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早期台語歌謠的台南淵源|台南新芽講堂

看板TW-language作者 (PAKH)時間6年前 (2017/07/14 23: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芽講堂|早期台語歌謠的台南淵源(晏山農) 立即報名 》https://goo.gl/CFzosr 戰後台灣,本地歌謠終有出頭天之時。自彼時到1970年代初,是台語歌謠盛行的黃金歲月 ,要撐起黃金年代必須人與物質兼備,彼時的台南縣市就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台南和 其後崛起的北部三重蔚為台語歌謠創作、製作、行銷的擎天二柱。 列舉戰後台語歌謠的重要詞曲創作者,王雲峰、許丙丁、吳晉淮、那卡諾(黃仲鑫)、許 石、黃敏、洪一峰、莊啟勝、文夏等都是台南人。至於歌手方面,許石、洪一峰、吳晉淮 、黃敏、文夏、陳芬蘭、莊明珠、文香、文鶯、文鳳、黃秋田、方瑞娥、良山、鄭俊義、 林峰等也都是籍貫台南的大明星。地靈人傑之外,台南自1957年起成為台語歌謠的唱片中 心息息相關(著名的亞洲唱片公司即成立於該年);再加上台南向來是南部文化重鎮,且 相繼成立南星、文鶯、東洋等大型歌唱訓練班,凡此都是台南成為早期台語歌謠的搖籃之 因。 1970年代以後,隨著台語歌謠的沒落,台南的本土光芒稍褪,即使80年代以後新台語歌謠 復興,台南昔日的重鎮地位難以重現;但諸如謝銘祐等人孜矻於在地文化的產出。台南人 在回顧台語歌謠往昔榮光後,似該在政策、產業以及心態上作全面的扭轉,如此南北平衡 才不致淪為空話。 講者:晏山農(現為文化、政治評論者。熱愛閱讀,藏書破萬。善於理性思惟之辨析,於 歷史別有敏銳度,也對棒球、戲劇等有涉獵兼書寫,與人合著《學術台灣人》,二○○九 年十月出版《島嶼浮光》。二○一四年三月發生「太陽花運動」後,與人合寫《這不是太 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 時間:7/27 (四) 19:00 地點:台南新芽演講廳(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 29 號 4 樓) 費用:免費,歡迎隨喜捐款 立即報名 》https://goo.gl/CFzos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2.36.1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500047696.A.785.html
文章代碼(AID): #1PQEbGU5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