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某個地方「到了」

看板TW-language作者 (小寰)時間9年前 (2015/05/08 20:31), 9年前編輯推噓8(8046)
留言54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ㄚ 漢字:土城 到 矣 thoo-siann kau a/ah 要表達「到了」。臺語的漢字的到了的“啊”。應該用什麼漢字呢?請問 “矣”這樣對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143.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431088263.A.794.html

05/08 20:39, , 1F
我是這樣寫,其他人我就不清楚了
05/08 20:39, 1F
坦白說。我越來越好奇這「聲音與漢字的對應」。是怎麼辦到的。難道 祖先不會寫錯字嗎(笑)。 ※ 編輯: Ricas (49.216.203.208), 05/08/2015 23:08:39

05/08 23:25, , 2F
這我就不知了,祖先出身漁村,他們的漢字程度我想...
05/08 23:25, 2F

05/08 23:28, , 3F
但我記得有些家族的族譜地名有錯字
05/08 23:28, 3F

05/08 23:29, , 4F
例:同安縣十三都芋頭...應為湖頭,只是發音比較泉
05/08 23:29, 4F

05/08 23:30, , 5F
例2:同安縣城隍里十三都...應為翔風里,非城隍里
05/08 23:30, 5F

05/08 23:34, , 6F
例3:安溪縣興一里...應為還一里,非興一里
05/08 23:34, 6F

05/08 23:36, , 7F
例4:同安縣興籃庄...應為杏林(廈門杏林),非興籃
05/08 23:36, 7F

05/08 23:38, , 8F
例5:同安縣紫來鄉...應為井內,非紫來
05/08 23:38, 8F

05/09 00:35, , 9F
為什麼要執著於漢字呢?
05/09 00:35, 9F
Sinchiest 您好。我正在了解是不是所有的臺語文都有漢字可用。而很 讓人好奇是從小我們的教育就拼命教我們要寫正確的國字,卻不教我們 寫正確的臺語漢字。這導致每次我進行漢字對應翻譯,都可以看到非常 有意思的1個臺語,隨便表述。 於是我在約上個月底自己試著模擬出1種漢字重建方法。就是無論原本的 字多麼好懂。我都重新拆解成拼音,而從萌典裡面的拼音重新「撈」由 萌典建議的漢字。 舉例 ㄨㄧ ㄒㄧㄚ ㄇㄧ ui sia mi ui siann mih 為 啥 物 (翻譯成功) 我不知何時看過1篇「給我臺語的臺語,不要北京語的臺語」。臺語本 來就有是有字,實在應該還給臺語1片屬於自己的漢字天空。 ※ 編輯: Ricas (49.216.203.208), 05/09/2015 08:45:52 另一件事,就是我真的測試過去讀臺語維基百科。結果舉例而言 tsit 我就分不出來到底是 這欉樹(tsit-tsang tshiu)或一欉(tsit-tsang tshiu),如此我無法分辨到底是 this tree 或 one tree。失之毫釐, 可能語意上會差之千里,帶給我莫大的困擾。我覺得「正確且清楚的表 達最初意思」是最初寫作者的責任,如此使用精確而不會語意不清的文 字至關重要。 當使用拼音寫東西的時候,結果就跟全部都是注音的文字是差不多的。 ㄉㄤㄕˇㄩㄥˋㄆㄧㄣㄧㄣㄒㄧㄝˇㄉㄨㄥㄒㄧㄉㄜㄕˊㄏㄡˋ,ㄐㄧㄝˊ ㄍㄨㄛˇ... 我讀閩南語維基百科,就像是上述的注音、不停的在猜這到 底是在說什麼。完全失去讀百科的樂趣。 您懂的,我就不繼續的示範,因為看漢字時,讀者吸收的效率要比看注音 更快、更清楚、意涵更準確。很可能我整句臺語漢字看完,而拼音閱讀才 看到 ㄒㄧㄝˇ 那裡。21世紀是速度的世紀。大量閱讀是這個世紀的特性。 如果給讀者的是難以閱讀的拼音文字。 臺語有它的文化深度。所以不必擔心臺語漢字跟中文字混淆。相反的,我 認為正確的傳承臺語漢字是我們這個世代必要的責任。 所以我對 到了 和 到矣錙銖必較。 到「了」是北方官話、北京語、中國用字。但 到「矣」(--ah)是臺語漢字。 而根據我目前的實驗顯示。幾乎我所有想用臺語表達的語句,都可完整無 誤地翻成適用於臺語的漢字。這讓我十分驚奇。 另外我還想做的1件事就是貫穿古今。我想測試到底古漢語和臺語的相似度 到底到什麼程度。古漢語除了在用詞與臺語的用詞相近,如全唐詩用「今日」 臺語:今日、今仔日,次數遠遠超過「今天」(只有3處)。同樣的,客家話、 粵語都是與古漢語不同程度的融合產物。 已知北京語其實是胡漢語,也就是「五胡亂華」,「亂華」後的北方新演變 出的語言(笑)。臺灣全面使用胡華語取代古漢語後代「臺語」,真是1711年 來最可怕的錯誤。 ※ 編輯: Ricas (49.216.203.208), 05/09/2015 09:22:58 ※ 編輯: Ricas (49.216.203.208), 05/09/2015 09:29:44

05/09 09:27, , 10F
推,倒想反問Sin大大心中所想的不執著於漢字是什麼意思
05/09 09:27, 10F

05/09 09:28, , 11F
若是支持拼音文字的話...我是反對的
05/09 09:28, 11F

05/09 09:55, , 12F
這:tsit 一:tsit8
05/09 09:55, 12F

05/09 09:58, , 13F
我覺得 漢字需要發展 但是也不需要完全捨棄拼音文字
05/09 09:58, 13F

05/09 10:00, , 14F
拼音可以用在狀聲詞、外來語等等
05/09 10:00, 14F

05/09 10:01, , 15F
畢竟漢字還是以表意為主 所以表音性就沒有那麼好
05/09 10:01, 15F

05/09 10:08, , 16F
至於北京語到底是不是胡漢語 其實很難說
05/09 10:08, 16F

05/09 10:10, , 17F
另外 "到"這個字是替用字(訓讀字)
05/09 10:10, 17F

05/09 10:32, , 18F
台語文白異讀豐富和同音字眾多 使得全漢文或全拼音文
05/09 10:32, 18F

05/09 10:32, , 19F
都不盡理想
05/09 10:32, 19F

05/09 10:32, , 20F
至於你說祖先會不會寫錯字 台語沒有經過"白話文運動"
05/09 10:32, 20F

05/09 10:33, , 21F
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文言分離 也就是口說台語手寫文言文
05/09 10:33, 21F

05/09 10:33, , 22F
所以你的問題一開始就不成立
05/09 10:33, 22F

05/09 10:33, , 23F
教會使用的白話字是可說是台語史上首次"我手寫我口"
05/09 10:33, 23F
非常感謝兩位大大的說明與分享。基本上我自己2種都在使用,也就 是我同時使用拼音與漢字。但我也在真正認真學習臺語的過程中深刻 感受臺語的博大精深(笑)。像是未馴化的千里馬一般的難以駕馭。 關於北京語的演變,似乎也變成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因為強制教育 的因素,90.99% 臺灣人使用北京語作為主要語言。純閩南語思考、講 閩南語的剩下 5%,世界其他語言 3%, 客家語 1%。造成中文變成了 新臺語,而臺語(臺灣閩南語)雖然局部地方還是很盛行,但在影響 力較大的北北基地區(佔約30%人口)則是不那麼盛行。 對於「國語」(新臺語、臺灣腔中文),或許我們也應該對這種「新臺 語現象」予以研究,如為什麼要使用國語當國語(Why should we speak Chinese as we are Taiwanese?),以及國語的形成是怎麼演進而得? 如果國語真的不是我們應該說的語言,那為什麼我們要說國語?... ※ 編輯: Ricas (49.216.203.208), 05/09/2015 13:03:48

05/09 15:49, , 24F
只要文章出現"北京語是胡語"這些關鍵字,我可以斷定你根本
05/09 15:49, 24F

05/09 15:49, , 25F
不是戰在語言學立場看待一種語文.
05/09 15:49, 25F

05/09 15:51, , 26F
用偏頗的政治觀點談語言,你是永遠鬼打牆.
05/09 15:51, 26F

05/09 15:52, , 27F
你看不起的"胡語"半世紀以來吞噬了馬來半島華人圈,緬北地區
05/09 15:52, 27F

05/09 15:53, , 28F
的少數民族把它當成官方語言.
05/09 15:53, 28F

05/09 15:53, , 29F
台灣一般家庭親子語言也不是台語了.
05/09 15:53, 29F

05/09 15:55, , 30F
語言壯大不必靠打壓,它自有背景誘因,讓你不得不跟從.
05/09 15:55, 30F
謝謝你的分享。我不知道北京語的過去,我得到的訊息來自網路。所以我 也想知道北京語的過去。目前有2種說法,一種說北京語是胡漢語,一種說 不是,我想這應該是「語言學」可以討論的範圍。如果北京語不是胡漢語, 我也想知道北京語的過去以及它演進的過程。 關於政治的因素。就我的所知。我的祖父祖母輩都說閩南語系的語言。而 7000年來,原住民也都說他們的語言。政治的力量之大,超乎想像。足以 翻轉整個世代的語言結構。在今年4月以前。我其實對臺語研究是一點都不 熱衷的。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於是我必須要問自己。當祖父祖母輩都 說閩南語,為什麼我沒有說臺語的能力?於是,我必須要問政治的問題, Who am I? and Who are we? 說我是漢族,當然沒問題。但額外的問題是,是不是我們真的需要犧牲歷 來傳承的語言,來「迎合政治的需要」。這是我想問的。如果有任何冒昧 之處,也請見諒。 ※ 編輯: Ricas (49.216.203.208), 05/09/2015 19:39:27

05/09 21:06, , 31F
有一拜,中國朋友講伊彼是胡漢語,淡薄阿歹勢。我講:
05/09 21:06, 31F

05/09 21:08, , 32F
我躋嘛是貉漢語。
05/09 21:08, 32F

05/11 10:44, , 33F
1.先有語言後有文字,目前台語不一定都能寫出文字。
05/11 10:44, 33F

05/11 10:46, , 34F
2.台語就是台語,不該執著用漢字和拼音寫台語。
05/11 10:46, 34F

05/11 12:38, , 35F
最一開始,應該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沒錯。但是大東亞地區
05/11 12:38, 35F

05/11 12:39, , 36F
受到漢字的影響很深。所以說,到後來,可能會是先有文字
05/11 12:39, 36F

05/11 12:39, , 37F
後有語言(先有字詞才去發音)。
05/11 12:39, 37F

05/11 12:42, , 38F
拼音已經幾乎能完整的紀錄臺語了。而漢字也能用各種方式
05/11 12:42, 38F

05/11 12:43, , 39F
讓它可以來紀錄臺語。(如:假借、訓讀、造新字等等)
05/11 12:43, 39F

05/11 12:54, , 40F
推不排除先有文字才有語言的可能性
05/11 12:54, 40F

05/14 19:45, , 41F
R大想研究 可你"研究方法"這一關馬上就被打槍= =
05/14 19:45, 41F

05/14 19:45, , 42F
"胡漢語"是一個很沒有根據的說法
05/14 19:45, 42F

05/14 19:45, , 43F
漢語的先行研究文獻那麼多 查一查在來
05/14 19:45, 43F

05/14 19:46, , 44F
你以為台語文研究所論文寫假的
05/14 19:46, 44F

05/15 00:18, , 45F
北京話只有滿語借詞,閩南語的百越成分也只是點綴,
05/15 00:18, 45F

05/15 00:18, , 46F
兩者都是相當純種的漢語(雖然純不純本來也不重要)
05/15 00:18, 46F

05/19 13:12, , 47F
在這裡順便問一下,我現在也是努力在學台語,但沒學過台
05/19 13:12, 47F

05/19 13:13, , 48F
羅拼音,讓我很頭痛,難道不能使用全漢字來寫台文嗎?如
05/19 13:13, 48F

05/19 13:14, , 49F
港人自己創造港式漢字表示狀聲詞,台文不能自創漢字表示
05/19 13:14, 49F

05/19 13:15, , 50F
狀聲詞及外來語嗎?
05/19 13:15, 50F

05/19 13:16, , 51F
當然我還是會努力學習台羅拼音,畢竟很多發音我還是不會
05/19 13:16, 51F

05/19 13:17, , 52F
但常常看一篇文章,一大堆台羅拼音讓人很頭痛,這樣對推
05/19 13:17, 52F

05/19 13:18, , 53F
廣台文書寫不是會造成很大的阻礙嗎?
05/19 13:18, 53F

05/19 13:18, , 54F
第一行漏了請字了,感覺很沒禮貌,不好意思...
05/19 13:18, 54F
文章代碼(AID): #1LJAo7UK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