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彩虹高掛文化大學9小時 獲金氏世界紀錄認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雨燕的巢穴)時間6年前 (2018/03/18 01:25), 編輯推噓8(803)
留言11則, 8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一)新聞標題 彩虹高掛文化大學9小時 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二)新聞內容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7日電)中國文化大學去年11月30日觀測到彩虹高掛陽明山,長 達約9個小時,打破英國於1994年創下的紀錄,今天正式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根據文大的紀錄,去年11月30日當天,清晨6時57分彩虹出現在西北側天空,中午時下降 到北邊山谷,再上升到東北側天空,一直到下午3時55分間都清晰可見。 文大這一次彩虹觀測,打破原先於1994年3月14日在英國英格蘭約克郡韋瑟創下的6小時紀 錄,今天正式由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單位授證。 文大大氣系主任曾鴻陽表示,文大之所有能創下紀錄,可說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搭配 下才能完成。「天時」是需要有很好的天氣條件,要有雲、水氣、陽光,才能形成彩虹。 去年11月底正值秋冬季節,東北季風盛行,將海面上的水氣帶往陽明山所在的大屯山區, 在合適的風速和水氣下,加上逆溫層的存在,使得大量水滴凝結聚集在文化大學東北側山 頭。同時間,越過大屯山而成的沉降氣流,使文大南側地區保持晴朗天氣,陽光得以灑入 雨滴,形成彩虹的美景。 「地利」部分,曾鴻陽指出,一般來說中午很難觀測到彩虹,因為彩虹會落到地平線之下 。但文大所在的「華岡」是一個獨立的山頭,彩虹低於地平線時,會落在山谷之中,從文 大往山谷方向仍能看到。 「人和」部分,曾鴻陽說,這次紀錄除了師生的努力,也有賴附近民眾熱心提供資料,讓 文大有充足的資訊向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單位證明,彩虹從早上到下午沒有中斷過。另外也 感謝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和東瀚建設開發公司的贊助。 文大代理校長王淑音表示,文大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上地靈人傑,才能有此盛舉。她今 天更以英文向參與活動的外國人士說,歡迎來到「彩虹的家」。 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董事長蔡清彥表示:「環境給我們機會,關鍵是你有沒有掌握到。」 這次彩虹紀錄,文大即時掌握時機,發動師生觀測,展現出極高的創意和執行能力,進而 產生價值,正符合「創新」的定義,「創新,你們做到了」。 中央氣象局局長葉天降表示,文大是一個有「靈性」的地方,去年11月份日出、日落間的 時間只有差不多11小時,扣除太陽還是非常低的時間,這次9小時的觀測,幾乎可以說是 涵蓋了所有可看到太陽的時間。他也打趣地說,未來希望能發展出預報,告訴民眾明天到 文大能看到彩虹的機率有多少。 中華科學傳播協會理事長陳泰然表示,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現象,能觀測到這麼長的彩虹, 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他並說,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觀光,文大最長 彩虹的故事,一定要多跟世界分享。(編輯:方沛清)1070317 (三)新聞連結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3170029-1.aspx (四)其他心得或備註 彩虹出現的時機點 於平地不是在清晨、就是在黃昏 因為這個時機太陽角度較低 比較容易讓彩虹出現在高角度 正午時分彩虹幾乎會沉到地平線下 這麼長的連續彩虹很難得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16.237.1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21307559.A.BCD.html

03/18 02:03, 6年前 , 1F
意思是說有湊齊全程的錄影嗎?不然怎麼確定沒斷過
03/18 02:03, 1F

03/18 10:10, 6年前 , 2F

03/18 10:11, 6年前 , 3F
我們上繳很多照片,縮時。
03/18 10:11, 3F

03/18 11:30, 6年前 , 4F
恭喜
03/18 11:30, 4F

03/18 11:40, 6年前 , 5F
恭喜
03/18 11:40, 5F

03/18 11:48, 6年前 , 6F
congratulations
03/18 11:48, 6F

03/18 20:43, 6年前 , 7F
觀測地在山區,俯向山谷,所以就算彩虹已經低於
03/18 20:43, 7F

03/18 20:44, 6年前 , 8F
天際線(水平0度),仍然可以看到彩虹在低處山谷中
03/18 20:44, 8F

03/18 21:41, 6年前 , 9F
真不簡單9小時的彩虹
03/18 21:41, 9F

03/19 14:26, 6年前 , 10F
其實這項認證最難的就是證據證明連續9小時..
03/19 14:26, 10F

03/19 14:26, 6年前 , 11F
也許其他地方也許有這麼長...只是這認證沒什麼用..
03/19 14:26, 11F
文章代碼(AID): #1QhK-dlD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