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北秋雨,南秋風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一)時間4年前 (2019/09/20 21:21), 編輯推噓91(91086)
留言177則, 5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天氣小觀:北秋雨,南秋風 95W終於變成塔巴颱風, 當然,一變成颱風馬上就開啟了秋季最精采地面秀:共伴。 但事實上是"類共伴秀" 地面高壓在日本海,吹出來的東北風匯入塔巴颱風, 從高空更可看出共伴三大條件到位, 塔巴颱風位於颱風東方,太平洋高壓位於日本東南方, 西風槽從東北亞往華北地區延伸, "南颱","東高","北槽"的三大秋颱共伴要素到期, 但仔細看,槽線有兩道, 這也是為何日本海和蒙古各有兩個地面高壓。 儘管不是標準共伴, 但"類共伴"仍然在東亞沿海出現猛烈對流,並且隨塔巴颱風影響韓國南部。 韓國要留意塔巴颱風了,類共伴+颱風直撲。 回想上週,歐洲模式還顯示出了北部版的"莫拉克", 就是類似目前塔巴侵襲韓國的模式,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塔巴在巴士海峽先玩(類)共伴,再沿東部海面北上,又轉西北颱,再轉北 然後歐洲顯示北部/東北部連續6天大豪雨或超大豪雨的超驚人模擬結果) 當然, 好加在,最後情況是韓國要坐穩了。 目前,台灣北部也不是沒影響,雖然類共伴沒影響,塔巴也沒直撲, 但塔巴颱風的外圍環流正在刷刷北部。 北部除了降雨外,溫度也降低了。 中南部靠海地區也因台灣海峽效應狂風大作,中部梧棲不意外9級風, 連南部高屏沿海也7級風了。 不過,到底還是塔巴颱風關係, 這類東北季風是從塔巴颱風帶下北方地面冷高壓, 真正的西伯利亞/蒙古地面冷高壓未來一週並沒有機會堆積發展, 這當然是塔巴颱風的關係,塔巴颱風北上將整個大氣環境攪了又攪。 因此, 看來今年"大氣環境":西伯利亞/蒙古的大冷高壓發展帶來的真。東北季風, 應該要9月底以後才會登場了。 但就算真。東北季風少見的遲到,塔巴颱風對夏季大氣系統也是叛逆小子, 在塔巴颱風北上後,太平洋高壓重新回復試圖西伸, 但被塔巴颱風大舉帶來冷涼空氣的東亞,卻讓太平洋高壓伸的很吃力。 模式預報, 一週尾聲太平洋高壓才重新控場台灣,開始暖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一周"南亞高壓"竟然還未撤退,持續盤據在南亞大氣高空, 往年10月初退往中南半島,10月中旬消失併入太平洋高壓系統。 今年南亞高壓是否大發飆,就值得關注了。 而, 南亞高壓不退的原因似乎和阿拉伯海的索馬利亞西南季風噴流未減弱有關。 模式預報在印度半島西岸將有季風渦旋出現,並有機會往熱帶氣旋發展。 不過赤道的東風低空急流來了, 西太平洋高壓未來一週整合大成功,對低緯度赤道地區產生低空東風急流, 赤道東風的出現,影響的就是西南季風減弱, 模式顯示, 一周尾聲南海的西南季風微弱到幾乎不存在了, 孟加拉灣西南季風也是消退到僅存於赤道附近。 反而,阿拉伯海的西南季風依舊吹。 而這情況和往年的認知不大一樣, 往年,阿拉伯海西南季風:10月初迅速消退 往年,孟加拉灣西南季風:10月初迅速消退 往年,南海西南季風:可存活到10月下旬 要是南海西南季風10月沒活過來,就要好好記上一筆了。 不過, 通常還是會活的,因為東北季風不會一登場就可控場南海, 一周後期剛好太平洋高壓影響的關係,南海西南季風進入間歇期。 最後,看看一周過後的西太平洋, 儘管一周過後太平洋高壓勢力整合,但地面秀似乎沒結束, 西太平洋的氣旋擾動移往呂宋島或台灣東南方海面後, 又開始和"東北風/類東北季風"互動, 模式預報顯示,氣旋擾動進入南海後,季風輻合讓台灣東北部/東部降雨。 秋季的多雨就是多氣旋雨, 夏季的多雨就是多對流雨。 春季的多雨就是多鋒面雨。 冬季的多雨就是多地形雨。 (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48.1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68985663.A.C9B.html

09/20 21:27, 4年前 , 1F
09/20 21:27, 1F

09/20 21:30, 4年前 , 2F
09/20 21:30, 2F

09/20 21:31, 4年前 , 3F
09/20 21:31, 3F

09/20 21:31, 4年前 , 4F
台中氣溫突然升起來,是什麼原因?
09/20 21:31, 4F

09/20 21:33, 4年前 , 5F
雪山山脈擋風下沉唷
09/20 21:33, 5F

09/20 21:35, 4年前 , 6F
09/20 21:35, 6F

09/20 21:36, 4年前 , 7F
台北好涼啊,完全變秋天了
09/20 21:36, 7F

09/20 21:37, 4年前 , 8F
明天穿長袖~
09/20 21:37, 8F

09/20 21:40, 4年前 , 9F
桃園平地跌破20度了
09/20 21:40, 9F

09/20 21:44, 4年前 , 10F
先推再看!
09/20 21:44, 10F

09/20 21:46, 4年前 , 11F
先推再說
09/20 21:46, 11F

09/20 21:47, 4年前 , 12F
一週後期西風槽再度後撤,估計要10月上旬之後才有
09/20 21:47, 12F

09/20 21:47, 4年前 , 13F
下一波槽線南下了
09/20 21:47, 13F

09/20 21:48, 4年前 , 14F
喜歡這一波秋雨 這幾天台北真的有股早秋的感覺
09/20 21:48, 14F

09/20 21:48, 4年前 , 15F
09/20 21:48, 15F

09/20 21:49, 4年前 , 16F
台北的秋天就是每一陣秋雨 氣溫就涼一點
09/20 21:49, 16F

09/20 21:49, 4年前 , 17F
下個三四波秋雨後 就要準備變冷了
09/20 21:49, 17F

09/20 21:50, 4年前 , 18F
只不過慢性鼻炎的人在這段季節變換期間應該不好過XD
09/20 21:50, 18F

09/20 21:51, 4年前 , 19F
太平洋高壓再度從低緯西伸,一週後期又要回到夏季
09/20 21:51, 19F

09/20 21:51, 4年前 , 20F
型態天氣
09/20 21:51, 20F

09/20 22:00, 4年前 , 21F
09/20 22:00, 21F

09/20 22:09, 4年前 , 22F
塔巴颱風位於颱風東方??what??
09/20 22:09, 22F

09/20 22:10, 4年前 , 23F

09/20 22:18, 4年前 , 24F
午夜後應該很有機會今年入秋第一波跌破20度?
09/20 22:18, 24F

09/20 22:19, 4年前 , 25F
塔巴颱風位於台灣東方
09/20 22:19, 25F

09/20 22:19, 4年前 , 26F
大安達標 台北也差一點點
09/20 22:19, 26F

09/20 22:26, 4年前 , 27F
我以前都這樣記,正常台北大致約10月中低溫會破20
09/20 22:26, 27F

09/20 22:26, 4年前 , 28F
度,然後大約一週,最低溫降1度,10月底18度,11月
09/20 22:26, 28F

09/20 22:26, 4年前 , 29F
底14度,跨年有寒流這樣
09/20 22:26, 29F

09/20 22:28, 4年前 , 30F
看起來溫度比預期低了一些,可能跟下雨明顯有關
09/20 22:28, 30F

09/20 22:32, 4年前 , 31F
記得昨晚還前晚 就有一些站已經跌破20度了
09/20 22:32, 31F

09/20 22:35, 4年前 , 32F
1990年以前九月台北跌破20度是很司空見慣的事
09/20 22:35, 32F

09/20 22:36, 4年前 , 33F
甚至低一點掉到17-18度都有可能.
09/20 22:36, 33F

09/20 22:37, 4年前 , 34F
中大19.6
09/20 22:37, 34F

09/20 22:39, 4年前 , 35F

09/20 22:39, 4年前 , 36F
這風力,中部人表示有感
09/20 22:39, 36F

09/20 22:40, 4年前 , 37F
台北陣風竟然有12級!!!
09/20 22:40, 37F

09/20 22:41, 4年前 , 38F
無人測站不能算,然後我猜淡水可能有跌破20度,但
09/20 22:41, 38F

09/20 22:41, 4年前 , 39F
目前儀器校調看不到
09/20 22:41, 39F
還有 98 則推文
09/21 00:59, 4年前 , 138F
撞進宮古島後速度好像慢了,要轉彎了嗎?
09/21 00:59, 138F

09/21 01:20, 4年前 , 139F
可惡 本來跑回宜蘭準備迎接1字頭了說
09/21 01:20, 139F

09/21 01:42, 4年前 , 140F
海峽另一側的金門馬祖氣溫都明顯比北部還要高
09/21 01:42, 140F

09/21 01:45, 4年前 , 141F
所以說EC報的氣溫並非完全不可信 頂多就是說不一定
09/21 01:45, 141F

09/21 01:46, 4年前 , 142F
會很準確就是了
09/21 01:46, 142F

09/21 01:49, 4年前 , 143F
沒有吧...台北認為會出現19度的時候不是現在 而且它
09/21 01:49, 143F

09/21 01:49, 4年前 , 144F
每報都在變 19度的預測前幾報就修不見...
09/21 01:49, 144F

09/21 01:50, 4年前 , 145F
西北部的溫度預測完全失靈
09/21 01:50, 145F

09/21 01:54, 4年前 , 146F
模式預測通常只會看天氣系統的走向 判定何時冷何時
09/21 01:54, 146F

09/21 01:55, 4年前 , 147F
熱何時颱風會來到附近何時會下雨 但溫度上的量化都
09/21 01:55, 147F

09/21 01:55, 4年前 , 148F
靠預報員...
09/21 01:55, 148F

09/21 01:57, 4年前 , 149F
模式跑出來的數據沒有經由人工經驗判定或是修正 充
09/21 01:57, 149F

09/21 01:57, 4年前 , 150F
其量就是沒有經過處理的raw data
09/21 01:57, 150F

09/21 01:58, 4年前 , 151F
西北部前幾天EC預測新竹最低是21度 也不算完全失靈
09/21 01:58, 151F

09/21 02:00, 4年前 , 152F
EC的數據還是可以參考啦 反正最後以CWB的為準就好了
09/21 02:00, 152F

09/21 02:06, 4年前 , 153F
這什麼 到底什麼風
09/21 02:06, 153F

09/21 02:07, 4年前 , 154F
新竹是沒這麼誇張 但新屋板橋臺北等局屬測站 EC幾乎
09/21 02:07, 154F

09/21 02:07, 4年前 , 155F
GG啊 而且它目前的實際溫度也和CWB實測的差很大
09/21 02:07, 155F

09/21 03:09, 4年前 , 156F
開心 希望一直涼下去
09/21 03:09, 156F

09/21 03:20, 4年前 , 157F

09/21 03:21, 4年前 , 158F
人在沖繩,被颱風吵到沒辦法好好睡… T^T
09/21 03:21, 158F

09/21 04:50, 4年前 , 159F
09/21 04:50, 159F

09/21 05:51, 4年前 , 160F
CWB把今日白天雨量再度上修,北部很多地方都紫色的
09/21 05:51, 160F

09/21 05:51, 4年前 , 161F
清晨溫度也下修到19度
09/21 05:51, 161F

09/21 07:15, 4年前 , 162F
氣象局用語改為東北季風了
09/21 07:15, 162F

09/21 07:32, 4年前 , 163F
轉吹西風了
09/21 07:32, 163F

09/21 07:46, 4年前 , 164F
一週後副高西伸後溫度,可能要看擾動的發展如何
09/21 07:46, 164F

09/21 07:55, 4年前 , 165F
現在那霸風勢不小
09/21 07:55, 165F

09/21 08:07, 4年前 , 166F
那霸大概昨晚三點開始進入搖滾區,我也滾到現在沒
09/21 08:07, 166F

09/21 08:08, 4年前 , 167F
什麼睡,風壓感大到耳朵不舒服而且外面風聲好吵…
09/21 08:08, 167F

09/21 08:08, 4年前 , 168F
明明就輕颱而已 T^T
09/21 08:08, 168F

09/21 09:24, 4年前 , 169F
09/21 09:24, 169F

09/21 13:32, 4年前 , 170F
1997/9/27那波也有粗淺印象,連台中都有感濕冷
09/21 13:32, 170F

09/21 13:41, 4年前 , 171F
台北九月歷史最低13.5度.次低是15.3度.
09/21 13:41, 171F

09/21 13:42, 4年前 , 172F
以前九月的冷空氣要達到20度以下輕而易舉.
09/21 13:42, 172F

09/21 13:42, 4年前 , 173F
20度以下低溫甚至還能延續個3-4天
09/21 13:42, 173F

09/21 14:53, 4年前 , 174F
1994.9.30那次好像不少地方都出現了蠻低的氣溫
09/21 14:53, 174F

09/21 19:50, 4年前 , 175F
1994年9月台北一共有7天低溫低於20度.
09/21 19:50, 175F

09/21 21:22, 4年前 , 176F
09/21 21:22, 176F

09/22 01:42, 4年前 , 177F
推推 現在常去南亞工作 D大的詳細解說十分受用
09/22 01:42, 177F
文章代碼(AID): #1TXD8_oR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