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近代追風科技-颱風的生滅與轉向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來,玩棋吧:])時間1年前 (2023/05/26 10:19),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2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各位板友日安: 近期在國家地理雜誌頻道看見類似這段影片的介紹片段: https://youtu.be/1jYMqd2Q3ro
應是記錄2008年辛樂克颱風襲台: 台(DOTSTAR)、日、美、德四國各派一架飛機, 人類史上初次的跨國聯合研究。 只記得關鍵字有獵鷹號、P3、特製型C130, 還有關島機場的大雨延遲起飛,卻首先進入風圈外圍探測數據前後,學者所謂的「完美暴風 」,還有台大的林博士。 個人非本科系出身,頂多算個吃瓜民眾(癡等颱風警報接觸),以及數年前天秤颱風回馬槍 時,好幾本在求學期間的參考書跟筆記變磚頭的居民之一。 https://i.imgur.com/oR10Iur.jpg
https://i.imgur.com/WASLiyR.jpg
https://i.imgur.com/FFND2NK.jpg
(特別感謝支援恢復家園的國軍弟兄,還有撥補助款的新北市政府) 很好奇在臥虎藏龍的大氣白,就官、產、學、民的角度和認知中,目前對颱風的轉向、強度 增滅觀測等技術,大概有哪些進展呢? 又,對大氣科學沒有相關學經歷的板友們來講,這些年來有哪些體驗或感受呢? 謝謝 -- https://about.me/warrenchen https://disp.cc/b/warrenchen https://www.postcrossing.com/user/warrenchen (尚未安居,暫停寄發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02.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85067579.A.A77.html

05/26 15:53, 1年前 , 1F
說實話,實測成本太高,但改善的效果其實也沒多到
05/26 15:53, 1F

05/26 15:53, 1年前 , 2F
很驚艷,現行還是多以研發衛星為主
05/26 15:53, 2F

05/26 15:54, 1年前 , 3F
而且實測在西北太平洋牽扯到太多領海問題,沒這麼
05/26 15:54, 3F

05/26 15:54, 1年前 , 4F
簡單,但更大的問題是值不值得
05/26 15:54, 4F

05/27 07:50, 1年前 , 5F
感謝,可以理解為短期內沒成效,但研究者滿足的笑?
05/27 07:50, 5F

05/28 16:06, 1年前 , 6F
蠻好奇兩岸三地+日、美的大氣型天災資管中心現況..
05/28 16:06, 6F

05/28 16:08, 1年前 , 7F
連眾所矚目(?)的HWRF也改頭換面,之前預測的圈不見
05/28 16:08, 7F

05/28 16:10, 1年前 , 8F
可能方針改變,或?
05/28 16:10, 8F
文章代碼(AID): #1aS1Sxft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