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2017~18 秋~春季台北和河內氣溫探討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冷鋒過境)時間5年前 (2018/12/09 16:43), 編輯推噓70(711459)
留言531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關於在天氣文中關於台北和河內的均溫探討,剛好在網路上看到有趣的資料,可以貼 出來與大家做分享,也歡迎大家一起共同討論,以下幾點備註: 1. 本資料是2017~18 秋~春季兩地的氣溫逐日曲線圖,這份資料無法代表過去30年的 氣候統計。 2. 本資料是採用模擬數據(Simulation Data)做為參考,並非是觀測數據(Measured Data),根據此網站的說法,觀測數據只能代表某地小範圍的氣候資訊,卻無法代表 整個城市(因為地球有高達99%以上的區域無法靠觀測獲得),但模擬數據可以做到, 但前提是可預測性高的地點,一但是可預測性低的地點仍然要靠觀測數據做為依據。 3. 模擬數據可能有令人質疑的部分,但至少是同網站採用相同的方法,兩地立足點相同。 4. 取樣面積: 台北(8km*8km) 河內(30km*30km),畢竟每座城市的區域面積並不相同。 5. 資料來源: Meteoblue https://bit.ly/2UuoLpF 秋季: 2017年10月: https://imgur.com/IVUxpg0.jpg
從10月的高低溫溫度曲線圖,可以發現河內在10/16左右就出現<20度,可能是東北季風 (台灣標準)等級的冷空氣影響,但台北則是要在10/23之後才出現,而且河內在月底就有 機會出現15度的低溫,而且可以發現台北一旦受穩定東北風影響,就算東北風一減弱溫 度回升的也慢,但對河內而言溫度回升的幅度相當快,且日夜溫差大。 2017年11月: https://imgur.com/o9kcrht.jpg
到11月上旬之前的東北季風影響,河內降溫的幅度都遠比台北來的多,且當11月下旬台北 終於降到15度時,河內已經受到首波大陸冷氣團(<14度,台灣標準)的影響。 2017年12月: https://imgur.com/1bXTQje.jpg
台北首次出現大陸冷氣團的時間大約在12/5之後,但是12/17之後另一波強冷空氣影響, 河內則是首度出現寒流(<10)等級的天氣,低溫只有5~6度。 2018年1月: https://imgur.com/87DZ0mu.jpg
1月對於東亞地區來說是隆冬季節,台北和河內也不例外,且兩者差異甚小,台北在1月 中旬受到長達3~4天的寒流影響,河內則是月中一波,月底也有一波,兩波維持的天數 較短,整月統計來說台北和河內受寒流影響的天數差不多。 2018年2月: https://imgur.com/HYqQ1jF.jpg
2月進入冬末,兩地的狀況開始有了不同的轉變,台北在2月上旬頻頻受到寒流影響, 受影響的天數約莫5天,但對於在東南亞的河內而言,冬季系統對於此區的掌控力轉 差,約莫受到強烈冷氣團的影響。 2018年3月: https://imgur.com/1X7kWUj.jpg
進入3月早春,台北仍然有機會受到強烈冷氣團甚至是接近寒流的影響。但對於河內 來說,冬季系統掌控能力越來越差,夏季系統的勢力逐漸抬頭,鮮少出現14度以下 的低溫。 2018年4月: https://imgur.com/tQHZBVl.jpg
4月仲春,暖空氣抬頭的更為明顯,4月上旬的冷空氣影響,只有台北仍可以達到冷氣 團,進入4月中下旬,台北仍會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但河內幾乎全面轉變成暖熱的 春天。 結論: 就2017~2018這季而言,河內的秋季前冬(10~12月)冷的比台北來的早,降溫降的比台北 快,進入隆冬1月,無論河內或是台北均受到冬季系統的掌控,進入冬末早春(2~3月), 台北很明顯仍受到頗具規模的冷空氣影響,但對於河內而言,太陽直射的北移,脫離 冬季系統的掌控比台北來的快,當4月台北仍有東北季風南下時,河內因內陸升溫因素 轉變成全面暖熱的天氣。此外兩地相較之下,河內的日夜溫差通常比台北來的大,一旦 碰上冷空氣減弱的區間,溫度的回升也比台北來的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79.2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44344990.A.67C.html

12/09 16:46, 5年前 , 1F
12/09 16:46, 1F

12/09 16:49, 5年前 , 2F
https://bit.ly/2HW2qd8 有興趣可以利用CWB的觀測
12/09 16:49, 2F

12/09 16:49, 5年前 , 3F
資料系統看meteoblue的模擬數據進行比對 看看準確性
12/09 16:49, 3F

12/09 16:50, 5年前 , 4F
如何 對於每波冷空氣影響程度 Meteoblue的模擬數據
12/09 16:50, 4F

12/09 16:51, 5年前 , 5F
和觀測數據相比 抓的還算可以...
12/09 16:51, 5F

12/09 16:52, 5年前 , 6F
我個人認為掌握的還可以啦~
12/09 16:52, 6F

12/09 16:58, 5年前 , 7F
其實稍微用台北來對照一下沒有很準耶 模擬數據通常
12/09 16:58, 7F

12/09 16:59, 5年前 , 8F
會比實際觀測來的高一點 不曉得它的計算方式是如何.
12/09 16:59, 8F

12/09 16:59, 5年前 , 9F
..而且也是有河內比台北還高的時候 總之兩者真的沒
12/09 16:59, 9F

12/09 17:00, 5年前 , 10F
有差很多啦
12/09 17:00, 10F

12/09 17:03, 5年前 , 11F
河內史上12月的極端低溫才5.0度 應該不太會這麼低吧
12/09 17:03, 11F

12/09 17:25, 5年前 , 12F
64平方公里在台北已經橫跨兩三個區 900平方公里的河
12/09 17:25, 12F

12/09 17:27, 5年前 , 13F
內更是幅員遼闊 已經無法用單一測站來看待...
12/09 17:27, 13F

12/09 17:28, 5年前 , 14F
極端5.0度也只是單一測站測得的數據...
12/09 17:28, 14F

12/09 17:30, 5年前 , 15F
此篇討論只是給兩地相同的基準點做為討論 結論出河
12/09 17:30, 15F

12/09 17:31, 5年前 , 16F
內冷的早同時也暖得早的特色 這樣的結論也只能適用
12/09 17:31, 16F

12/09 17:32, 5年前 , 17F
在2017~2018這季的特性 有幾分數據就說幾分話 不做
12/09 17:32, 17F

12/09 17:33, 5年前 , 18F
過多的延伸 至於相差多少...那都是個人解讀的差異
12/09 17:33, 18F

12/09 17:38, 5年前 , 19F
不是本篇著墨的問題 每個地方的氣候特性皆不同
12/09 17:38, 19F

12/09 17:39, 5年前 , 20F
柯本氣候分類將兩地分成不同的類別 我個人並不想等
12/09 17:39, 20F

12/09 17:40, 5年前 , 21F
而化之...
12/09 17:40, 21F

12/09 18:15, 5年前 , 22F
光是面積就差很多了 這基準點本身就不是很公平 你說
12/09 18:15, 22F

12/09 18:16, 5年前 , 23F
整個河內最北邊的郊區的確有可能出現更極端的低溫
12/09 18:16, 23F

12/09 18:17, 5年前 , 24F
另外我再舉一個例子印度加爾各答 緯度跟高雄差不多
12/09 18:17, 24F

12/09 18:17, 5年前 , 25F
他們應該比我們晚冷 但是12月和1月的平均低溫反而比
12/09 18:17, 25F

12/09 18:18, 5年前 , 26F
台北還低 然後到了2月開始回暖速度也是快很多 河內
12/09 18:18, 26F

12/09 18:19, 5年前 , 27F
其實也有一點點這樣的特色 只不過更接近台北就是了
12/09 18:19, 27F

12/09 18:41, 5年前 , 28F
其實我看不太懂s大想表達什麼 大陸相較於海島
12/09 18:41, 28F

12/09 18:41, 5年前 , 29F
本來溫差就比較劇烈 降溫快升溫快不是很正常嗎?
12/09 18:41, 29F

12/09 18:42, 5年前 , 30F
另外WINDY對於低溫的預報本來就很不準 常常會報太低
12/09 18:42, 30F

12/09 18:43, 5年前 , 31F
今年東京下大雪的時候 WINDY還一度報到-8度
12/09 18:43, 31F

12/09 18:43, 5年前 , 32F
實際上日本氣象廳只有-4還-5度而已
12/09 18:43, 32F

12/09 18:44, 5年前 , 33F
現在也是一樣 我人在日本高山市 WINDY的溫度顯示-4
12/09 18:44, 33F

12/09 18:45, 5年前 , 34F
實際上現在氣溫大概是0度左右
12/09 18:45, 34F

12/09 19:24, 5年前 , 35F
一直強調氣溫平均值差不多,所以就說二地氣候差不多
12/09 19:24, 35F

12/09 19:24, 5年前 , 36F
,其實非常不嚴謹,事實上二個城市在冬天任選同一
12/09 19:24, 36F

12/09 19:24, 5年前 , 37F
天來比,溫度差異常很大,更不用說但濕度和日夜溫差
12/09 19:24, 37F

12/09 19:25, 5年前 , 38F
的差異
12/09 19:25, 38F

12/09 19:52, 5年前 , 39F
我要表達的是較低緯度的內陸地區通常會比我們還晚降
12/09 19:52, 39F
還有 452 則推文
12/10 23:12, 5年前 , 492F
理由解釋 更專業的東西就必須請更懂板友釋疑了...
12/10 23:12, 492F

12/10 23:57, 5年前 , 493F
你說的的確有可能 但或許還需要更詳細的數據分析才
12/10 23:57, 493F

12/10 23:57, 5年前 , 494F
能應證 而且看文章中的圖片河內的起伏也沒有明顯比
12/10 23:57, 494F

12/10 23:58, 5年前 , 495F
台北來的大 所以這部分我就先保留也不反對就是了
12/10 23:58, 495F

12/10 23:59, 5年前 , 496F
倒是我剛剛發現一個東西 河內2,3月就大幅回溫這是很
12/10 23:59, 496F

12/11 00:00, 5年前 , 497F
肯定的 不過河內11,12月的日照都比台北還多 反而是
12/11 00:00, 497F

12/11 00:01, 5年前 , 498F
1-3月都比台北還少 尤其2,3月的平均日照都各只有47
12/11 00:01, 498F

12/11 00:02, 5年前 , 499F
小時 對比氣溫明顯回升 這種現象似乎有點詭異...
12/11 00:02, 499F

12/11 00:05, 5年前 , 500F
連數據取得都很困難了 再問下去並不會有結果...
12/11 00:05, 500F

12/11 00:19, 5年前 , 501F
並不奇怪啊 有仔細觀看天氣文吸取資訊就可以了解了
12/11 00:19, 501F

12/11 00:22, 5年前 , 502F
河內的緯度和鵝鑾鼻差不多 深秋到前冬時期南亞高壓
12/11 00:22, 502F

12/11 00:23, 5年前 , 503F
會東退併入太平洋高壓後統稱為副高 勢力整合之後會
12/11 00:23, 503F

12/11 00:24, 5年前 , 504F
低緯度西伸...因此中層500hpa平均槽仍可以看見副高
12/11 00:24, 504F

12/11 00:26, 5年前 , 505F
的勢力 低層850hpa就是冬季系統地面冷高壓帶來東北
12/11 00:26, 505F

12/11 00:26, 5年前 , 506F
季風的影響 這點和台灣中南部很像...因此日夜溫差偏
12/11 00:26, 506F

12/11 00:28, 5年前 , 507F
大 冷空氣在底層 暖空氣勢力在中層 並不會對流產生
12/11 00:28, 507F

12/11 00:29, 5年前 , 508F
降雨 秋高氣爽到偏暖 日夜溫差大...
12/11 00:29, 508F

12/11 00:31, 5年前 , 509F
12~1月就要看冬季系統的實力 強冷空氣南下會逼退中
12/11 00:31, 509F

12/11 00:35, 5年前 , 510F
層500hpa的副高勢力 如同目前的狀況這樣 那麼天氣
12/11 00:35, 510F

12/11 00:36, 5年前 , 511F
就會變成偏陰偶飄雨 但由於和台北相比河內緯度偏低
12/11 00:36, 511F

12/11 00:39, 5年前 , 512F
因此和台北相比河內通常都在西風帶的南緣 偶爾受副
12/11 00:39, 512F

12/11 00:40, 5年前 , 513F
高的影響 不像台北一旦脫離副高掌控進入西風帶 就變
12/11 00:40, 513F

12/11 00:42, 5年前 , 514F
得陰雨綿綿...
12/11 00:42, 514F

12/11 00:44, 5年前 , 515F
西風帶通常在2月壓到最南邊 但此時暖空氣勢力抬頭
12/11 00:44, 515F

12/11 00:46, 5年前 , 516F
了 位於低緯的河內在2~3月時通常比台北更早反映出
12/11 00:46, 516F

12/11 00:47, 5年前 , 517F
冷暖大戰..受暖空氣勢力影響中南半島開始加熱並形成
12/11 00:47, 517F

12/11 00:50, 5年前 , 518F
低壓區...中南半島開始出現對流降雨 半島北部的河內
12/11 00:50, 518F

12/11 00:52, 5年前 , 519F
就會率先受到一波波西風南支短波槽通過影響而降雨
12/11 00:52, 519F

12/11 00:54, 5年前 , 520F
一旦南支槽出現 強冷空氣南下在低緯度就很難抑制了
12/11 00:54, 520F

12/11 00:57, 5年前 , 521F
因此2~3月下雨天數就佔了三分之一到一半...
12/11 00:57, 521F

12/11 00:59, 5年前 , 522F
其他日子沒下雨時天氣也偏陰 日照也升不上去...
12/11 00:59, 522F

12/11 01:01, 5年前 , 523F
不過台北在2~3月的降雨量還是樂勝河內XDDD
12/11 01:01, 523F

12/11 01:02, 5年前 , 524F
因為地面層東北季風南下過海時間常 水氣更多 還有迎
12/11 01:02, 524F

12/11 01:03, 5年前 , 525F
風面的加持 不像在河內的東北季風 頂多略過北部灣
12/11 01:03, 525F

12/11 01:03, 5年前 , 526F
帶來一點水氣使天氣變陰而已...
12/11 01:03, 526F

12/11 01:18, 5年前 , 527F
應該說我剛剛對河內2,3月的日照這麼少比較意外XD
12/11 01:18, 527F

12/11 01:19, 5年前 , 528F
氣溫和降雨大概都懂 就是對河內2,3月較陰的狀況比較
12/11 01:19, 528F

12/11 01:20, 5年前 , 529F
不清楚 不過你這樣解釋後有大概比較了解了
12/11 01:20, 529F

12/11 01:21, 5年前 , 530F
感謝你這篇一直詳細的說明 辛苦了
12/11 01:21, 530F

12/11 01:46, 5年前 , 531F
2~3月偏陰 不是受低壓區影響 就是受南支槽影響...
12/11 01:46, 531F
文章代碼(AID): #1S3DMUPy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