南沒幾個工業區跟南科撐,大
12/20 22:22, 26F

12/20 22:22, , 27F
概也是跟高雄屏東以及其他縣市一樣慘
12/20 22:22, 27F

12/20 22:35, , 28F
台南人口主要靠南科吧 那幾個工業區 工作機會根本科科
12/20 22:35, 28F

12/20 22:35, , 29F
講難聽點 就吸引無法離開台南的人
12/20 22:35, 29F

12/20 22:36, , 30F
這些人都碼台南內部流動居多
12/20 22:36, 30F

12/20 23:00, , 31F
依舊難服眾!舉辦地點在溪南~根本技術性排除溪北人到場意願!
12/20 23:00, 31F

12/20 23:01, , 32F
因該PO實際到場人數~再按比例權重分配!而非表面的禮讓~
12/20 23:01, 32F

12/20 23:02, , 33F
而且無法交代為何由區區190人定結果~然後要全體市民三選一?
12/20 23:02, 33F

12/20 23:04, , 34F
完全搞錯方向?宣導不足?明年才要針對這三區域做公聽會??
12/20 23:04, 34F

12/20 23:07, , 35F
何不開始就強力宣導?結果偷吃暗步,搭配輕軌?根本屬意善化!
12/20 23:07, 35F

12/20 23:08, , 36F
市府連這都耍花招~民眾只是配合旗子!公投只是不得不的選項
12/20 23:08, 36F

12/20 23:14, , 37F
不過就是炒個新聞,看看風向怎樣,不需要太認真看待,
12/20 23:14, 37F

12/20 23:14, , 38F
賴清德這種辦事效率,剩下的兩年也不可能推動
12/20 23:14, 38F

12/20 23:15, , 39F
下一任市長搞不好就取消這計畫了
12/20 23:15, 39F

12/20 23:51, , 40F
某樓是在寫新聞標題?崩潰到連句子都寫不完整了……
12/20 23:51, 40F

12/20 23:55, , 41F
說穿了賴清德根本不想碰這事,連地下化都不知道在衝三
12/20 23:55, 41F

12/20 23:55, , 42F
小了,高雄明年就要切換了欸,看不懂賴清德做市長的魄
12/20 23:55, 42F

12/20 23:55, , 43F
力在那?
12/20 23:55, 43F

12/21 00:03, , 44F
浪費錢
12/21 00:03, 44F

12/21 10:09, , 45F
南科已是一塊大磁鐵 為何還需另一塊?
12/21 10:09, 45F

12/21 20:08, , 46F
地下化都通過了ssk你活在2012年嗎?
12/21 20:08, 46F
文章代碼(AID): #1OMJ66Dj (T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