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小談丹心救主

看板TWopera作者 (mao)時間16年前 (2008/04/22 09:1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巧遇落帽風 初看布景上的的跑馬燈,還以為是DVD的後製特效,後來一打探才知道是此次聶光炎的秘 密武器:布幕投影。暗想隔了七年,楊阿姨對於這次再度登上劇院公演,的確花了心思。 楊麗花歌仔戲六個字,是指標,卻也是壓力。楊阿姨一上舞台,全台灣都在看。不搞搞新 意思,楊阿姨是不會輕易出手的。 或許是許久未上舞台,排練過度,楊阿姨一開口,中氣略顯不足,令我有點鬧心。一趕三 雖然很有噱頭,也很能滿足戲迷的眼球,但是否因此太過勞累導致唱腔水準陡降,或許該 好好思考。 包公會國母 「人棄紅顏樹棄花,十指難以留韶華」,一大段哀怨淒測的七字調,許秀年如泣如訴的開 場,感染力十足的馬上將觀眾的情緒帶入狀況。不得不讚嘆,天后之稱絕非虛名。楊許配 長期的默契,讓此段賣菜華和李宸妃的對手戲無比自然有趣。賣菜華大段的唱念又把我低 落的情緒拉了回來,我很喜歡這段,流暢不帶斧鑿,十足的歌仔味和庶民風格。這幕明著 演賣菜華的孝義和國母的慈愛,暗著藉著賣菜華的小民突顯國母的威儀與教養,非常高明 的戲劇手法。 包公這個角色對女性演員一向是很大的挑戰,不同於一般的老生,包拯更有神格化的官威 ,一不小心非常容易走味。曾經有人力主亞蘭飾演包拯,個人卻覺得亞蘭的小生一向偏柔 ,就算是老生的王佐也溫潤十足,擔任剛硬的包黑子未必合適。王蘭花飾演的包拯倒是可 圈可點,中規中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表情的掌握,跟楊許陳這些電視歌仔戲的老將相比 ,個人覺得尚不夠細膩。不過對舞台劇而言,這算是苛求了。 丹心救主、陳琳審寇珠 亞蘭演小旦雖非頭一遭,但在公演卻是新嘗試。怎麼說呢,前面提到亞蘭的小生偏柔,可 是演小旦卻又不夠柔,這次亞蘭可說面臨不上不下的窘境。演包拯不適合,陳琳又被楊阿 姨演走了,這下可尷尬了。不過拋卻寇珠會不經意的露出小生身段這檔事,亞蘭的表現卻 還算搶眼。甩袖、搶背樣樣都來,看得出下過苦功。 唱腔方面,亞蘭似乎從君臣情深開始就改變了唱腔,富有情緒但聲線卻又更弱了。音準不 足是舞台劇需要更多體力,看來亞蘭需要多練練氣了。 比起上一段的丹心救主的鋪排,陳琳審寇珠這幕更像是主戲。陳琳與寇珠兩個角色到此才 發揮到極致,事實上一趕三,陳琳是主角。「鞭鞭重刑鞭鞭落,鞭鞭痛在我心窩」從這段 新北方調開始,我才真正找回楊阿姨的感覺。陳琳痛惜掙扎,詮釋得十分到位與精準,歌 仔戲考人的地方,是比一般的戲劇從歌中唱出更多情感張力。天王之所以稱為天王,除了 目尾牽電線之外,即使唱工不若以往渾厚,散發出來的感染力照樣感動你的心。跟這樣一 個天王對戲,亞蘭的寇珠算是能挺得住。戲之所以精彩,對手戲之所以能成「對手」,接 的人絕對是功臣。雖不敢說寇珠與之旗鼓相當,但亞蘭的確不辱使命。 順帶一提,楊阿姨的身段,的確不是蓋的,最後一景的劈腿,把我嚇了一跳,我特意回放 ,證明我的眼睛沒看錯。感想是,楊阿姨真的拼了。 火燒碧雲宮 整齣戲看下來,雙許(許秀年、許仙姬)的唱工可說是最穩定的。可能因為如此,兩人的 唱段佔了全戲的一半。而許秀年也滿足了挑剔的耳朵。悲憤交迸的「蒼天無眼神胡言,地 獄有門鬼作癲,天地不仁何必見,人間哪裡有青天」,最後一句飆高的情緒,直是完美。 聶老師的燈光在這幕戲炫麗到了極度,不但投影的燈光營造了壯觀的火景、煙霧,布景倒 下的音效也十分憾人。唯一遺憾的是替身的背影真的太不像楊阿姨了。 夜審郭槐 紅花還需綠葉襯,小鳳仙的戲感喜感可說是後半場的看點。郭槐看到阿飄的驚恐,逼真又 帶點可愛。寇珠出場的戲份不多,不過都很搶戲。歌仔戲一向都是用真音,亞蘭用假音唱 的陰調,非常具有特色,相當符合阿飄的身份。配合文武場的快節奏,這段陰調設計看得 出用心。楊阿姨的公演很少見到舞蹈的設計,不過這段「眾阿飄」和寇珠的搭配卻相當協 調和動感,舞台效果十足。值得肯定。 難捨養育恩 宋仁宗和劉太后的母子情,向來在宋宮密史戲劇中很少被描繪,丹心救主把這段拿來發揮 ,個人是覺得十分有人性的編寫。有人提及這段劉太后與之前的陰狠形象落差太大,我卻 認為人到晚年,個性都會做某種程度的收斂,所以這幕戲並無不妥,畢竟劉太后與仁宗相 處時間大過李宸妃,若這幕仁宗與李宸妃來個母子相認淚璉璉,反而矯情。揚棄了傳統的 好人壞人二分法,個人認為這幕是丹心救主改編得最成功的一段。許仙姬在公演的角色一 向不吃重,她拿手的唱工也鮮少有機會發揮,這回丹心救主總算給了她舞台。或許是楊阿 姨不久前才遭喪母之痛,仁宗的孺慕之情,即使唱得不完美,相信聽者無不動容。 結語 相隔七年再登舞台,如何維持金字招牌不墜,如何老戲新拍兼顧創新,相信是楊阿姨思考 的這齣戲走往何方的重點。狸貓換太子本身就有極高的戲劇性,可是卻也是被演到掉牙的 劇碼。丹心救主的主線擺在陳琳寇珠,的確是少見。算一算角色不多,一趕三下,每個演 員更形吃重。選角方面個人覺得已是人盡其才,每個角色都有發揮之處,就算是一趕三, 陳琳、賣菜華、宋仁宗都各有亮點,劇情銜接流暢,相信下了很多功夫在劇本。小缺點難 免,若要說遺憾之處,就是楊天王雄渾厚實的嗓音不再,亞蘭姐的身段扮相不夠柔美。如 果讓楊阿姨別這麼勞累,相信丹心救主會更出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2.242.121

04/22 14:36, , 1F
許秀年出場唱的是【新北調】接【七字調】
04/22 14:36, 1F

04/22 14:44, , 2F
審寇珠那段,欄、花唱的是【北方調】
04/22 14:44, 2F

04/22 14:52, , 3F
呵呵,謝謝高手指正
04/22 14:52, 3F
文章代碼(AID): #183Jlj8V (TW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