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寒害猝死 是自我健康管理嗎?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有娃娃臉的花美男)時間10年前 (2014/02/12 16:50), 編輯推噓-1(234)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ppt.cc/AgTG 作者: 彭啟明 | 社會觀察 – 2014年2月12日 下午4:17 今年過年春暖花開好天氣,國人度過近幾年很難得的舒適假期,但接下來隨即面臨一波波 強冷氣團,,七八度的低溫加上濕冷,體感溫度將近四度,猝死的人口隨即破百人,時間長 範圍廣,這是近幾年相當嚴重的寒害。 相對於高緯度相對寒冷的歐美日等國,近期相繼面臨冰凍雨雪,意外及猝死僅數十人,但 我國卻在近兩三個月,公開的數據已有兩三百人猝死,多少家庭難過年。 本人去年底投書聯合報『抗寒不是預報就好』,但看這幾波的寒害,我國政府卻仍未有作 為。 在氣候變遷下,熱浪及嚴寒的特性和以前已經完全不相同,台灣雖少見到冰天雪地,但一 波的冷氣團就有數十人猝死。在高齡化社會下,老年人面對寒冬的措施不夠,甚至政府部 門互踢皮球,權責單位不明。近幾年在全球暖化趨勢下,年輕人多習慣較暖的冬天,遇到 寒流的適應能力不足,許多青壯年人口猝死比例也升高,宣導仍不足。 我國面對颱風時,百官聚集災害應變中心,但一波寒害的往生人數遠超過颱風。政府談氣 候變遷多年,也建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卻是紙上作業? 環顧全球在二零零三年八月,歐洲發生歷史上相當嚴重的熱浪,醫院難以負荷大規模的病 患,短短兩周即有一萬四千人往生,歐洲合計死亡兩三萬人。當時法國衛生部長不當回事 ,等到記者統計殯儀館死亡數量披露後,輿論撻伐下台。歐洲各國隨即修正應對氣候變遷 應對機制,特別是醫療及社會救助機制的啟動,在近幾年發生熱浪或嚴寒時,死亡人數隨 即大幅減少。 面對熱浪及寒害的機制作為,衛福部責無旁貸,須負起國人 健康風險的責任,切莫只呼籲國人要自我健康管理,要有積極作為教育國人如何因應,並 做好事前的醫療社福準備措施。內政部更需積極啟動社會救濟機制,低溫緊急聯絡通報機 制及區域供暖場所,這些都是很容易可以做的。 我國內閣首長的學經歷及國際視野,應該都是國際一流,但也希望相關部會首長們在繁忙 之餘,不只是看到國際上的暴風雪新聞,要能看到各國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的措施,用點心 及作為來保障國人生命安全。 http://www.udn.com/2013/12/30/NEWS/OPINION/X1/8392415.shtml 抗寒 不是預報就好 【聯合報╱彭啟明、楊之遠】 2013.12.30 03:49 am 彭啟明/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 楊之遠/文化大學土資系主任 今年冬天冷嗎?相信大家的確會很有感,因為這幾天的確很冷;但冬天還沒過一半,要過 完才知道。今年冬天從十一月下旬,東亞開始有較規模的冷空氣醞釀發展南下,嚴格來說 ,僅有兩波低於十度,俗稱寒流等級的冷氣團南下接近台灣。 台北市十二月的氣溫至目前平均為十六點四度,低於歷史平均值十七點九度,這還不算是 太冷,還有更冷的紀錄。而連續的陰雨綿綿,降雨天數高達二十天,甚至從十二月十二日 開始,一直降到年底,高於平均值的十一點七天,冬天到台北來看雨是最佳的寫照。台北 市的降雨量已累積到兩百三十毫米,僅次於有紀錄來的一九○二年的兩百六十一點八毫米 這兩波的冷空氣,在東亞大陸冷的程度或延續的時間,不亞於二○○八年的中國南方大規 模冰凍雨雪災害,但幸運的是大陸東岸缺乏水氣,很多地方到目前都還沒有明顯雪勢,而 零度的霜凍線在這幾天已經到廣東福建這一帶。 台灣在冷空氣的下游區,當然也受到連帶影響,加上上周四、五大陸東岸霾害飄至台灣, 乾冷髒的空氣影響國人。報載光上周六一天猝死人數就高達五十人,這還僅是部分消防單 位提供的部分數據,許多偏遠鄉下人數遠高於此,估計十一、二月受到冷空氣影響,國人 猝死的人數應高達數百人以上,遠高於我國其他極端天氣事件的傷害,而這些卻是每年都 會發生,但政府單位仍未重視,人數仍持續攀升 國內許多研究均指出,往年猝死的族群為六十歲以上,主要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近幾年 有明顯轉移到中壯年人口,甚至年輕人猝死人數也明顯提高。而國人為了抗寒,缺乏正確 使用保暖設施觀念,意外火災或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也常發生。多數地方政府,仍缺乏在 天寒時期對弱勢族群的照顧。對於颱風豪雨等事件,已演練熟練,但對於寒害認知多在紙 上談兵階段,猝死更只是遺憾而已,無法有作為。 從這幾次猝死的應對方式及統計人數上,僅能從部分消防單位得知,無法精確計算災情, 衛福部也未做預警因應,醫院門庭若市,醫療品質明顯下降,同時並沒有一個負責單位做 統合因應。殊不知,這種災害對國人影響,可能遠比颱風來得嚴重,尤以當氣候變遷全球 暖化下,極端低溫天氣的傷害也會增加。 美日等國對於抗寒,都有相對應的措施,絕非氣象報告定期提醒即可,包含防寒預警的資 訊內容、防寒急難救助包、低溫緊急聯絡通報方案、家庭空調環境改善、區域供暖場所、 醫療及社福應對機制等,把這納入極端天氣或氣候變遷調適之一環,積極減少不必要的損 失。我國雖非寒帶國家,但一兩次的低溫猝死數百人,影響的層面越來越廣,切莫再「研 議」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9.155.243 ※ 編輯: keroromoa 來自: 203.79.155.243 (02/12 17:23) ※ 編輯: keroromoa 來自: 203.79.155.243 (02/12 17:23)

02/12 17:48, , 1F
各縣市不成立防寒中心嗎 沙包改堆暖暖包
02/12 17:48, 1F
※ 編輯: keroromoa 來自: 203.79.155.243 (02/12 19:34)

02/12 22:59, , 2F
台灣現在是怎麼了,什麼事都要無限上綱
02/12 22:59, 2F

02/12 23:41, , 3F
通通都是政府的錯。
02/12 23:41, 3F

02/13 14:34, , 4F
一定是南部的錯 陳水扁的錯
02/13 14:34, 4F

02/13 20:40, , 5F
我覺得他講得沒錯啊,如果有一種新型天災,造成死亡
02/13 20:40, 5F

02/13 20:41, , 6F
人數比以往的天災嚴重不少,那從經濟的角度本就該
02/13 20:41, 6F

02/13 20:42, , 7F
移動資源配置,最大化邊際效益
02/13 20:42, 7F

02/16 22:53, , 8F
提供改變的方法也要被噓,怎麼了?
02/16 22:53, 8F

02/16 22:53, , 9F
這麼政治過敏乾脆回古代住好了
02/16 22:53, 9F
文章代碼(AID): #1I-pNn-Y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