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納莉回顧-Part-5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卡特--藍)時間19年前 (2005/01/02 20: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五、決定性的轉向 到了13號凌晨以後,在大陸東北高緯度有一高空槽逐漸建立,納莉在無主狀態下疑似受到此 槽的影響,13號清晨~14號上午這一段時間開始緩慢朝西北方向移動,不過此時丹娜絲颱風 已經消失,太平洋高壓得底以西伸並在日本南方海面建立中心,但是與大陸華東的高壓勢力 相當,導致納莉等於陷入一個新的鞍型場中,雖然受到高空槽的影響緩慢往西北走,但是由 於槽底仍偏高導引力量實在不強,納莉的移速仍然非常緩慢,同時由於氣流的拉扯導致納莉 的結構無法維持良好,威力再度開始減弱,在13號下午14時於北緯26.9度,東經126.2度附近 減弱為輕度颱風,中心風力降為每秒30公尺,也因為納莉颱風的再度回頭,氣象局在13號下 午15時再度發布北部海面的海上颱風警報,此後納莉在這樣僵持的情況下繼續緩慢的往西 北移動,跟槽底的距離越來越靠近,這時也有部分預報模式開始出現納莉颱風可能順利搭上 槽線牽引往北而去的預測,但天有不測風雲,情況卻從13號晚間開始出現變化,鞍型場西面 的大陸高壓開始逐漸增強,高度加高,同時在日本南邊出現一個高空的冷心低壓,導致太平 洋高壓的勢力被迫往東退後,而北邊槽線的位置不變,深度也沒有加深,一來一往之間反而 是西面高壓的東北風導引開始逐漸佔上風,這樣的情況到了14號更加明顯,終於在14號上午 8時,納莉颱風中心爬升到最高點的北緯27.6度,東經125.3度處時開始出現決定性變化,由 西南西轉西南移動,對台灣的威脅也由此正式展開。 六、侵台開始 納莉颱風從14號上午起受到西面高壓加高導引增強的影響,出現戲劇性的逆轉開 始往西南朝台灣北部東北部靠近,由500百帕層的高空圖顯示華南高壓的前緣已經來到東經 120度線,中高層的駛流場也顯示位於華北的導引中心正為納莉帶來東北來向的駛流,種種 狀況皆顯示納莉破天荒逆襲台灣已成定局,繼13號下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後,在15號凌晨2 時30分氣象局針對北部東北部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此時納莉颱風中心已經來到北緯26.8度, 東經124.6度,而在導致納莉結構變差的氣流拉扯作用已經消失的情況下,納莉的威力又開 始逐漸增強,雖然此時納莉已經離台灣陸地不遠,不過由於範圍不大,半徑不過150公里,時 速也只維持在10公里上下,因此納莉一直到15號下午以後對台灣的影響才逐漸顯現,15號下 午14時納莉颱風的中心來到北緯25.9度,東經123.9度,此時北台灣已經開始受到納莉颱風 外圍環流影響,出現陣雨的現象,不過這時颱風仍遠,雨勢上還不是相當的大,最早降雨的陽 明山鞍部及竹子湖一帶自15號上午就開始降雨,基隆市從15號近中午起降雨,台北市則從15 號中午起出現一陣一陣的降雨,東北部的蘇澳宜蘭一帶自15號傍晚起陸續降雨,新竹一帶延 遲到15號入夜後才開始出現降雨,納莉颱風在15號一天中持續往西南甚至偏南移動,持續接 近台灣北部東北部陸地,到了15號入夜後,華南高壓更往東邊伸展,同時華北附近也出現地 面高壓中心東移至山東半島一帶,導致納莉颱風在15號晚間19時來到北緯25.8度,東經 123.9度附近時出現了一段西南西偏西角度的移動,這一段偏西移動大幅加重了納莉颱風對 台灣北部的威脅性,納莉並隨後在15號晚間20時在北緯25.7度,東經123.8度處增強為中度 颱風,風力達到每秒33公尺,威力持續增強,而台灣北部的雨勢也逐漸出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93.15
文章代碼(AID): #11r-o2DQ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