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石門水庫乾涸見底,十年一現的"土地公廟"

看板Tai-travel作者 (640)時間9年前 (2015/03/05 10:2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完整版:http://k640640.pixnet.net/blog/post/60204832 台南好友小郭,一通電話說要殺上來,看十多年露出水面一次的土地公廟,我當下其實沒 有很心動,但既然好友都熱血特別上來了,還是去敘舊一下,遠方的好友就要把握每年難 得一見的機會。 新聞報導說:「石門水庫平均每10年會遇到一次枯旱,今年水情又吃緊,是有紀錄以來第 5度枯旱。台灣從去年10月開始全台雨量偏少,台灣西半部雨量僅為同期的2到6成,也讓 石門水庫的蓄水量面臨很大考驗。」 石門水庫面臨50年來第5次大乾旱,大旱期間也是清淤的好時機,石門水庫原有庫容3億立 方公尺,卻淤積1億立方公尺,目前容量僅剩2億立方公尺,政府從 2/26 開始加強清淤, 以延長石門水庫使用年限,增加蓄水能量。 今年的水庫到底有多乾旱呢?我2/28在北橫榮華大壩拍攝的畫面,原本每次都會蓄滿水的 水壩,竟然是乾枯的剩一條細流,我驚嚇到咋舌。 倘若不是親眼看見幾乎乾涸的水庫,我不會理解這場十年大旱的嚴重性,人往往要親自碰 上問題的嚴重性,才會開始面對和有所警覺,未雨綢繆有時也是需要慘痛經驗去累積出來 的生存法則。 所有朋友當場看到這一幕後,紛紛理解到「節水」的重要性,甚至開始討論從生活的細節 中,如何努力「省水」。 因為缺水,也讓石門水庫的四大枯水期景點,重新浮出水面: 第一、阿姆坪的「土地公廟」 第二、新柑坪的「夢幻草原」 第三、酋長石 第四、奎輝峭壁 慈湖附近也有一條櫻花巷,我二月初來的時候適逢盛開。 我們今天主要拜訪,石門水庫的土地公廟。驅車前往阿姆坪碼頭,但土地公廟的位置不在 這兒,聖友問了好幾個人之後,才找出他的詳細位置。 車子經過阿姆坪,不進去,而是繼續往前開,遇到左邊的第二個叉路開進去,會看見一個 公墓區,車子就可以停在這,然後順著泥路走進去。 一片荒煙漫草的大地,只剩下小小的河流,如果不說,我不會相信這裡是水庫,我倒覺得 像是荒廢的村落。 長年沉浸庫底的土地公廟,是磚造建築,將近100公分高,有百餘年歷史,平均10年才會 浮出水面一次。 土地公廟只剩下廟的空殼,裡頭空無神像,在水庫竣工前夕,土地公已經被請到附近的大 溪坪,供奉在「復源宮」。 或許神去樓空,我們依然虔心祭拜,祈求風調雨順,老天盡快降雨紓解旱象。 龜裂的大地回到水庫興建前的原貌,這塊土地盛載著人民用水的使命,興嘆也學會感恩。 除了看廟,我們也看看水庫的生態,這一池水是鳥的廚房,底泥上印下滿滿的腳印,這一 池的魚幾乎沒有逃命的去路,任由鳥兒享用。 看著乾涸的水庫,難過之情難以傾訴,這也是一趟震撼的教育旅程,讓我學會省水這件事 。 逛完了石門水庫,我們也到附近享用餐點,原本想吃活魚,後來金燕推薦了一家豆麥餐廳 ,餐廳的邊有一個小埤塘。菜單上的合菜基本上都是招牌菜,每一道都不錯,白斬雞肉好 吃,魚肉煎得很香,番茄雞湯讓大家讚不絕口。 最妙的是,我們想去的大溪老茶廠就在隔壁,餐廳和茶廠就隔了一座竹林,我們穿越竹林 走過去就到了。 逛過日月老茶廠,三峽大寮茶文館,我最喜歡的是大溪老茶廠,活化了舊時代的空間和細 節,實在太有味道,適合來喝茶,以及外拍。 探訪時間:2015年3月5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2.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travel/M.1425522471.A.E39.html

03/05 23:06, , 1F
好震撼!
03/05 23:06, 1F
文章代碼(AID): #1Kzxyduv (Tai-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