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北部人對台南/南部人的典型偏見?消失

看板Tainan作者時間10年前 (2014/02/12 17:04), 編輯推噓0(005)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preich (let it snow)》之銘言: : 鄙人在台南出生長大 : 然後在北部唸書工作超過10年 : 生活中多少會遇到對台南/南部有著刻板偏見的北部人 : 想想,是不是可以大家提出類似的生活經歷 : 然後集思廣益,遇到類似情況怎樣應對比較合適呢 : 例如: : 食: : 1.只有小吃、沒有好餐廳 台北人愛貶低小吃其實很有意思。 因為台北正是以『小吃之都』名號屢上國際,比如之前的 CNN美食特 輯,或者可以看日本背包客、藝人到台北會跑什麼行程。 像華人這麼懂吃又愛炫耀的民族,尤以能吃到 "道地" 的在地味道而 沾沾自喜,即便是天龍人,食記或言談間,到 "中國" 出差吃不在指 南上,或是向當地人打聽所謂正宗風味地方菜、隱藏版美食,能顯得 自己脫俗且內行。 而這些正宗風味也不一定都是想像中的高價餐廳,還是說到了異國, 巷裡行間榕樹轉角處,就處處隱藏著不世高手?(外國月亮比較圓) 另外不論是攤商或是小店家,不都是資金尚未到位、發跡前的百年老 店○●園或者△▽號嗎? 其實因國府撤退來台,小小台北一都匯集中國大江南北好菜,這不單 是正宗外省天龍的家鄉記憶,還是他們的驕傲 — 舒國志《台北小吃札記》 胡天蘭《做個老饕》、《TOP台灣小吃100點》好像還有本啥銅板小吃 的碗糕。 小弟認為某些台北人對待小吃的雙重態度,一因騜阿瑪當市長時,幾 件失敗的都更案: 『賣不受歡迎的東西,不能怪我呀~』 為了護航,長年粉絲和媒體們可找了好多理由。 二因和台南『美食之都』、『小吃之都』名號的重複性,但小吃聽起 來容易和夜市攤販形象、或是 Local在地、本土化敏感字眼作連結, 若兩者一併看,會給予矛盾的信息,便拐了彎,將餐廳當作尊爵(價 高)不凡的象徵。 近來兩岸交流頻繁,有錢的大老板(尤其是老鄉們)跑過去吃更道地 的味道,由於在地化這個字眼的原罪,天龍人鄉愁的記憶成了不純物 ,年輕師傅很多到中國學藝,回台用正宗當號召(印象中台南有家號 稱正宗麻婆上過美食節目)來吸引台灣人。 而天龍人在相互角力確定地位高低的過程中,對自己生活的都市流失 自信,挫敗的焦慮還是可以發洩在,相形之下相對優勢,中南部上來 的島民身上。 : 2.都是添加毒澱粉吧 : 衣: : 1.聽說冬天不用穿羽絨外套 : 住: : 1.家裡都是透天厝 不曉得是貶還是稱讚。 南部人住透天和房價、人口密度、居住習慣有關,大學時北部同學四五位 來我家玩(當時還有重考的表弟借住)仍睡得很有餘裕,再多幾位也沒問 題,公寓就沒辦法這樣塞吧? : 行: : 1.「都」不遵守紅綠燈 : 2.「都」不戴安全帽 : 3.捷運電扶梯都不靠右邊(高雄) 北捷廢除這項規則很久囉 那些天龍人還在增加手扶梯單邊的負擔嗎(笑) : 4.捷運上都不會讓座(高雄) 就小弟搭乘的經驗,高捷空位多,少有讓座的必要;北捷男性乘客七成在裝 睡,尤其上班族。 : 生活: : 1.不會講台語很難生活 : 2.「都」是深綠,支持民進黨、不能罵賴清德 台北和台南投票結構相近、新北和高雄相近。 : 3.很傳統,重男輕女、男尊女卑 : 4.婆婆對媳婦很不好 : 在台北很諷刺無奈的是 : 很多人明明也來自桃竹苗鄉下地方,卻把自己當成台北人 : 脫口說出對南部人的偏見,似乎急忙撇清自己的印記 : 又或者,對比南部指責KMT政府長期偏愛台北 : 卻引來調侃「這是來自台南的抱怨嗎」 : 不知道在北部工作的台南人 : 遇到類似狀況都是怎樣應對的呢? 我尊重對方的信仰。 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真的被資訊誤導,還是特意找你發洩生活壓力的,後者 無法溝通,前者,呃,你知道說服成年人需要花多大的功夫嗎? 要認錯也會牽扯面子問題,反正人是會學習的,當他發覺資訊有出入時,自 己會悄悄修正(或者放濫,林杯最大,不怕丟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2/12 17:11, , 1F
小妹我台北人 關於北捷手扶梯的問題 我是不太清楚這樣對
02/12 17:11, 1F

02/12 17:12, , 2F
手扶梯的負載有什麼關係 但一般在台北的通勤族很有關係
02/12 17:12, 2F

02/12 17:17, , 3F
重量偏一邊會對電扶梯造成傷害,縮短使用壽命
02/12 17:17, 3F

02/12 17:17, , 4F
趕時間為何不走樓梯?
02/12 17:17, 4F

02/12 19:28, , 5F
因為走樓梯比較累~呵呵~
02/12 19:28, 5F
文章代碼(AID): #1I-paw2E (T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