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榜上榜》「歌手家族」的玄妙之處

看板TW_Entertain作者 (prisoner)時間9年前 (2014/12/16 15:10),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章出處:【傑米鹿的音樂與行銷】 http://jamie0128.pixnet.net/blog/post/108361390 看「歌手家族」們一起上節目、或者一起表演,一直以來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看著他們聊天打鬧、互相虧損或者相知相惜,每個眼神每句談話, 都會讓觀眾感到萬分有趣,為什麼? 因為這並不只是一場表演,這更是一種演不出也學不來的一種「生活」, 這份好看不只是表面的精采或是好笑,這好看是來自於他們的真感情與真實流露, 一種無法預設或者排練的「真實」。這便是家族歌手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無奈的是單就台灣音樂產業的現況,可說是極度匱乏這種「音樂家族」式的經營模式, 歌手容易流於單兵作戰,就算交情再好可能也因為所屬唱片、經紀公司不同, 無法常常一起同上通告或共同演出(就算真的有,版權或收益問題也常令人頭痛), 因此日韓常見的AKB、傑尼斯、YG家族等一群偶像天王天后, 身後跟著一群徒子徒孫有如攜家帶眷般的榮景,在台灣真的極度少見。 若真要說,可能也只有老鷹家族,與相信音樂的系譜,尚可算是台灣的「歌手家族」。 什麼是「家族歌手」? 家族歌手一詞的來源,應當是出自日本大型偶像經紀公司的現象, 指該同一個經紀公司底下有許多不同組的歌手,彼此存在著師兄弟的指導關係, 或許一路共同成長、互相襯托、彼此提供詞曲作品、 但也同時存在競爭關係的這種亦師亦友的微妙情誼。 知名的案例就有如日本最大男子偶像經紀公司「傑尼斯」旗下, 擁有如:日本國民第一天團SMAP、嵐、關8、KinKi Kids、TOKIO等 無數跨越世代團體組合的龐大偉大公司經濟體。 其旗下藝人在發片前都須經過長期培訓, 出道前都曾為師兄前輩的表演擔任舞群伴舞的工作、 跨團體間也常出現格外彼此友好的藝人、前輩替後輩寫歌, 甚至會出現跨團體的限定組合, 如屬於KinKi Kids堂本剛曾與TOKIO的國分太一組成Toraji Haiji等, 都是非常有趣且吸引人的話題。 這樣的例子光用想像可能有點難表達,放入台灣相信音樂的例子來說, 可能比較像五月天會替白安、MP魔幻力量寫歌。 但是今日如果換成五月天有每周主持節目,然後魔幻力量在發片的時候上節目來打歌, 要抱持著一個忐忑要在面對師兄(兼老闆)的主持下唱好幾首歌, 還要被師兄們訪問,如此複雜有趣又忐忑的情況下表演,會是多麼吸引人的一段節目, 可能就比較有畫面一點了。(同理置入於傑尼斯歌手上SMAP X SMAP) 以YG FAMILY為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bllFyPwvtM
近年來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例子,當屬韓國龐大的「YG FAMILY」, 旗下擁有眾多極具特色且風格明顯的團體或歌手 如:江南大叔PSY、BIGBANG、2NE1、WINNER等, 團體或成員間彼此提供作品、跨刀彼此的MV演出,跨團推出合作單曲早已經不是新聞。 在2013年,YG娛樂更推出了一個實境節目生存選秀節目《WIN:WHO IS NEXT》, 在節目中除了選秀成員們TEAM A與TEAM B的精彩演出外, 也穿插了大量YG前輩如太陽與G-DRAGON分別指導兩隊成員的精采過程, YG家成員頻頻到節目上擔任指導員或評審的畫面也是時有所見, 你更不難想像這延伸出去到YG旗下成員所有的社群媒體上, 在參與節目或選拔時間, 所營造出來的「到底我的後輩會是誰呢」的討論熱潮有多大多可怕了。 YG娛樂在經營家族的成功,也具體展現在其「家族巡迴演唱會」YG Family Concert上, 為亞洲極度少見的「家族演唱會」,簡易來說,這是個拼盤演唱會, 但其所演出的歌手全部都屬於YG娛樂,除個別歌手表演外, 更有著只有在演唱會上才能見到的「限定跨刀演出」, 與所有成員一起登台大合唱的經典畫面。 「歌手家族」的玄妙之處 歌手家族的極大魅力在,他提供了一種「情感」的呈現,除了觀看精彩的表演, 觀察成員間彼此在鏡頭之外的動作,會更是件有趣且精彩的事情, 能見到他們彼此間的情誼與互動。 更精彩的是,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團結與向心力,那股全員一體上下同心的感覺, 有如一支軍隊、一個家庭、那是多麼令人嚮往的情懷, 就有如你在學生時期那種彼此團結, 大夥要齊心齊力做到更好(拿下大隊接力或者班際籃球賽)的那股合作奮發感, 看了真的會很感動。 台灣「歌手家族」的範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W0vHwTyMCU
認真說來,數年前的「黃立成&MACHI」應該是最靠近這個主題的例子, 風格較為一致的音樂與表演性,母雞帶小雞, 在幾年前曾一系列推出了包含:黃立成&MACHI、李玖哲、麻吉弟弟、 三角COOL等系列歌手,加上先前LABOYS的三位大哥:黃立成、黃立行、 林智文的大哥風範,確實在數年前曾掀起一股美式風潮。 相信音樂也能算得上是這個模式,以五月天為首,打造了白安、丁噹、MP魔幻力量等, 但其旗下歌手的調性與表演風格差異較大, 所激起的火花或者表演性相較於上述案例便有些許差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VOFbIXZlbE
【2014-09-13】1080p HD 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老鷹家族 (朱俐靜/畢書盡/陳勢安/陳彥允/李玉璽)1/2 不過近年老鷹音樂的「老鷹家族」倒真的就是個不錯的家族營造, 號稱老鷹四帥的畢書盡、陳勢安、李玉璽、陳彥允站出來, 確實有些「我們是一家人,出自同門同系」的樣子, 希望未來能看見他們在舞台上或音樂上的更多合作與表演。 看上述那段老鷹家族在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的演出, 是多麼令人賞心悅目的一件事什麼都不用做, 光看他們聊天談日常就很好看 (每星期六晚上八點,TVBS歡樂台《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8N49GQZy0I#t=109
【2014-09-13】1080p HD 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老鷹家族 (朱俐靜/畢書盡/陳勢安/陳彥允/李玉璽)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9uTyjJQ0VU#t=194
若不只談主流音樂,嘻哈廠牌的這種「家族味」則會更為明顯, 近年的「顏社」就越來越有這種上下一心家族企業的感覺, 上至老闆迪拉胖、下至蛋堡葛仲珊,師兄幫師妹做專輯,新人發片就拿下了最佳新人獎, 但「歌手家族」這個字在這邊就不用了,說是「嘻哈家族」會更像樣一點。 台灣為何很少有「歌手家族」? 台灣長期缺乏「經紀公司」的概念,歌手通常單獨向「唱片公司」簽約, 而唱片公司擁有的藝人合約權限有限 (只負責唱片的製作或發行,其餘的工作範圍則屬於經紀公司), 合約變動速度較快,較難長期培育,自然也無法長期累積同門師兄弟的革命情感。 在這裡也另外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母雞帶小雞的範例會成功, 有些卻不太讓原本的粉絲買單?如阿妹最近推出了子弟兵新團體「Boxing」, 你是否會願意憑著張惠妹的背書而去聆聽他們的新專輯? 結語 但「歌手家族」的好處真的多多,尤其是在社交媒體發達的現今, 看到平時喜歡的歌手們上傳一張合照,或者共同製作一首歌曲, 是多麼令人開心且興奮的事情。雖說只要是真的交情好,就算跨公司要合作也是OK, 但背後總會牽扯許多商業分帳,合約問題等種種無法跨越的門檻, 若是台灣唱片公司真的願意用心經營或培養自己的「歌手家族」 那股長年累月下來所能碰撞出來的歌手間的火花與情誼, 真的是如何如何都無法複製也買不來、製作不出來的「真實」與「感動」。 文章出處:【傑米鹿的音樂與行銷】 http://jamie0128.pixnet.net/blog/post/10836139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125.8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W_Entertain/M.1418713853.A.6FC.html

12/16 17:46, , 1F
以前的喬傑立也是這種模式,只是沒落了@@
12/16 17:46, 1F

12/16 18:19, , 2F
在跨年等活動就可以看到相信音樂家族大集合了XD
12/16 18:19, 2F

12/16 19:15, , 3F
看過偶像大師系列大會師就知道什麼是家族的強大了
12/16 19:15, 3F
文章代碼(AID): #1KZzhzRy (TW_Enter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