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古道

看板Tai-travel作者 (風)時間20年前 (2004/08/30 22:00), 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由於上星期無法抗拒周公的挽留,而錯過清晨上山呼吸新鮮空氣,特與好友相約早上 六點集合出發往天母古道,有約在身,自然可以理直氣壯的拒絕周公的好禮相留。不到 五點便起床,聽窗外傳來的聲音,似有雨滴聲,連忙打開大門看看是否下雨,還好天空的 雲不多,也鬆了一口氣。 一到天母古道入口,便看到不少人群往古道走去,令我們有點震驚,原本以為人應該不 會太多,不過似乎輕乎古道對都市人們的魅力了。不過人雖多,到也不會影響到爬山的 興緻,至少這邊不像市郊其他的山區,到處都是麻將聲及卡拉ok聲。 在古道入口旁,有十來個信箱,想必是為古道旁的居民所設吧,我們還開玩笑的說,若是 有家電之類的大型家用品要送來時,送貨員不就瘋掉。比如說打電話來時,問說請問你們 住幾樓,居民回答一樓,結果送貨員一到入口處,也的確是一樓沒錯,但這麼陡的階梯, 這個一樓..... 整個天母古道,其實還涵蓋了其他的古道,我們現在要爬的這段,叫水管路步道, 另外還有到翠峰瀑布的翠峰步道,另外沿著南磺溪的半嶺水圳步道不知算不算在裡面。 日劇時代日本政府為了引水到天母、士林,便修建了第三淨水廠,也舖設水管通往山下 的三角埔發電廠,山上平坦的那段路,是在輸水管的上方填土整地,到了下坡處,則是 步道和水管分開,水管路步道就是這麼來的。至於三角埔則是天母的舊稱,名字的由來 是因天母過去曾經是一塊三角狀未開發的荒埔地方,至於天母這名字怎來的,則有好幾 種說法,趣味的說法是,外國人行至天母,向一旁路人問路,路人聽不懂洋文,只好以閩 南語「聽沒、聽沒」來回答,結果外國人會錯意,直接翻為「天母」,就這樣成了大家口 中的「天母」;另外一個說法是,日本人在今中山北路七段附近興建天母宮,天母宮內設 了個天母溫泉,天母的地名就是這麼來了。 未來之前已知水管路步道的階梯有一千多階,累也都有了心理準備,不過沿路林木蔽日 (讓人有綠色隧道的感覺),一旁又有小溪流傳來的流水聲,到也除去不少熱氣。這一 千多個階梯的確難爬,爬得我們幾個揮汗如雨。大約在一千階左右,黑黑的大水管冒了 出來,很想照張相的,不過汗太多了,怕把相機給淹沒,便忍住不拍,再往上爬幾百階 後,有一處涼亭可休息,水管也從此處縮入步道裡。此處視野不錯,涼亭旁有位伯伯在 賣冬蟲夏草茶,還提供一杯杯的冬蟲夏草茶試喝,與其說是試喝,我倒覺得像是免費供 應,伯伯都很主動的向一旁的滿身大汗的遊客說,「來來來,流了這麼多汗,喝杯冬蟲夏 草吧」。再往前走,可以看到調節池,也就是掌控水管流量的地方,一旁還有個水龍頭, 供遊客洗洗手臉。 這裡有個交叉路,右邊是往下東勢產業道路,可抵文化大學,左方則是水管路步道,我們 當然是往左走,此段一路平坦,走起來真的很舒服,不過倒是有不少「當心猴群」的告示 牌,只是走了一段路,一點猴影也沒有。走了約五分鐘,驚見落石,有兩位好心的山友, 正在努力移出一條路,一看到我們幾位身強力壯的少年仔,一臉開心的請我們幫忙,我們 自然義不容辭,落石正好堵住路,要過去,就得踏上落石群,對年輕人來說沒問題,但對 年紀較大的人來說,就很危險了,這也是他們要移出一條路的原因,走這步道的人還蠻多 的,五分鐘不到,兩邊就卡住了一群人,只好讓他們先過,有幾位好心人自願留下來幫忙 ,不過落石真的很大,花了快半小時,才移出三十公分寬的缺口,在移的過程中,居然還 有落石掉下來,朋友差點被打到,還好反應快,只是腳擦傷了一下,我直叫他今天要記得 去買彩卷。 移完落石,大家全身也都是泥土,只好再回頭去調節池那洗洗手臉。洗完後再走上水管路 步道,看到一位媽媽正在講電話,看到我們過去,連忙指著她前方的樹上,我們往她指的 方向望去,居然看到台灣彌猴,連忙拿相機出來拍,先是看到一隻,接著又陸陸續續的看 到不少隻在樹枝間跳來跳去的,呵這算是我們辛苦移落石的回報吧。再走過剛剛的落石區 時,除了我們移出的小路外,我們未移的那些落石,剛剛那幾位熱心山友,也特意的拿了 幾塊較平坦的石頭堆上去,這樣走起來不會搖晃,安全了許多。 再走到另一處涼亭,也是個叉路,往下是到翠峰步道,直走則是往第三淨水廠,我們先直 走,第三淨水廠已被鐵絲圍住,還寫個水源重地,擅入重罰。過淨水廠又是個爬坡,往上 直走可到陽明天主堂,我們大約走到柏油路就休息了,躺在柏油路上,欣賞紗帽山,柏油 路往右走會到陽明天主堂,往左會到紗帽山的登山處,不過這不是我們此行目的,所以我 們靜靜望著它就好。 休息夠了,再往回走,回到第二個涼亭處,往下走翠峰步道,這段路石階比較小,青苔也比 較多,走起來得小心翼翼。步道走到盡頭會接上猴洞產業道路,而右手邊則是往翠峰瀑布, 這段路更難走,因為石階又更小且更滑,令人失望的是,走到河床邊並沒有看到瀑布,只看 到一些巨石,朋友說也許是塌了,只是應該不會這麼巧吧。再回到剛剛叉路處,看到立著一 個石碑,是紀念李漢卿先生,原來是猴洞產業道路只到此,無法通達華岡,李漢卿遂以八十 的高齡獨立開山築路,最後路開好了,而他也因積勞成疾,與世長辭,天母早覺會遂將此步 道命名為漢卿梯道。 順著猴洞產業道路可抵中山北路七段219巷,剛好在天母古道入口處,此時也已12點多, 當然就去填飽肚子去了。 Ps.今天沿路一直看到馬陸,其實初看時,直覺像蚯蚓,但卻有腳,以前記得有看過,但忘 了名字,回家特地查了一下,才知是馬陸,好笑的是,網路上的資料寫著一般人易與蜈蚣 搞混,結果我們卻是和蚯蚓搞混,呵呵 -- 天使之翼亂亂飛 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winroa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24.114

220.135.24.114 08/30, , 1F
忘了補充,日期是8/21日
220.135.24.114 08/30, 1F

210.58.144.32 08/31, , 2F
其實天母古道不包含 天母水管路
210.58.144.32 08/31, 2F

210.58.144.32 08/31, , 3F
所謂的天母古道事實上是魚路古道的一部份
210.58.144.32 08/31, 3F

210.58.144.32 08/31, , 4F
但是從時間來看 水管路就不是了
210.58.144.32 08/31, 4F

202.145.162.250 08/31, , 5F
瀑布還在,你們方向差了一些,要往上游再走.
202.145.162.250 08/31, 5F

210.58.144.32 08/31, , 6F
第三淨水廠...那不是淨水廠 是出水口啦
210.58.144.32 08/31, 6F

210.58.144.32 08/31, , 7F
整條水管路的水不需要淨水就可以飲用
210.58.144.32 08/31, 7F

220.135.24.114 09/01, , 8F
謝謝,我知古道不包水管路,不過水管路下
220.135.24.114 09/01, 8F

220.135.24.114 09/01, , 9F
寫著大大的四個天母古道,只好順應潮流呵
220.135.24.114 09/01, 9F

220.135.24.114 09/01, , 10F
那個不是淨水廠喔? 那網路上的資料有誤了?
220.135.24.114 09/01, 10F

220.135.24.114 09/01, , 11F
瀑布這麼難找呀,下次再去找看看,謝謝
220.135.24.114 09/01, 11F

210.58.144.32 09/01, , 12F
那四個字呀 被文史聯盟的人罵
210.58.144.32 09/01, 12F

210.58.144.32 09/01, , 13F
那是當地里長做的
210.58.144.32 09/01, 13F
文章代碼(AID): #11CpB-3q (Tai-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