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北埔可以玩些什麼啊?......

看板Tai-travel作者 (小王子的玫瑰)時間21年前 (2003/07/14 19:0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wellYM (我是新手..請多指教)》之銘言: : 我跟女朋友想下禮拜天去北埔玩....... : 不知怎麼玩才比較過癮及有趣.... : 請大家幫忙一下 過癮有趣? 指的是怎樣的呢? 要像六福村那樣刺激嗎? 北埔要玩啥 大概就是吃客家美食和欣賞一些古蹟吧! 先從客家美食來談 到北埔去 市街上到處充斥著賣客家菜的店 另外也有許多客家米食的攤販 北埔的名產很多 有東方美人茶、蕃薯餅、芋頭餅、擂茶、柿餅 擂茶是從北埔開始發展的 最早是北埔農會想要推廣客家擂茶 所以才結合旅遊的方式 而後經過報章媒體的採訪 所以現在到客家庄 幾乎都有擂茶 擂茶也沒什麼 因為擂字在客家話的意思是研磨 所以擂茶就是茶葉和一些材料磨成粉後沖泡食用 到北埔的擂茶店 提供的是甜的擂茶 磨的材料有花生、芝麻和茶葉 這三個一定有 其他就看店家要增加什麼 另外 還會準備一碗研磨過的擂茶粉 裡面的材料很多 大多是五穀雜糧 我覺得味道蠻香的 在這裡我不教大家磨擂茶啦! 到店裡去 老闆都會教你 而喝一碗擂茶 老闆也會附一些餅乾、蜜餞 我覺得香菜薄餅、芭樂乾、化核應子很好吃 擂茶除了甜的口味外 還有鹹的口味 那是客家傳統比較特別的 是用來泡飯吃的 如果第一次嘗試 一定喝不習慣 因為鹽巴會讓茶顯得更苦 不清楚北埔有沒有店家提供鹹的擂茶 但是還是先喝甜的擂茶會比較好 而甜的擂茶 現磨的味道最香 因為有芝麻、花生、茶葉的香味 光用擂茶粉泡 總覺得香味少了那麼一點點 北埔農會很用心在擂茶上 所以研發好多種口味的擂茶 除了原味五穀雜糧外 還有綠茶、杏仁、養生等等 想要買擂茶粉回家泡的 大多店家都會有賣 現在夏天炎熱 擂茶也有做成冰棒 不妨不喝熱的擂茶 也可以試試擂茶冰棒 總之 擂茶發展出很多種東西 有冰沙、冰棒、擂茶餅、擂茶優酪乳的 另外柿餅有兩種 一種是可以現吃的 一種是回家煮湯用的 顏色是灰白色的 柿餅的產期是十一月吧! 新竹縣政府常會舉辦柿餅季 東方美人茶 又名白毫烏龍 看資料是蠻特別的 因為不灑農藥 需要一種小蟲在茶葉上分泌唾液 它的產地只有新竹的大隘三鄉--北埔、寶山、峨嵋有種 另外就只有台北的坪林有一小部份種植 所以 東方美人茶粉貴的呢! 東方美人茶 還有一個別名--膨風茶 因為在日治時代到台北參賽時 日人喝了為之一驚 所以用當時鄉長(or縣長)薪水 二十還多少倍的錢收購 當消息傳回北埔 鄉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 覺得在膨風(客語吹牛之意) 但是 當報紙刊登出來後 才知道原來是真的 所以東方美人茶就叫做膨風茶 而東方美人茶之名 是英國女皇也很喜愛這種茶 才賜名「東方美人茶」的 其他吃的 還要介紹嗎? 大概就客家小炒、鹹豬肉、油雞、粄條等等 粄條北埔的和美濃不一樣 北埔的粄條比較寬且厚 相對於美濃的面帕粄 細而薄 個人是偏愛美濃的粄條啦! 北埔的蕃薯餅和芋頭餅蠻有名的 在新竹客運站旁邊有兩家店 瑞源和隆源 聽北埔人講 兩家還是有差別 至於是哪裡 沒特別記 但知道哪一家 除了新竹客運站旁邊 在老街上也有幾家餅店 都還不錯啦! 除了吃的 再介紹北埔的古蹟 北埔最重要的古蹟 就是一級古蹟的金廣福 目前正在維修中 金一種說法是墾戶吉祥的首語 一種說法是代表官方 廣則是以姜秀鑾為首的粵籍人士 福則是以周邦正為首的閩籍人士 因此 金廣福象徵的意義是閩客之間的合作 因為金廣福是最大的墾號 所以它的墾區才被稱為大隘三鄉 在金廣福旁邊 有一棟很漂亮的合院--天水堂 那是姜家大房所住的 因為還有人居住 所以不開放 在秀鑾公園的牌樓往秀鑾公園走 在左手邊的巷子進去 可以看到姜家二房所住的合院 相較於大房 感覺蠻破敗的 離開天水堂走廟前街過去 會經過姜阿新宅 姜阿新是姜秀鑾的後代 在姜阿新時姜家達到極盛 所以才能蓋這麼氣派的房子 但是 也是從姜阿新開始 家道中落 目前姜阿新宅是北埔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所管的 平時不開放 除非團體預約 看過姜阿新宅 就可以走到慈天宮 慈天宮是北埔的大廟 北埔的活動幾乎都在廟前的廣場所辦 之前 客家歌手陳永淘 就是固定在慈天宮前唱歌 北埔整個市街的建設 是以慈天宮為中軸心而設 現在在慈天宮前的石板是現在所僅存的 在早時 從慈天宮開始 一路舖著石板 目前 慈天宮在整修中 所以是鐵皮搭蓋的臨時廟 在慈天宮前面那條路 是北埔的老街 目前還留著一些早期的建築 就像大溪老街那樣的立面 先跳過慈天宮兩旁彎曲的小巷 走到慈天宮後頭的山 那是秀鑾公園 可以上去走走 上面有許多老樹和紀念碑 那裡還有日本神社的遺祉 現在只能看到神社前的燈座 那一長長的階梯 由下往上看很漂亮 從公園另一頭走下來 可以走到忠恕堂 好像是曾家的老房子 曾家對北埔的重要性 臨時突然想不起來 不過很特別的 它的大門並不是正的而是斜的 因為沖到姜家祠堂的屋脊 現在忠恕堂很破敗 慘不忍睹 忠恕堂旁邊 是鄧家的老房子 鄧家在北埔也蠻有名的 但我忘了人名 而那房子是不開放 不過之前膨風節有開放 進去參觀有許多北埔的老照片 沿著那條路走 可以去找找姜家祠堂 在一個很小條的防火巷進去 姜家祠堂在蓋時 特地請兩位匠師 一人一半在競賽 因為設計圖相同 所以遠看覺得差不多 其實近看發現兩邊並不一樣 姜家祠堂應該是富麗堂皇 不過年久失修 顏色都掉了 但是卻相當有古味 走進去可以聞到木頭味 現在姜家子孫弄得 有點不搭調 而姜家祠堂 平常也是不開放的 從姜家祠堂那條巷子出來直走 可以走到邦正公園 是一個很小的公園 不過有衣冠塚 紀念先人的開發 邦正公園就在北埔市場的附近 這些重要的景點介紹完 不妨可以再回到慈天宮那兒的小巷子隨意亂晃 巷子小 又彎來彎去 其實這可以看出北埔早期是防禦性很強的聚落 如果面對慈天宮 左手邊的小門走進去 可以走進去 踏在許多大石塊上 會發出聲音 而那就是叮咚橋 走完橋旁邊有一家店 店裡就以此命名 旁邊有掛個牌子 不妨看一下叮咚橋的意涵 北埔市街上要看的大概就是這些 如果沒有人帶解說的話 會不知道看這些要幹嘛 只有吃小吃和美食而已 那麼就忽略北埔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但是北埔要人帶解說 可是要錢的 所以是很多觀光團出錢請導遊啦! 我不喜歡現在的北埔 因為觀光化的發展太過 已經變得很商業化 加上那些古蹟的整修 反而讓古蹟不再是古蹟 看了覺得很失望 除了北埔市街可以逛之外 從北埔國小那邊左轉 九公里外可以去北埔冷泉(內大坪冷泉) 那裡攔沙壩所形成的人工瀑布還蠻漂亮的 是夏天玩水的一個好去處 要不然往北埔南邊的南埔去 可以看到另一種風貌的聚落 而這當然和這裡的開發有關 南埔可以看到很多綠油油的稻田 上次還跟學弟去找水車 網路上應該有很多介紹北埔的網站 我和學弟去北埔通常都是我們自己帶導覽 所以沒有去查網路上的資料 書籍可以看戶外生活出版的「新竹縣市豐富之旅」 裡面有介紹北埔的名產、古蹟的歷史 以及街上哪有好吃的店家 若要深入去暸解北埔 金廣福文建基金會出版一本「北埔光景」 更深的學術論文則有師大歷史所 吳學明的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 呼呼...好久沒寫這麼長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72.191.195

推 218.168.207.13 07/15, , 1F
給你拍拍手..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推 218.168.207.13 07/15, 1F
文章代碼(AID): #_4etPcS (Tai-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