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風暴--肥皂膜上的大氣模型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 Only An Ocean Away )時間16年前 (2008/08/05 11:13),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有一段時間了 http://scc.bookzone.com.tw/sccd/sccd.asp?ser=1785 泡泡風暴--肥皂膜上的大氣模型 作者:C.Y.Chuang 2008/05/29 法國波爾多第一大學(Université Bordeaux 1)的物理學家在半球形的肥皂膜上製 造出旋渦圖像,可用來模擬土星大紅斑及地球颶風等等的大氣現象。 相對於行星的直徑,環繞在行星外的大氣層顯得非常薄,可視為二維結構。同樣的, 肥皂膜也有此特性,所以被拿來作為大氣對流的模型。過去已有人在肥皂膜上製造出紊流 圖像,但出現的是一對旋轉方向相反的氣旋,並非大自然中出現的單一旋風,無法用來解 釋自然現象。 在近期發表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中,法國Kellay帶領的研究小組成功地利用 熱對流,在肥皂泡泡上發展出單一氣旋。他們用吸管吹出一個直徑約十公分的半球形肥皂 泡泡,從底部加熱,藉由溫度梯度的差異,使得較溫暖的肥皂溶液往上跑,形成對流旋渦 。過程中使用數位攝影機記錄肥皂膜上的流動速度,並且由膜的顏色分析出厚度變化,發 現皆與前人的實驗相差無幾,但為何這次Kellay的研究小組可以看到如同自然界中的單一 氣旋呢?原來差異處就是Kellay的實驗裝置沒有拘限肥皂液的側牆,因此Kellay認為是側 牆的邊界效應使得前人的系統不同於自由流動的大氣,阻礙了紊流的形成。 接著,他們將肥皂膜上記錄到的統計數據與幾個颶風的行進路線相比。從位移來看, 肥皂膜旋渦受到底部熱氣流的衝擊,呈現每秒位移一公分的隨機運動;相較之下,颶風的 路線因科氏力的影響,明確許多,兩者似乎沒什麼關係。然而,從平均平方位移來看,肥 皂旋渦和颶風路徑竟擁有相同的指數形式,展現出極大的相似度。 這個結果表示,我們可以由如此的小實驗裝置研究大尺度的天氣現象,若能更進一步 發展理論模型,可望促成大氣科學的重要進展。 原始論文 F. Seychelles, Y. Amarouchene, M. Bessafi, and H. Kellay, Phys. Rev. Lett. 100, 144501 (200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9.179.122

08/05 13:12, , 1F
大紅斑是木星的 不是土星的XD
08/05 13:12, 1F

08/05 13:27, , 2F
原始翻譯應該是來自科景網站
08/05 13:27, 2F

08/05 13:30, , 3F
http://0rz.tw/db4zL 這是影片,可以看到泡泡上的漩渦
08/05 13:30, 3F

08/05 13:35, , 4F
謝謝指正,還真沒注意^^;
08/05 13:35, 4F

08/05 18:27, , 5F
依稀海王星也有黑暗帶
08/05 18:27, 5F

08/06 02:12, , 6F
大黑斑
08/06 02:12, 6F
文章代碼(AID): #18byLSr5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