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一周後,北極渦旋偏向北亞大陸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一)時間9年前 (2014/11/02 11:50), 編輯推噓15(15042)
留言57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北極渦旋偏向北亞大陸 去年冬季北極渦旋多偏向北美大陸, 今年不知道會不會偏向北亞大陸, 不過未來一周西伯利亞要抖一抖了。 因為模式預報,一周以後北極渦旋偏向亞洲遠東地區。 首先要看到的是冷高壓, 從中亞來的冷高壓已經從新疆蒙古一帶往東南衝下來, 未來24小時台灣北部應該會感受到很涼, 尤其模式預報850百帕6度線接近台灣北部海域, 850帕6度線已經是冬季溫度線了。 雖然還沒到台灣,但以秋天來看, 冷空氣南下的幅度已經很深。 在大氣中層的太平洋高壓抵擋不住西風槽而直接斷裂, 因此各家氣象預報對鸚鵡颱風的路徑一致認為 鸚鵡颱風將轉北併入西風槽。 對台灣影響大為減輕,對台灣東部海域的東北風有加強作用。 另外也由於太平洋高壓失手敗退, 台灣南部的溫度,模式模式預報也會比原來的低些, 原先的850帕15度溫度線大幅往菲律賓線, 模式預報看來,台灣南部地區會落在850帕溫度12~15度線, 這表示南部地區低溫有機會接近20度,算是蠻涼的。 而氣象局也預報台南低溫21度,高雄22度。 嘉義和屏東地區因為靠內陸,山風下沉冷空氣和輻射冷卻, 氣象局預報低溫19和20度。 再來就是北極渦旋的動態,觀察北極渦旋的動態其實相當重要, 舉例來說, 冷高壓的強度是由西風槽決定,因為西風槽讓冷空氣堆積, 使冷高壓梯度上升,但是雖然冷高壓會帶來降溫與寒冷, 但最極度嚴寒的地區卻不是強冷高壓來決定, 而是北極渦旋,因為北極渦旋的下方地區就是最嚴寒的冰凍庫。 北極渦旋會將高空攝氏-50到-70度的大氣團, 甚至更低溫的的超級冷凍氣團下沉到地面, 即使下沉增溫後,到達地面依舊是死寂一片的凍氣。 因此北極渦旋所到之處的下方地區,就會異常寒冷。 去年冬季,北美大陸零下40~50度的大冰瀑,就是北極渦旋的傑作。 去年冬季,台灣北部連續24~48小時,整日溫度低於10度也間接算。 所以冬季一定要觀察一下北極渦旋的動態。 而模式預報,未來一周北極地區有阻塞高壓入侵, 北極渦旋會往南偏離北極,移往北亞遠東地區, 會不會南下東亞,就要看西風槽帶不帶了。 中亞來的這波冷高壓目前這在影響台灣, 這波冷高壓過了之後,下一波冷高壓模式預報來看, 將是從歐洲往東移向西伯利亞,三天就到達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了, 這比起從中亞過來的冷高壓地形阻礙太多,跑西伯利亞大陸的路徑就快多了, 在西伯利亞發展的強度達到1032百帕以上,不算太強,但也不弱, 之後轉東南而下到東北亞,冷高壓中心東北亞大陸, 離台灣有段距離,所以模式預報850百帕9度線到台灣北部,但6度線就比較遠了。 不過看起來東北季風依舊強勁,台灣北部還是很涼。 所以未來一周有大半都吹著強勁的東北季風了。 (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36.16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Y_Research/M.1414900230.A.88C.html

11/02 11:55, , 1F
11/02 11:55, 1F

11/02 12:24, , 2F
推詳細解說
11/02 12:24, 2F

11/02 13:10, , 3F
11/02 13:10, 3F

11/02 14:16, , 4F
11/02 14:16, 4F

11/02 16:09, , 5F
11/02 16:09, 5F

11/02 18:44, , 6F
11/02 18:44, 6F

11/02 19:19, , 7F
推,感謝
11/02 19:19, 7F

11/02 19:38, , 8F
11/02 19:38, 8F

11/02 19:57, , 9F
11/02 19:57, 9F

11/02 20:12, , 10F
天啊,該不會 11/1 就開始要跟去年一樣狂下雨了吧...
11/02 20:12, 10F

11/02 20:33, , 11F
冬季型態的東北季風已經來臨了,強冷空氣造成的海氣
11/02 20:33, 11F

11/02 20:34, , 12F
耦合很明顯,受地形抬升,北部山區陰雨綿綿
11/02 20:34, 12F

11/02 20:35, , 13F
這波冷高壓把850帕0度線壓到渤海和黃海,
11/02 20:35, 13F

11/02 20:35, , 14F
從衛星雲圖色調強化可以發現,已經出現冬季型態的
11/02 20:35, 14F

11/02 20:37, , 15F
東北季風,雨層雲一層層的進入台灣北部
11/02 20:37, 15F

11/02 20:39, , 16F
東北季風帶來的降雨在北部山區達到大雨標準
11/02 20:39, 16F

11/02 20:49, , 17F
事實上11月和12已經算是前段冬季,1月和2月後段冬季
11/02 20:49, 17F

11/02 20:50, , 18F
以青藏高原也大約是11~2月是冷源時期吻合
11/02 20:50, 18F

11/02 20:50, , 19F
未來冷高壓不斷加強,冷空氣南下幅度更大,
11/02 20:50, 19F

11/02 20:52, , 20F
11月起也算是進入了東亞的寒潮季節了
11/02 20:52, 20F

11/02 20:54, , 21F
台灣算是在東亞的南方,還不至於很快出現寒潮
11/02 20:54, 21F

11/02 20:55, , 22F
太平洋高壓還沒退到熱帶低緯度,還能撐一下
11/02 20:55, 22F

11/02 20:57, , 23F
但是冷東北季風時期的開始,北部陰雨綿綿恐怕避不了
11/02 20:57, 23F

11/02 20:58, , 24F
北部11-4月算偏涼季.5-10月偏熱
11/02 20:58, 24F

11/02 20:58, , 25F
已經不是秋季那種秋高氣爽的東北季風了
11/02 20:58, 25F

11/02 20:59, , 26F
南部的話只有12-3月偏涼....
11/02 20:59, 26F

11/02 21:00, , 27F
冬季型態東北季風的分界是不是以西風帶壓到台灣北部
11/02 21:00, 27F

11/02 21:01, , 28F
做為判斷標準....?
11/02 21:01, 28F

11/02 21:01, , 29F
還是說以蒙古高壓正式建立為分野
11/02 21:01, 29F

11/02 21:02, , 30F
再煩請d大發揮專業解答一下囉....
11/02 21:02, 30F

11/02 21:05, , 31F
就是東北季風沿黃海東海而下,由於冬季冷空氣冷且重
11/02 21:05, 31F

11/02 21:06, , 32F
與海面上的海氣耦合,受到台灣北部地形抬升降雨
11/02 21:06, 32F

11/02 21:08, , 33F
造成台灣北部陰雨綿綿
11/02 21:08, 33F

11/02 21:09, , 34F
如果是秋季,冷空氣順著東北季風而下溫度偏高
11/02 21:09, 34F

11/02 21:09, , 35F
海面上不會出現層層的低雲,到台灣反而比較秋高氣爽
11/02 21:09, 35F

11/02 21:12, , 36F
但如果遇到暖空氣輻合,往往出現的暴雨
11/02 21:12, 36F

11/02 21:16, , 37F
11月不是很好穿衣服..因為時有冷意.但暖空氣一反撲
11/02 21:16, 37F

11/02 21:16, , 38F
短袖就還是必須拿出來穿.12月就單純許多了..
11/02 21:16, 38F

11/02 21:17, , 39F
只要放長袖跟外套就好....
11/02 21:17, 39F

11/02 21:19, , 40F
倒是中高緯度地區11月均溫多比3月還低
11/02 21:19, 40F

11/02 22:40, , 41F
11月有種冷空氣二到三天一波接一波
11/02 22:40, 41F

11/03 09:29, , 42F
反正現在下的雨都叫冬雨就是了.只差還沒正式開始冷.
11/03 09:29, 42F

11/03 10:48, , 43F
11/03 10:48, 43F

11/03 11:12, , 44F
請教d大,上述東北風與海氣耦合而吹出水氣,原因應包
11/03 11:12, 44F

11/03 11:14, , 45F
括風速,溫差(風溫與海溫),空氣密度(您所述的冷且"重
11/03 11:14, 45F

11/03 11:15, , 46F
),三種因子對於吹出水氣的貢獻度(權重)排序如何?
11/03 11:15, 46F

11/03 13:10, , 47F
各個季節的海-氣耦合都主要反映了海水表面溫度-蒸發
11/03 13:10, 47F

11/03 13:10, , 48F
-反饋這樣的一種正回饋的海-氣相互作用過程,而且冬
11/03 13:10, 48F

11/03 13:11, , 49F
季季風期間這種相互作用要更強烈些。
11/03 13:11, 49F

11/03 13:12, , 50F
這是之前看到的研究文獻,所以我認為也許也是一項
11/03 13:12, 50F

11/03 13:12, , 51F
可以深入研究的議題
11/03 13:12, 51F

11/03 23:40, , 52F
感謝您的解答 這議題當博士論文研究也不錯嘍?
11/03 23:40, 52F

11/05 00:45, , 53F
關於ocean-atmosphere coupling是否在冬季更為強烈
11/05 00:45, 53F

11/05 00:46, , 54F
想請問是在那些文獻中看到這樣的結論?
11/05 00:46, 54F

11/05 00:47, , 55F
請說明出處讓我們可以查閱原文的說法
11/05 00:47, 55F

11/05 19:53, , 56F
好 我找一下,印象中文章還蠻深入的
11/05 19:53, 56F

11/05 21:56, , 57F
11/05 21:56, 57F
文章代碼(AID): #1KLQe6YC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