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臺灣氣象專家建議兩岸加強氣象合作與交流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pandxa)時間15年前 (2009/07/13 21:21),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時間:2009-07-11 19: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11日長沙消息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11日在湖南長沙舉行。在下午舉辦的“兩岸經貿合作座談會”上,臺灣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彭啟明發表了題為《兩岸氣象暨環保合作與交流》的演講。他說兩岸若能就氣象甚至未來的氣候變遷進行交流合作,對於兩岸人民生活品質及關係改善之成效將有相當之幫助。   彭啟明說,兩岸雖有臺灣海峽之分隔,但天空卻暢通無阻,呼吸相同的空氣,氣象、空氣污染上相互共通,這些都對兩岸居民之生活有相當之影響。建議可優先進行兩岸人民每天生活關切之氣象著手,進行兩岸氣象觀測及預報資料交流互換,強化產官學之交流互動,共同提升兩岸暴雨、颱風等災害天氣的預報預警水準及氣象加值產業之服務。   在環保方面,兩岸可針對民眾共同關心之酸雨及沙塵暴議題,積極推動聯合監測空氣污染物,監測資料交換、舉辦污染物監測分析研討會以及相關技術人員交流以及互訪等,進行污染物防制策略上進行交流,將有助於兩岸環境污染物之減量。兩岸應盡速建立面對氣候變遷之因應策略,能夠讓兩岸民眾瞭解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共同為地球環境承擔更多的責任。   彭啟明指出,過去在兩岸交流過程中,主要是以學術來帶動雙方有關部門及民間業務之交流,近幾年來,大陸已積極推動氣象產業,例如剛成立之氣象頻道,已經超過兩千萬人之覆蓋率。臺灣自2004年允許鼓勵民間從事氣象/海象預報服務,也展開相當多創新之氣象加值服務,如以大陸之氣象頻道能結合臺灣多元創意的媒體及氣象加值內容,將可擴展全球華人氣象之應用,有助於兩岸對於氣象生活資訊之掌握。以兩岸逐漸成型的氣象產官學三方來看,實有擴大交流參與的機會與能量,若能彼此增加認識,將有助於雙方共同面對區域氣象之技術提升,共同面對氣候變遷之봊桴A能力。   在氣候變遷方面,彭啟明建議兩岸未來合作可透過以下方式進行:1.擴大兩岸專家學者對全球氣候變遷研究工作之參與;2.促進臺灣於適當時機以適當身份參與國際碳市場;3.推動兩岸碳權經營合作研討,評估合作進行減碳方案之可行性;4.推動建立兩岸碳市場經營技術平臺,並建立碳權經營管理機制及抵換計畫之指導綱要與作業程式,協助兩岸企業合作進行減碳計畫投資與經營;5.增進兩岸溫室氣體排放清冊統計方法、資料分析、查驗與認證技術之經驗技術交流。   彭啟明最後表示,氣象、環保及氣候變遷,為兩岸人民所共同關切之議題,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讓民眾感受到差異性,尤其兩岸過去氣象及氣象甚至未來的氣候變遷尚未實質交流,若能進行交流合作,對於兩岸人民生活品質及關係改善之成效將有相當之幫助。(高斯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88.206

07/25 20:01, , 1F
我還以為是戴立綱 = =..
07/25 20:01, 1F
文章代碼(AID): #1AMpJKRe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