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臺南4/4三 DAY2

看板Tai-travel作者 (想念)時間17年前 (2007/04/14 21: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當初會排維悅統茂, 除了房間等級爾爾原因外, 安平地利之便就是為了佈今天的局呀! 早餐吃了些烤奶油麵包, 好幾塊不同口味高級火腿, 乳酪夾在小餅乾裡, 小蛋塔, 炒蛋荷包蛋各一, 兩杯自己DIY的鮮奶茶, 飯店早餐吃得不亦樂乎。 十點出發, 一會兒便到達億載金城。 遊客出奇的少, 暗自竊喜又可免去摩肩接踵之苦。 照了古蹟卡, 和護城河中黑天鵝打個招呼, 在隧道型城門照了幾張相, 開開心心進城去。 懷念的練兵場大草坪, 綠草卻不再如茵, 幾台挖土機進進出出, 正為億載金城妝點新造型, 遍地坑坑洞洞, 加上近日細雨不斷, 地上泥濘不堪行走練兵場上。 上了階梯往砲台去, 獨自照了些照, 安安分分坐在砲台前, 人少再搞怪引人側目會比較丟臉,人多可壯膽XD 新植的紅花綠草鮮豔地綻放, 和這座紅磚古城顯得有些不協調。 億載金城的美, 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建築體, 一大片校閱場, 想像著百年前士兵們在草地上操演, 是古蹟價值所在吧! 否則,隨便在一處空地上蓋古老式建築, 也稱古蹟嗎? 一向對於中國式的紅沒有抵抗力, 紅磚或者武廟那片朱紅山牆, 都令人迷炫於原地不忍離去。 說喜歡台南, 也許要說喜歡古老中國, 江蘇或者北京也是所愛, 而台南恰是台灣最古的所在呀。 再不離開便會耽誤滿滿的行程, 離去前再與城門口合影,不同角度。 億載金城說穿了, 就是一座作戰型城池, 內有大砲、練兵場, 外有護城河環繞, 幾棵大樹參雜其中, 如此而已。 但對我而言, 卻是一個很喜歡的地方, 會忍不住一去再去的景點。 也許地處較偏遠, 人潮不若市區古蹟這般多, 較能領略南台灣那份悠閒吧。 小砲台在安平較偏僻的地方, 不算有名景點, 但這次台南行是要地毯式搜尋的, 自然不能放過。 據聞是九零年代重建的, 而鄰近的乾隆海堤也是久仰大名, 終於見著廬山真面目了。 沒有停留太久, 看了看有種「哦,終於見到了」的暢快感, 卻不足以構成留連忘返的境界。 也許與小砲台旁是安平第一公墓有關吧, 快速拍照,然後離去。 東興洋行是上次旅程的遺珠之憾。 歷史課本上英商德記洋行及德商東興洋行可是背的滾瓜爛熟呢。 乍看東興洋行令我想到高雄的打狗領事館, 東興洋行目前委託劍橋大飯店經營, 廣場上擺著露天咖啡座, 洋行內裝飾得美輪美奐, 以中國紅磚搭配西式拱廊造型, 比起德記洋行的純白水泥牆拱廊更得我心。 劍橋經營得很有心, 不間斷的背景音樂播放著, 顯得更有異國情調。 而德記洋行內奇美蠟像館藏豐富, 製作精緻,與真人相似度極高, 想拍照卻看見禁止攝影及拍照的告示牌, 只好作罷。 樹屋是另一大賣點, 樹根盤結於屋上及牆上, 令人驚嘆大自然力量之強大。 展覽著日後台南更多古蹟的規劃, 有要重建熱蘭遮城造型的博物館, 真期待! 安平古堡,又是一項大重點。 這次沿著外牆散步, 別於上次趕往德記洋行的心情, 而是邊從外面欣賞古堡邊往售票口行走, 又不免讚嘆安平古堡的美。 先到對面古堡蚵仔煎各叫一盤五十元的蚵仔煎, 進行今天小吃首站, 此時已近中午了。 蚵仔又大又鮮, 南部獨特雙重醬料跟豆芽菜, 是第二次品嘗這種蚵仔煎。 上一次,是去年八月此地XD 吃飽又馬不停蹄進入古堡, 巧遇幼稚園校外教學, 人潮眾多有種窒息感。 展覽與上次相同照樣略過以爭取時間, 上次初見沒仔細觀察整體建築物, 這次又新增新的迷戀處, 是紅磚蓋成的古堡基底, 入口處尚未爬上樓梯時觸目所見城牆。 隨意走走、照照, 古堡之廣闊竟也花了不少時間。 古城牆還有部份在開挖, 期盼早日完工。 步行至陳家蚵捲, 合點份四十元廣受好評的蚵捲, 總是聽說陳家蚵捲比周氏蝦捲道地。 但或許剛吃完大盤的蚵仔煎, 吃著蚵捲卻想念去年的周氏蝦捲。 也或許期望太高, 總之沒有驚豔。 再往回走到延平老街, 據說也是安平必遊之處。 但人與人擦身而過, 街上現代化招牌接連不段, 號稱台灣第一街, 想找古意卻尋不著。 商業化太徹底,有些失望。 後回來翻書才知, 古市街在居民要求下拓寬完成, 而更道地的房子正隱藏於巷弄住宅區中, 這部份沒注意到實為遺憾。 悻悻然從巷弄中轉往海山館, 為舊台灣水師班兵的兵館。 海山館正廳正在整修, 只開放部份空間。 主要部份沒見著, 也只能下次再來。 對面的天從伯魚丸湯, 三十元一碗。 魚丸多得出乎意料。 湯頭略嫌平淡, 但這幾天下來胃口早被養刁了。 也只能稱得上平凡。 驅車前往較遠的豆花店。 安平同記豆花依舊是人潮不斷, 要內用還要使用佔位手法。 合點份檸檬豆花,二十五。 份量不大, 豆花是我喜歡的傳統豆花而非布丁口感, 豆花綿密檸檬汁酸甜, 搭配得恰好。 隔兩間的茂記黑豆花不若同記般有名, 寥寥無幾的顧客, 但一碗三十的原味黑豆花卻是讓人驚豔不已。 滿滿大碗裝的黑豆花, 跟最原始的糖水形成天衣無縫的美味。 免費供應的炒黑豆跟黑豆茶口感也不差, 倘若下次再來安平, 我會選擇茂記。 已是三點多了, 趕著五點前到成大, 順道看武廟肉圓開攤了沒。 運氣不錯, 合點一份四十五,有三顆肉圓。 果為台南(豬肉)肉圓罷主,名不虛傳。 看著一顆顆肉圓被排隊人潮買走, 慶幸有吃到這份限量的美味。 原應是要消除嘴內雜味的清湯, 卻在吃完肉圓才發現在眼前, 喝了口,清淡卻不平凡。 老闆一刻不得閒看在眼裡煞是訝異, 很難想像或許再晚一小時就吃不到了。 在赤崁對面用美食券買了松村, 便趕往成大總圖, 東西寄放好準備辦正事。 而後步行於成功校區中, 從總圖往光復校區走。 小西門和東城門是第一項經過的景點, 不免俗照了幾張照。 旁邊歷史文物館正展出宗教展, 快速看過走過便又在成功湖畔留影。 對面舊文學館跟榕園對面大成館是一模一樣的建築物, 都是日治時軍部重要建築, 光復校區正是昔日日本軍營。 禮賢樓在大成館再過去, 日式建築為昔日客座學人宿舍。 連續拱圈造型, 一二樓圓拱也有稍加變化, 把拱廊的美發揮得淋漓盡致。 再回成功校區, 以成功為名, 想必是最原始的校區。 正是成大前身「台南高等工業學校」的基地。 有三幢舊系館, 本為「機械工學」、「電氣工學」、「應用化學」三科所有, 後改分配給「資源工程」、「資訊工程」及「工程科學」三系為系館。 對面格致堂是早期講堂, 戰後改禮堂使用, 也是久仰大名終於見到一面的建築物。 本在工學大道還納悶怎找不到格致堂, 轉個彎原來別有洞天, 格致堂三個大字正在眼前, 而我,自是掩不住的興奮。 再往前走, 是校友中心。 已是黃昏時分, 打上昏黃的燈光, 校友中心是棟意料之外的收穫。 門口一對石獅顯得十分氣派, 做為成功校區的門面, 建築物本身雅致樸素, 前方噴水池跟政大四維大澡堂差不多大, 池邊的成大校徽及銅鐘高掛空中, 很完美的大學校園景致。 往保安路美食天堂去。 又路過赤崁, 買了義豐冬瓜茶帶著喝。 山根壽司尚有空位, 合點份生魚片壽司,一百二。 生魚片久久嚐一次是美味, 卻並不會特地去品嚐, 但山根名氣這麼大又座無虛席總是要嘗嘗看嘛! 三種魚肉越吃越順口, 轉眼間已入五臟廟了。 保安路首站是阿明豬心, 點了豬心湯, 朋友點了骨髓湯。 豬心湯先上,超好喝, 一碗也才四十元,不算貴。 明明今天吃了不少食物, 吃完豬心卻有開胃的感覺。 骨髓湯嚐了一口, 內容物不知怎形容, 只能說倘若豬心湯超好喝, 那這碗便是銷魂的好喝, 也是平價四十元。 相隔不遠的茂雄蝦仁肉圓據說是蝦仁肉圓首選。 三顆肉圓四十五, 拌著蝦仁醬, 跟蝦仁內餡裡外呼應, 皮軟卻Q, 稱得上美食, 不愧為蝦仁肉圓名店呀! 對面的阿鳳浮水魚羹, 一份四十。 簡單的魚漿, 跟鮮美湯頭配得恰恰好, 跟昨日上好旗魚羹比, 大獲全勝。 再衝沙卡里巴。 棺材板第二次吃, 也或許是今日胃已飽足, 從前喜歡的奶油餡卻反而嫌膩, 油炸的吐司皮更加強油膩。 嘗鮮兩回, 下次應該不會再來了。 黑橋牌不幸的賣完了。 我很喜歡吃耶~~~~ 中正路旁, 隱身巷弄內的雙全紅茶,外帶十六元, 跟義豐冬瓜茶差不多大小。 據說是純正紅茶, 而非坊間流行的香料糖水紅茶。 算了算, 今天再把度小月吃掉吧。 能吃就盡量吃, 旅程已過了一半了呢。 民生綠園邊的度小月, 九點初人潮洶湧, 坐在矮凳上吃擔仔麵別有一番風味, 兩人合吃一碗,五十。 愛吃蛋的我再多點一份滷蛋,十元。 雖不大碗, 但小吃本就是嘗鮮為主, 吃得巧而不是吃粗飽, 何況我們的胃也塞不下過多的食物了。 擔仔麵普普通通, 但服務態度頗好, 自動幫我們備另一個小碗以供分食, 滷蛋算很好吃呢! (不過我對蛋不挑,所以可能不準) 旁邊是119消防隊, 是書上常出現的古蹟。 對面是台灣文學館, 燈光打上去比白天更漂亮。 往回騎又經過土地銀行跟原林百貨。 果真到處是古蹟… 回安平把早上沒吃的周氏蝦捲嚐完, 兩條四十。 與上次初嚐的味道相比, 雖不中亦不遠矣。 還是覺得比陳家蚵捲好吃。 旁邊的東東蝦餅, 帶包回飯店當宵夜。 小小一包便要價八十, 不算便宜, 難怪有人說蝦餅是暴利。 今日續住維悅統茂。 一天從安平區一路到東區, 又從東區回安平區, 累攤了。 松村冰冰箱,蝦餅也沒吃, 雙全紅茶也冰著, 早早洗澡,十一點多便入睡了。 第二天,結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41.114
文章代碼(AID): #168DH_Iw (Tai-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