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中央氣象局座談會議題書面回應部分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傑西)時間12年前 (2012/04/27 15:12), 編輯推噓14(1401)
留言1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央氣象局座談會議題內容簡略說明 主要議題: 1. (颱風預報議題) i. 颱風暴風圈大小的判定標準採用哪些資料?(飛機觀測與多頻微波掃瞄? )強度 估計是否皆採用Dvork法? Ans:針對颱風暴風圈大小及強度,衛星中心的分析人員會綜合各種雲圖資料進行研判, 提出颱風之衛星定位、強度及半徑建議,預報人員再參考其他所有相關資料如地面觀測、 非傳統觀測及國外所有可以得到的資訊,做最後暴風圈及強度的決策。而利用衛星雲圖估 計颱風強度,目前全世界都採用採用Dvorak方法。 ii. 颱風中心定位如何決定?為何有時會跟雷達顯示的中心位置有落差? Ans:最佳之颱風中心定位乃由地面氣壓觀測分析所得即最低氣壓處。惟因海面觀測資料 不足,僅可藉由氣象衛星資料研判颱風環流中心;對中度以上有眼的颱風而言,氣象雷達 與衛星之颱風中心定位一致性高;就輕度無眼颱風而言,通常氣象雷達與衛星之颱風中心 定位較易產生分歧。但當颱風進入雷達偵測範圍後,颱風中心定位即以雷達觀測配合地面 觀測為主。 iii. 未來是否可能改以不對稱圓形的方式顯示更正確的暴風範圍? Ans:颱風暴風圈通常以不對稱形式存在,但國內無法如美國一樣有飛機觀測颱風結構, 且海面上大多缺乏直接觀測資料,量化之描述校困難,但將儘量以文字描述方式來改善現 行以圓圈方式形容的缺陷,例如,颱風中心西北側150公里以內及東南側250公里以內為暴 風範圍等文字描述。 iv. 目前已經有5天的位置預報,未來是否加入強度預報? Ans:國內無法如美國一樣有飛機觀測颱風強度,海面上大多缺乏直接觀測資料,在開發 強度預報過程困難度大。但根據美國針對颱風路徑及強度預報較驗分析結果,過去20年颱 風路徑預報誤差有明顯減小,但強度預報並未有改進。 v. 氣象局對颱風路徑的預報(包括常規天氣預報)是否都是參考ECMWF的模式資料為 主?當幾個主要模式預測分歧的時候,如何判斷? Ans:目前氣象局除發展自己之颱風數值預報模式外,同時也接收ECMWF、JMA、NCEP、 NOGAPS及UK等非常多的國外模式,甚至還包含國內外系集預報等綜合考量,例如模式過去 對颱風路徑預報之表現及穩定度,包含近期之表現及系統性誤差等,對於誤差較小的模式 相對信賴度會較高,這是預報專業最核心的地方,綜合而言,即考量所有客觀指引,作出 主觀預報決策。 2. (颱風警報與防災議題) i. 若預測只有暴風圈邊緣擦過沿海陸地或暴風圈通過陸地時間可能很短,是否發布 陸上颱風警報? 判斷標準為何? 會刻意將定位調整遠離陸地嗎? 會不會為了避免勞師動眾 而不發陸上警報? Ans:本局發布颱風警報有其作業規範,即使暴風圈僅掠過陸地邊緣,皆須依規定發布警 報,但會盡可能說明清楚。由於預報技術仍有有誤差,無法百分之百準確,因此沒有能力 可以事先確定颱風"只會"擦過邊緣,況且降雨亦為主要之颱風災害之一,在防災的角度上 還是應該發布警報。在颱風警報的預報指導下,防災思維是事先加掛保險的必須概念,目 的是為避免無法接受的災害結果,因此,防災作為絕對是必要的支出而非浪費。 ii. 颱風侵臺時風力跟降雨的預測是如何做出的?當預測位於放假標準邊緣時,會有 其他的考量嗎? Ans:一旦發布颱風路徑預報後,會根據此路徑參考經審慎挑選之可用模式預測、歷史個 案及氣候統計等預報指引,加上針對此一個案如環境條件及颱風本身差異的修正,並由預 報團隊會議意見綜合研判。氣象局希望盡量忠於資料並盡可能提供防救災或決策單位協助 ,但停止辦公上課的部分仍尊重權責機關之專業考量。 3. (氣象法議題)氣象局對於開放民間團體預報颱風或災害性天氣之態度為何? 對 網路或部落格相關文章發表的態度又是如何? Ans:由於災害性天氣的預警訊息,會影響從中央到地方之所有防救災體系應變作為的方 向及成效;同時也關係到社會大眾可否取得正確的災害性天氣資訊,避免莫衷一是,因此 必須要很謹慎。根據氣象法相關規定,若取得本局核發的「從事氣象海象業務預報許可證 」,是可以發布一般性天氣預報資訊,但仍不得發布警報或災害性天氣的預報。至於在網 路或部落格發表相關文章,本局很感謝大家利用不同管道幫忙提醒更多人注意天氣的變化 ,做好防範措施,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但建議在發表討論有關颱風或豪雨等災害性天氣 的文章時,勿涉及發布預報的行為,若引用本局所發布的相關訊息,請註明資料來源是中 央氣象局,同時不要做延伸解釋。 4. (其他氣象預報議題) i. 豪(大)雨特報發布的時間點是如何決定? 為何有時會雨都下完了才發特報? Ans:當較高豪大雨發生的機率時,氣象局會盡早發布豪大雨特報。就防災角度而言,豪 大雨特報如必須具體描述時間和區域,因此以現今科技的預測能力大多只能在0至6小時前 預警。即使如此仍有部分現象無法事先得知,在無法事先預報的情形發生時,預報人員會 在觀測到豪大雨現象發生時發布特報提醒相關單位或民眾,以監測彌補預報之不足,因為 氣象現象發生後,有時距離災害發生仍有一段可應變的時間可供防救災單位應變。 ii. 各種預報詞彙的意義(例如降雨機率),氣象局是否考慮對民眾做一完整的解說 ? 預報是否可較口語化一些? Ans:預報詞彙的意義在「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的「常識」項目中可以查詢到大部分 氣象局常用的詞彙解釋。預報口語化更是近年來氣象局努力的方向,「天氣小幫手」、「 天氣周報」、「雲圖與天氣」均是因應而生的產品,預報員的描述也會盡力以聽得懂的方 式解說。 iii. 鄉鎮天氣預報已經啟用,氣象局是如何做出這樣細部的預測? 準確度的自我評估 如何? 有無可能開發小區域即時天氣通知小程式? Ans:本局為落實鄉鎮天氣預報,開發非常多的技術,建置非常多的輔助系統,並協助預 報員進行非常多的訓練,同時還經過「花卉博覽會」及「南部4縣市128鄉鎮預報實驗」等 的歷練,才會在今年元旦正式發布。目前正逐漸累積資料進行校驗評估,畢竟還未滿1年 ,對臺灣1年4季的天氣預報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評估。另外,因應鄉鎮天氣預報發展與啟 用,本局也同步進行評估與規劃相關的資訊小程式服務及可行方案,例如:RSS服務、智 慧型手機 APP 之push notify機制及 Android平臺之 widget 小工具等,未來即時天氣通 知之方式一定會更多元化且即時與快速。 5. (氣象資料開放議題) i. 目前申購雲圖或天氣圖資料的費用都太過昂貴,為何需要收取如此昂貴的費用? Ans:本局相關資料提供之收費法源依據為: (1)氣象法第30條:「中央氣象局依本法提供氣象資料、儀器校驗、氣象專業服務或發給 證照,得收取費用。前項費用之種類及費額,由交通部定之。」 (2) 本局各項規費收費標準乃各業務單位依照財政部國庫署之規費收費基準及成本分析表 計價的結果。 (3)下次檢討「規費收費標準」時,會將各位意見納入參考。 衛星雲圖之收費項目及費額如下: 項 目 計價單位 每單位資料金額 一 氣象衛星黑白雲圖(高解析度) 每張 三百元 二 氣象衛星彩色雲圖(高解析度) 每張 四百元 三 氣象衛星影像存檔光碟片 每片 四百元 四 氣象衛星數位資料存檔光碟片 每片 四百元 五 氣象衛星單項儀器單一觀測路徑資料 每筆 一百元 ii. 關於歷年的氣象觀測要素資料未來能否開放到網路上供民眾查找?(例如JMA的氣 象統計資料) Ans:針對民眾常用之氣候統計資料,已上網免費供下載,未來將持續評估民眾需求,適 時增加觀測資料項目或相關氣候統計資料,以方便民眾查詢應用。上網免費下載路徑為 CWB首頁>氣候>氣候統計>,其項目如下: (1)每日雨量:最近10年,各縣市氣象站(33站)日雨量。 (2)月平均資料:各氣象站(25站)每月30年平均值。(每10年更新1次) (3)30天觀測資料:最近30天各氣象站逐時氣壓、溫度、濕度、風、降水量。 (4)每月氣象資料:最近10年(到上個月),各氣象站(28站)月平均。 iii. 臺北市政府與一些政府機關開始提供一些免費的政府公開資訊,氣象局是否願意 跟進? Ans:本局目前已利用行政院研考會的 e政府介接平臺,提供即時的氣象資訊交換介接, 不論機關或民眾都可以利用這個平臺提出介接服務申請使用。除此之外,本局官網亦已提 供下列資訊供查詢及下載: (1)「臺灣氣象觀測要素排序集」、「臺灣24節氣與氣候--1981~2010 資料統計」、「氣 候資料年報」、「農業氣象旬報」、「資料統計氣象報告彙編 第7篇」、「氣候圖集」等 資料公告於網頁供民眾下載,並適時更新相關網頁內容,以維持資料品質與各項統計資料 正確性。 (2)已建置氣候專區提供氣候統計、氣候監測、農業氣象、氣候話題、臺灣氣候、監測紀 要、短期氣候預測、研習與推廣及主題報導等網頁服務。 (3)建置颱風資料庫,提供颱風警報發布期間之颱風相關資訊,內含如颱風路徑、颱風動 態、衛星雲圖、雨量圖等資料供民眾查詢。 6. (衛星與雷達議題)衛星雲圖中可否開放早期的BD色調強化版本雲圖? 增加高解 析度雲圖動畫? 劇烈天氣監測系統(QPESUMS)能否開放更多功能? Ans:(1)色調強化雲圖乃是根據紅外線雲圖的溫度分布,劃分為數個區間, 不同顏色代 表不同溫度區間,不同的色調強化雲圖則是用於研判不同天氣系統而設計。BD 色調強化 主要為了分析颱風環流結構、中心定位及估計颱風強度之用。MB色調強化雲圖則適用於研 判降雨強度之變化趨勢。 (2)高解析度雲圖因為每張圖所佔空間較大,啟動動畫時雲圖下載的速度會變慢,但我們 將嘗試在本局網站增加高解析度雲圖動畫功能。 (3)本局發展劇烈天氣監測系統(QPESUMS)之目的在於監測災害性天氣系統之演變過程,以 支援本局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所需,另亦提供防、救災及學術單位應用。近年來,由於瀏 覽者眾,在梅雨及颱風季,本系統常發生反應遲緩(涉及伺服器效能及網路頻寬),致防災 單位無法即時研判之情事,故將本系統在本局網頁之版本進行功能限制,惟本局仍將朝逐 步開放更多功能之方向努力。 7. (地震議題)日本可以做到15~20秒的地震預警,臺灣目前的能力有辦法做到嗎? 什麼時候會有地震速報之類的服務? Ans:(1)地震預警提供的時間要視地震發生的位置而定,距離震央較遠的都會區所能提供 的時間較長,而靠近震央的地區所能提供的時間則較短,甚至無法提供警報。以去年日本 311大地震為例,該地震距離陸地約130公里,強烈的地震波傳遞至最近的陸地需要40秒, 所以可以提供10秒以上的預警時間。 (2)中央氣象局的地震速報系統經過近年來持續發展與測試,針對島內或近海的淺層有感 地震,目前已可在地震發生後20至30秒迅速獲得地震資訊,如果地震發生於東部外海板塊 交界的地區,對於臺灣西部的都會區,例如5都,皆可提供至少10秒以上的預警時間,至 於東部地區,其預警時間則較短或無法提供。 (3)現階段中央氣象局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合作,積極推動強震即時警報的應用測試 ,以進行地震預警作業的成效評估與宣導訓練。推動對象包括防救災單位、交通運輸單位 、能源單位等,同時也甄求數間中小學加入應用,與該校的防震演習相結合。整體應用測 試工作待達到穩定階段後,會尋求更廣泛應用單位加入。 8. (海嘯議題)臺灣人對海嘯很陌生,但是卻也怕發生海嘯,究竟臺灣哪些地方要 特別注意? 臺灣有海嘯警報聲嗎? Ans:(1)臺灣由於周邊海域海底地形的關係,較難累積海嘯湧浪,最近1次的海嘯災害需 追溯至1867年的基隆海嘯。東部海岸地形陡峭,海嘯波浪抵達後會反彈回去,不易深入陸 地;另外西部臺灣海峽,雖然地形平坦,但因水深較淺,同時大地震很少,因此海嘯威脅 亦不大。至於臺灣必須要特別注意海嘯侵襲的地區則為東北及西南沿岸,東北地區位於整 個沖繩海槽的終點,海底地形由深變淺,適合海嘯湧浪的累積,同時區域內除地震發生頻 繁外,並有火山活動,火山活動時亦有機會形成海嘯;西南地區海域擁有平坦沙灘,其南 邊鄰近馬尼拉隱沒帶,發生大地震時,會對於臺灣西南沿海造成威脅。 (2)中央氣象局發布海嘯資訊時,會利用行動電話簡訊、傳真、電子郵件、網頁通報給防 救災單位及相關單位。警報單另外同時會傳送至警政署民防防情指揮管制所,該所再接收 到訊息後會過規定之作業程序,立即依據警報單所示海嘯警戒區域、時間等內容,利用 UHF/VHF無線電系統下達警報命令至警戒區域內之各警報台發送海嘯警報音符及廣播詞。 9. (氣象局組織及協調議題)行政院組織改造後未來氣象局在環境資源部之角色? 有考慮整合水利署與水保局的測站嗎? Ans:行政院組織改造後,將整合環保署、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內政部國家公園與下水道 管理部門、經濟部水利署、礦物局、地調所、農委會林務局、水保局、退輔會林管處等單 位成立環境資源部,負責管理自然界中水、土、林、氣等環境資源,並以維護永續的環境 資源與減少自然環境災害為職責。本局職司大氣變化,地震監測與海象觀測,相對於環境 資源部的職掌,處於最上游的環境觀測、監測與資料提供等業務位置,未來環境資源部成 立後,無論在環境保育或天然災害防治上,氣象局都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另外對於觀測站 的整合將有利於整體資源的應用與效率的提昇,未來氣象局將會主動積極的朝此方向努力 。 其他建議: 1. 中央氣象局設計的行動氣象,程式會當機。 Ans:目前民眾在使用行動裝置甚至一般 App時,如果本身位置是處在相對訊號微弱或某 些特殊狀況時,是會有資訊接收異常或不穩的狀況,而本局所設計的行動氣象APP(日前已 正式更名為生活氣象APP)亦然,因此,本局目前正進行的APP改版中,已將此現象列入改 善設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6.130.110

04/27 15:52, , 1F
推 好多字@@
04/27 15:52, 1F

04/27 16:14, , 2F
未看先推
04/27 16:14, 2F

04/27 17:03, , 3F
04/27 17:03, 3F

04/27 17:23, , 4F
看完了!!~~感謝整理!!
04/27 17:23, 4F

04/27 17:26, , 5F
沒想到居然打完了~只有推了!!
04/27 17:26, 5F

04/27 18:01, , 6F
我有電子檔啦 ...
04/27 18:01, 6F

04/27 18:37, , 7F
感謝推
04/27 18:37, 7F

04/27 18:50, , 8F
推~
04/27 18:50, 8F

04/27 20:19, , 9F
謝謝 推...
04/27 20:19, 9F

04/27 22:40, , 10F
04/27 22:40, 10F

04/27 22:44, , 11F
我還想說有沒有電子檔,寄一份給我XD~重要的有紀錄!
04/27 22:44, 11F

04/27 23:55, , 12F
04/27 23:55, 12F

04/28 00:58, , 13F
也非常感謝Jasy大這次的安排~
04/28 00:58, 13F

04/28 18:11, , 14F
請問板主,我可以重新排版嗎?
04/28 18:11, 14F

04/29 17:22, , 15F
04/29 17:22, 15F
文章代碼(AID): #1FcaRcOe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