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澎湖 奎壁山 風櫃聽濤 張雨生潘安邦故居

看板Tai-travel作者 (寧)時間8年前 (2015/11/30 00: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 澎湖 -- 四眼井 施公祠 潘安邦故居 張雨生紀念館 奎壁山踏浪 風櫃聽濤 http://maystu11.pixnet.net/blog/post/206642764 第一次到澎湖不是盛夏, 我們裹著圍巾大衣到了澎湖過今年的春節。 失去了盛夏的光環,沒有擁擠觀光客的這個海島始終懸燈結彩的歡迎我們。 來這裡的第一站,先到了天后宮附近來晃晃。 在旁邊的中央街上可以看到四口造型非常特別的井「四眼井」。 這個井的歷史已經非常悠久了,由於澎湖主要是在明鄭時期開始被開發, 所以這個井也已經存在了400多年了。 原本四個井其實是一個井的,會被劃分成四個眼,第一是怕小孩掉入井中, 再來是這四個井根據東西南北劃分,可以避免住民因為取井水的先後順序而產生紛爭。 在天后宮旁的小巷就可以找到「施公祠」, 主要是奉祀清康熙的水師提督施琅。 我們一路沿著中山路往西岸走,經過了順承門後,可以看到一片眷村「篤行十村」, 整個眷村雖然有許多已是遺址或空屋,但看得到的門門戶戶都貼滿了新春聯, 佈置的非常可愛。 這裡也是歌手張雨生以及潘安邦的故居。 還沒有走近張雨生紀念館,就可以聽到「天天想你」, 一句一句穿透這眷村的一道道牆,打進心裡。 裡面幾個小小房間佈置了幾個主題區,從小時候生長的故事, 「我的未來不是夢」在樂壇的經歷,一直到車禍逝世, 伴隨著張雨生的歌聲,紀念這個到現在一首首依舊被大家傳唱的經典歌手。 走個幾步又到了潘安邦紀念館,想當然爾也是「外婆的澎湖灣」把我們帶到這裡的。 眷村旁,面海的方向,也可以找到外婆的銅像。 走完了這一區後,我們租了機車,打算一路到澎湖的最東岸去, 看看北寮奎壁山的潮汐。 從馬公市一路騎摩托車到這裡大概要花個半小時, 在新竹住了快六年,已經吹風吹到都習慣了, 但到了澎湖還是覺得這裡風好大啊! 要看奎壁山的潮汐一定要算好時間, 如果時間對了的話就可以看到像摩西分紅海一樣場景, 整片海慢慢退潮,冒出了一條踏浪步道。 不過冬天超冷的,我們可沒有傻傻下去被風吹又被海水冰。 有了摩托車就可以繼續趴趴走, 最東岸最西岸都去過後,乾脆在天黑前往最南岸奔去。 侯孝賢有一部電影叫「風櫃來的人」,李宗盛也為此寫了一首「風櫃來的人」, 故事裡寫的就是三個青年從澎湖的風櫃去了高雄討生活的故事。 因為玄武岩長期受到海水侵蝕,形成了特殊的海蝕洞, 當漲潮長浪灌入海蝕洞時,空氣受到擠壓,就會有呼嘯聲從洞中傳出的效果, 所以又有「風櫃聽濤」的美名。 好像聽著浪打著呼嘯著,更顯得這裡的莊嚴與安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93.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travel/M.1448814438.A.033.html
文章代碼(AID): #1MMoTc0p (Tai-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