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近年入秋時間點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鐵人)時間5年前 (2018/09/18 20:19), 5年前編輯推噓10(10011)
留言21則, 1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14 (看更多)
這裡所指的入秋是指台灣首次受到北方冷空氣影響而降溫。 94年:10/3 95年:9/6(第一道冷鋒) 96年:9/4(第一道冷鋒) 97年:9/1(第一道冷鋒) 98年:9/7(杜鵑颱風北上引導北方冷空氣南下) 99年:9/23(第一道冷鋒) 100年:9/3(塔拉斯颱風北上引導北方冷空氣南下 101年:9/14(第一道冷鋒+三巴颱風北上加強北方冷空氣南下程度) 102年: 9/1 (第一道冷鋒+桔梗颱風北上加強北方冷空氣南下程度)北部測站罕見出現九 月初18-21度低溫 103年:9/25 104年:9/7(第一道冷鋒) 105年:8/28(獅子山颱風北上引導北方冷空氣南下 106年:9/17(泰利颱風北上引導北方冷空氣南下) 107年:9/8(第一道冷鋒) 入秋判斷標準: 1、廣義:台灣首次受到北方冷空氣影響而降溫。 2、狹義:西伯利亞/蒙古冷高壓吹出東北風到達台灣降溫(類東北季風/東北季風皆可) 摘錄 自daron大 3、最狹義:台北測站氣溫降至20度看作正式入秋 摘錄自daron大 4、疑似官方標準:第一道冷鋒影響臺灣 5、部分媒體標準:國曆8/7立秋 個人採廣義,理由是從這一天起,臺灣脫離過去二、三個月完全受暖空氣支配的天氣型態 ,變為冷空氣暖空氣交替影響的夏秋轉換期。 若採廣義入秋,常會發生涼個幾天,馬上又開始熱了好一陣子,然後苦等下一次冷空氣南 下。這是因為廣義入秋像是偶發事件,九月中上旬大陸冷高壓還不夠給力,需要藉由像颱 風在臺灣東方海面北上的偏北風環流推一把。 真正穩定的東北季風天氣型態仍須等到九月下旬(也就是狹義入秋) 即使廣義入秋的涼涼舒適天氣總是那麼曇花一現,但對於被太平洋高壓荼毒已久的臺灣民 眾,這樣短暫的舒適天氣已經讓人很開心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234.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37273170.A.4C2.html ※ 編輯: Laincast (101.136.234.191), 09/18/2018 20:36:54 ※ 編輯: Laincast (101.136.234.191), 09/18/2018 20:53:29

09/18 20:55, 5年前 , 1F
氣象局對東北季風的定義是台北20度
09/18 20:55, 1F
※ 編輯: Laincast (101.136.234.191), 09/18/2018 20:57:00 ※ 編輯: Laincast (101.136.234.191), 09/18/2018 21:00:38

09/18 21:05, 5年前 , 2F
今年第一道冷鋒有強,連中台灣都有感
09/18 21:05, 2F

09/18 21:39, 5年前 , 3F
也就是物理上的東北季風和天氣(溫度)定義的東北季風
09/18 21:39, 3F

09/18 22:10, 5年前 , 4F
不只中台灣 南台灣清晨都有感
09/18 22:10, 4F

09/18 23:28, 5年前 , 5F
101年的第一道冷鋒可以補充三巴颱風北上,台北出現
09/18 23:28, 5F

09/18 23:28, 5年前 , 6F
19.6度低溫
09/18 23:28, 6F

09/19 08:03, 5年前 , 7F
桔梗颱風那個...應該不太能說是他引導東北季風南下
09/19 08:03, 7F

09/19 08:04, 5年前 , 8F
那時北方槽線通過 東北季風南下的時候桔梗根本還沒
09/19 08:04, 8F

09/19 08:06, 5年前 , 9F
如果說是他移到琉球附近加強後期台灣這邊的東北風
09/19 08:06, 9F

09/19 16:01, 5年前 , 10F
好懷念8月底9月初的天氣 溫度很完美
09/19 16:01, 10F
※ 編輯: Laincast (101.136.197.61), 09/19/2018 18:39:16 ※ 編輯: Laincast (101.136.197.61), 09/19/2018 18:44:18

09/19 19:11, 5年前 , 11F
不然可以定義盛夏結束於九月第一次冷空氣南下之時
09/19 19:11, 11F

09/19 19:36, 5年前 , 12F
那個媒體定義是哪招?8月初根本連華北都還是熱的...
09/19 19:36, 12F

09/19 21:28, 5年前 , 13F
立秋進補吧
09/19 21:28, 13F

09/20 11:24, 5年前 , 14F
白露9/8(農7/29) 寒露10/8(農8/29) 霜降10/23(9/15)
09/20 11:24, 14F

09/20 11:50, 5年前 , 15F
就叫立秋還能怎樣 是在定義入秋不是在定義變涼
09/20 11:50, 15F

09/20 12:47, 5年前 , 16F
氣象學的入秋就是變涼。
09/20 12:47, 16F

09/20 12:48, 5年前 , 17F
立秋是基於天文學的定義來的,和地表的氣候不同步
09/20 12:48, 17F

09/20 14:27, 5年前 , 18F
24節氣本來不一定適用所有中華地區吧?
09/20 14:27, 18F

09/20 18:27, 5年前 , 19F
進補是立冬啦
09/20 18:27, 19F

09/20 19:25, 5年前 , 20F
氣溫定義和天文定義應該各自獨立
09/20 19:25, 20F

09/20 19:28, 5年前 , 21F
個人覺得日照角度的改變影響氣溫,角度為因氣溫為果
09/20 19:28, 21F
文章代碼(AID): #1ReErIJ2 (TY_Resear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ReErIJ2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