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遠行千里(外之二):追分懷舊情

看板Tai-travel作者 (五行茶)時間16年前 (2007/09/12 14:21),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追分車站的路標: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38.jpg
) 當電聯車從彰化開始出發,奔馳在大肚溪鐵橋上的時候, 我的目光主要停留在手中的地圖上, 花了一點時間才在台中大肚鄉,找到不是很明顯的「追分」兩字。 「追分」?我皺起眉頭, 這唸起來既饒舌又不明所以的陌生地名, 對我來說,只是這次歸鄉路上的一個小小停靠點, 如果不是為了成功車站不賣的那張「追分成功」車票, 這一輩子大概不會特地過來這裡吧!我想。 「追分!追分站到了,要下車的旅客請盡快下車……」 好麻煩啊!我忍不住邊收地圖邊抱怨起來, 火車剛停好,我就連忙將行李扛下車,然後,傻住了。 整個火車月台,除了站務員之外,只有我一個人在這邊下車。 這……是什麼狀況? 追分的火車月台很空曠, 除了月台中間的水泥候車室之外, 沒有天橋,也沒有地下道, 就只有對面鐵道上的老屋舍了, 而四周沒看到什麼屋舍,都是遼闊的農野…… 等一下!那屋舍上的「追分」兩個大字,那不會是火車站吧? (遠望追分: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14.jpg
) 風很大,一個人傻在月台上的我, 一整個人還是反應不過來,像是個鄉巴佬似的杵在那裡, 沒有天橋跟地下道,我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走了, 站務員對我招招手, 指指月台和車站間的用鐵蓋和柏油鋪起的簡單路面: 「從這邊走!小心別卡住鐵軌了!」 真的可以走嗎?我戰戰兢兢的提著行李, 這樣零距離直接走在鐵道上的感覺實在有點奇異, 看著一望無際的鐵軌,忍不住多拍了好幾張照片。 這裡……到底是怎麼樣的地方啊? (無限的鐵道: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15.jpg
) 當我終於跨越鐵道, 忍不住在進追分車站的站房前端詳了好一陣子, 該怎麼說呢?當我在山佳,陶醉於那車站的古意, 我想,應該不會有保存更好的車站了吧! 只是那不適合的粗糙粉刷,讓我心裡打了一些折扣。 再來見到了香山。 在香山,在大雨之中休息的我, 悠閒的看著比山佳更完整的香山車站, 我讚嘆著香山佇立已九十年、保存更良好的木造建築, 但那裡面俗氣的油漆以及外面的天橋, 還是破壞了不少香山整體的風味,殊為可惜。 然後抵達了銅鑼。 銅鑼不是木造車站,而是用水泥為主的日據新建築, 但是銅鑼車站的維護相當用心, 新增建的長廊,也隨著原有的車站結構延伸, 你不會感覺到新跟舊之間的差異, 而是另一種和諧的美感,我很喜歡, 只可惜,這裡不是木造的車站…… 而現在的我,完完全全以一副不可思議的心情, 看著幾乎可以打個一百分滿分的追分車站—— 到這裡不到五分鐘,我已經問了自己第三次這樣的問題: 「這裡……到底是怎麼樣的地方啊?」 (追分內部: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26.jpg
) 站務員還在月台上,因此出站的剪票口是空著的, 在木造的欄杆上,放著一只小小寫著「車票」的竹籃, 是要將車票放進去就可以出站了吧?有這麼自助式嗎? 第一次沒把票交給站務員就出站,還真不習慣(笑), 當我一進車站,還走不到兩步, 我的腳步就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 眼睛再也沒辦法輕易離開這洋溢著昔日風情的車站, 我剛剛搭的應該是偽裝成電聯車的時光機吧? 這一切太不真實,也太不合時宜,也…… 我張大了嘴,不敢相信所看的,竟是真實。 將行李放在長椅上, 先到售票口買這次停留最重要目的——「追分成功」, 站務員很親切也很熟練的遞給我要買的車票, 並且提醒我,有特別可以加蓋的紀念章, 可以拿到那邊的老桌椅去蓋(那感覺有五十年歷史以上了) 我看了看,光是能蓋的章就有八種,還真是難以取捨。 (有歷史的桌椅: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27.jpg
) 「對不起,下一列往新竹的車要多久後才會到?」 「我們車次比較少,要十點多才有喔!」 兩個小時啊?我沒預計到海線的車次這樣少, 要是平常,我一聽大概就會趕著離開了, 不過看看這間站房,想,就這樣多呆兩個小時,也不壞。 「如果要等的話,車站前後都可以拍,  但不可以跨越鐵道,因為還是有快車會經過,以免危險。」 那麼,我就在這裡流連忘返了起來。 (車站整體: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17.jpg
) 車站外面有一面說明牌,是追分車站的歷史簡介, 根據上面的說法,「追分」這個詞是源於日本語, 唸做OIWAKE,代表著「路的分歧處」的意思, 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追分站正好位在海線的最末站, 而為了方便山海線之間的運輸, 所以特別修築了一條連接成功、追分的「成追線」, 以方便大甲、大肚的居民搭車前往山線的台中, 所以這裡是台灣唯一由彰化、成功、追分三地構成的三角路網, 也因此後來延伸了山海線鍊結出現的「山海鍊(戀)情」印章。 因此,追分雖然因為居民不多, 等到後來失去煤運的價值之後, 所以搭乘的人次就更少,有時一個月不到八百人, 但卻因地位重要,仍是台鐵調度的一個重要車站, 所以免去像其他業務量過低的車站一樣被裁撤廢站的命運。 沒有辦法肩負起載客載貨任務的追分車站, 卻幸運因此得以保存了最原始的面貌, 是全台灣少數幾間沒有經過任何大幅改建的木造車站, 這座全部用檜木搭建而成的追分車站,最讓我深深感動的是, 它幾乎保留了檜木的原色,沒有過多的裝飾與粉刷, 不像山佳、香山那樣用米色掩蓋一切的作法, 而是依照檜木應有的顏色去加以修補,加上帶點鵝黃色的外牆, 那種感覺,就像是讓人有種直接進入泛黃歷史照片的錯覺。 (窗口裡的追分: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22.jpg
) 追分車站裡面很靜,除了電風扇的轉動聲之外, 一切都彷彿靜止在某一個時間點上了, 我一個人看著牆上大大小小關於追分車站的報導和說明, 上面有著山海兩線所有老火車站的照片, 當然也少不了其他鐵道迷對追分車站的攝影, 甚至還有不少可是親手一筆一筆充滿感情繪製出的彩圖。 這是其他火車站不那樣容易看到的光景。 我想,不能替鐵路局增加太多收入的追分, 卻誠懇的留住了其他同時期車站所無從留下的珍貴時光, 這樣的追分,倒底是幸運的,還是不幸的? 這價值無從評估起的。 (追分側寫: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24.jpg
) 至少對我來說,當能看到八十多歲的追分, 還能保持這樣的美好狀態, 站在第一線上送往迎來,那種感動是難以言喻的。 追分牆上有一幅台鐵的「鐵道園區」的計畫, 內容大約是說,台鐵希望將幾個有歷史價值的火車站, 一起拆遷到追分這邊保存,順便以追分為中心, 規劃出一個大型的鐵道主題園區, 這可能有點像彰化的民族文化村之類感覺, 但由於經費所限,還不能予以實現。 以長久保存的角度來看,這不失一種立意美善的計畫, 只是,只是我想,當一個車站離開了它所服務的土地, 那對車站和當地居民來說,這樣無情的切割, 是不是反而失去了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深刻聯繫? 這樣,真的有比較好嗎? (長廊: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20.jpg
) 當我漫步流連在追分外面的長廊時, 一群即將參加基測的學生熱熱鬧鬧的從外面進來, 圍著售票口買著「追分成功」的車票, 一邊蓋著各式的印章, 一邊笑著分著哪張要給誰,哪張又該給誰。 年輕的笑聲,在古老的車站內迴盪著。 這也很好。 望著頭上的木製屋頂, 那屬於檜木特有的色澤映著陽光閃耀, 那一瞬間,我覺得那帶著難以言喻的歷史紋路, 似乎,也帶著一種微微的笑意。 也許,是我的錯覺也不一定。 (木製屋頂: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41.jpg
) 學生們像旋風般的來了,又像旋風一樣的離開, 車站又恢復了原先的寂靜, 或許是太過寧靜了吧!連這裡的貓狗都睡的很是安穩。 (狗老大: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39.jpg
) 忍不住又多拍了幾張這狗老大與貓大嬸充滿特色的睡姿, 牠們應該正作著好夢吧!我想。 也或許,其實現在清醒著的我,也正在作著一場美好的夢…… (貓大嬸:http://photo.xuite.net/neilcat/1713722/40.jpg
) 逛完後面的許願池,時間也移近了十點多的發車時間, 車站也終於稍稍聚集了人煙,但也不多,六七位而已, 於是站務員帶著我們跨越鐵道,到第二月台等候搭車。 車子來了。 卻有著一種捨不得就這樣離去的心情。 追分,一個站在現在與過去之間的分歧點, 一個到這裡以前,我從無印象的地方, 一個到這裡之後,卻難以忘懷的邂逅。 再會了,追分。 -- 五行茶,或號杜白,原名不詳,出身不明,事蹟亦多不可考。 但知其貌寢腹便,口吃多疾,落拓江湖,據近人某考證,實一混吃等死之米蟲是也。         出處:民明書房刊〈中華民國米蟲傳〉頁百二十三 ※個人部落格「星期一的胡言亂語」:http://blog.xuite.net/neilcat/neilca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200.189

09/12 15:56, , 1F
推一個~~有深度的遊記!!!
09/12 15:56, 1F

09/12 18:47, , 2F
推!
09/12 18:47, 2F

09/13 11:58, , 3F
GOODS
09/13 11:58, 3F
文章代碼(AID): #16vuLU_B (Tai-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