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第一線看母語教育...

看板TW-language作者 (裁作短歌行)時間17年前 (2007/06/05 22:52), 編輯推噓10(1007)
留言17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鄉土,是指人出生的故鄉或長期居住成長的地方,是人們情感的源頭。鄉土教育是一種 生活教育,亦是一種人格教育,培養學生以鄉土為背景,在周遭的人事物中成長,進而 關懷體恤他人,建立完整人格,日積月累培養體驗情懷,進而尊重並適應多元文化社會 ,以促進社會和諧。 然而,台灣倡導鄉土教育,似乎沒有走向如此的理想,至少相當程度上受到有心人士的 操弄,而適得其反……鄉土教育的核心就是「母語教育」,母語教育的必要性,似乎毋 庸置疑;然而當今台灣母語教育的一大問題,乃在不同原鄉族群的融合與母語認同。 今天的台灣,現實時局與空間地貌都不會遽變,在客觀時空環境上,相信全島同胞的體 認都會趨同,因此才有所謂的「生命共同體」之說;然而歷史的記憶呢?太複雜的集體 回憶暫且不談,只談語文鄉土教育……目前有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甚至母親是 東南亞人的比例甚高(身處中小學的感受更加深刻)……請問該教什麼鄉土語言呢?又該 如何教呢? 若說因地制宜,那麼各直轄市那般綜合性的都會區又該怎辦呢?如果語文鄉土教育概採 因地制宜的政策,那麼可以想見,有些地方會是閩南語教材,有些地方會是客家語教材 ……然而問題並非如此單純!比方桃竹苗的閩客族群因鄉鎮的不同,而呈現複雜的零星 分布,在課程教材上難以推行;此外如花蓮,殊不知閩南人口已超過原住民人口了!鄉 土教育的重要目的在「凝聚生命共同體」,但這又與台灣多元化族群社會現實相衝突。 就算課程教材的編制下放到以校為單位,各家庭間也有差異,那麼鄉土教育是否能採自 由選修制,也就是每個學校都擁有不同的母語師資供學生選修?其實就算師資經費能做 到,選修制也最能尊重不同族群學子需求,進而能讓不同族群相互接觸到彼此不同的母 語文化,然而不同原鄉的學子們卻由於這種選修制,可能在心智未成熟的年紀時,就先 在學校裡產生對立性意識型態而分裂了,如此絕非教育之福! 在擁有許多民族的多元化已開發社會裡(比方:美國與加拿大),公立學校只有官方語言 為必修,認識社區的鄉土教育仍存在,但他們卻有各自可選修的母語課程:此外不同地 區的移民,經常就讀於各自族群社區的私立學校,所以母語教育也不是問題。在綜合性 都會區的公立學校,甚至不強調鄉土語言教育。所謂的母語,在多元化社會中實在很難 以制度化來達到妥善傳承,尤其台灣並沒有明顯的族群社區隔閡(東部有少數原住民社 區,但西部早已混雜);母語等同官方語言的單一民族國家雖無此問題,比方日本,但 其國家也就剩下國語教育不是嗎? 最後,我想提出一個可能令母語教學者反對的論點,謹提供參考:「母語教育」是否就 讓她名符其實地,任孩子們各自在家庭生活中,從自己父母親的口吻去學呢?如果不是 從父母親那兒學來的,又叫什麼母語呢!相對地,如果學生自己不去學,而喪失了母語 能力,教育體系又有何立場能強迫他們選修其他母語呢? 語言是種工具,徒剩理性價值者也只能錄音收入圖書館供日後學者研究,不具工具價值 者自然就會被淘汰。文化傳承問題的確是件詭譎的事,就好比西風東漸,當我們逐漸捨 棄漢服、穿上西服的同時,又有誰能責怪我們數典忘祖呢?然而有趣的是,當我們遺忘 傳統穿著的時候,許多東方人在國外卻會主動穿回傳統服飾。 只要人們仍然生活於本身的鄉土,鄉土文化自然會有一種魔力,不定時地提醒我們該回 頭看看,自己該怎麼做。不為什麼,只因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思考於斯。總之,屬 於鄉土的文化,毋須擔心消失與否,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不會消失的故鄉;如果 某種文化消失,就表示生活在鄉土上的人們,已先接受生活方式的轉變,那麼消失也是 自然的。相對的,如果刻意加之於教育制度,那麼「鄉土教育」終究會和當年的《三民 主義》一樣,成為官式的陳腐教條信念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75.239 ※ 編輯: Leika 來自: 218.162.75.239 (06/05 22:54)

06/05 23:38, , 1F
英語對不少人也沒用處 乾脆也留在家裡隨人顧性命好了
06/05 23:38, 1F

06/06 00:07, , 2F
用不到英語的人 確實沒必要隨英美文化起舞 是可以不學
06/06 00:07, 2F

06/06 00:08, , 3F
語言本來就是工具,身處怎樣的社會,就用該社會的自然機制學
06/06 00:08, 3F
※ 編輯: Leika 來自: 218.162.75.239 (06/06 00:09)

06/06 00:12, , 4F
社會哪來的自然機制?
06/06 00:12, 4F

06/06 00:47, , 5F
那其實學校制度也沒啥必要 拆掉算了老師全去賣雞排更好
06/06 00:47, 5F

06/06 11:07, , 6F
您的文章一開始假設就有問題了,有空詳細回文與您討論
06/06 11:07, 6F

06/06 12:18, , 7F
一看到又是「母語就該在家裡學」這種老論調,我就懶得回了
06/06 12:18, 7F

06/06 12:19, , 8F
照你這樣講,國語才該在家裡學,反正台灣99%父母都會說國語
06/06 12:19, 8F

06/06 16:39, , 9F
這篇文章的論點正反應出台灣一部分人對鄉土語言教育的疑問
06/06 16:39, 9F

06/06 16:40, , 10F
我覺得彼此多加溝通....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06/06 16:40, 10F

06/06 16:51, , 11F
但是長輩都沒有正式學過母語,不懂得使用文字
06/06 16:51, 11F

06/06 16:52, , 12F
只有在家裡講作用並不很大。...
06/06 16:52, 12F

06/06 17:01, , 13F
我個人認為"鄉土語言"與"母語"的定義不應該是一樣的
06/06 17:01, 13F

06/06 17:01, , 14F
而且就"台灣閩南語"此一語言,實在已經有台灣官方語言的層
06/06 17:01, 14F

06/06 17:02, , 15F
次了,如此一來,對其他語言才更能加以保存與提倡..........
06/06 17:02, 15F

06/06 22:02, , 16F
1995年開始的新課程的鄉土教學 還比目前鄉土語言較貼切社會
06/06 22:02, 16F

06/06 23:13, , 17F
對於重視教育又有錢的家庭 學校有必要性嗎?
06/06 23:13, 17F
文章代碼(AID): #16PNYmpD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