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方言字的建議

看板TW-language作者 (sinsun)時間17年前 (2007/08/22 01:12), 編輯推噓11(11010)
留言2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關於方言字的建議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版 版權聲明: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5/tw/legalcode 關於方言字的建議 Version: 0.3 作者:sinsun 最近台灣教育部的一些努力, 把閩南語方言字的本字給探究出來, 不過,就不才看法, 與其用一些不知是否為真實或可用的偏僻用字, 不如直接用「訓讀」的方式來標明特別讀音, 以通用字來標註, 訓讀的概念是來自日本的許多漢字標注法(先不論日本如何怎麼), 例如: 手紙 tegami 雖然手紙用日本漢字如此寫,讀音是照著日本語原本的規則而產生的。 te:手 gami:紙 以此為例,既不妨礙溝通與辨識(方言字的最大問題),又可保留本身的語句。 譬如說台灣的地名「林口」 nga kau (小弟不太懂IPA) 「林」這個字在閩南語有許多唸法,「樹林」是 chu nga。 而「林先生」卻是 lim sen siin, 這邊就是一個最常用的例子, 其實閩南語就實用性來講,這種用法或許是最方便可讀可行的方案。 這只是草稿,小弟不才,希望拋磚引玉。 此外,這篇文件是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版 版權標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86.97

08/22 14:47, , 1F
方什麼 雜碎
08/22 14:47, 1F

08/22 15:26, , 2F
「訓讀」還是少用為妙
08/22 15:26, 2F

08/22 19:36, , 3F
不喜歡訓讀,尤其是漢語語系更不需要吧....
08/22 19:36, 3F

08/22 19:37, , 4F
而且「林」本來就有這兩種音阿...(如果我有說錯,請版友)
08/22 19:37, 4F

08/22 19:38, , 5F
(更正
08/22 19:38, 5F

08/22 22:46, , 6F
個人認為訓讀的優先權應該在最末。
08/22 22:46, 6F

08/22 22:50, , 7F
學界一直沒有共識 用字統一不知要等何時
08/22 22:50, 7F

08/22 22:51, , 8F
訓讀的概念跟轉注假借類似吧 漢語語系一直都是這樣玩
08/22 22:51, 8F

08/23 00:01, , 9F
訓讀用太多會有打亂原有聲韻系統的顧慮,還是盡量少用
08/23 00:01, 9F

08/23 08:22, , 10F
同意上面板友們對訓讀的看法。非華語的漢字讀音,
08/23 08:22, 10F

08/23 08:22, , 11F
在華人圈之間已經是弱勢了,這裡環境和日本根本不同
08/23 08:22, 11F

08/23 08:23, , 12F
在華人圈中搞訓讀只會讓其他語言的讀音更加埋沒。
08/23 08:23, 12F

08/23 08:24, , 13F
另外,實在怎麼看「方言」這個詞怎麼不慣啊……
08/23 08:24, 13F

08/23 08:24, , 14F
大大有違語言平等的原則。
08/23 08:24, 14F

08/23 08:30, , 15F
圁 ← 這才是方言
08/23 08:30, 15F

08/25 19:29, , 16F
那個字怎麼念啊
08/25 19:29, 16F

08/26 00:02, , 17F
如果真的用訓讀, 希望這個字(或詞)有專有的字型.
08/26 00:02, 17F

08/26 00:03, , 18F
就可以脫離附屬的地位, 繼續在語言世界中演變.
08/26 00:03, 18F

08/26 00:05, , 19F
本字這個概念,影響太多人, 皓首窮經終不得脫離苦海.
08/26 00:05, 19F

08/26 00:06, , 20F
希望台語文跟本字主義離遠一點吧.
08/26 00:06, 20F

08/26 09:08, , 21F
圁:「銀」音
08/26 09:08, 21F
文章代碼(AID): #16onpxTD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