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歷史是主觀還是客觀?

看板TW-history作者 (小志)時間13年前 (2011/04/30 17:38), 編輯推噓4(408)
留言1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就研究者的立場而言、運用的資料說明、解釋的相關性與比較基礎,台灣歷史都不可 能是完全主觀的。 一、立場   二二八時,就現在所有的口述資料,無辜人民遭到中國兵仔無情的洗劫與搶奪財物, 最後遭受屠殺,但這種屠殺有時卻被定義成「秩序維護者」,猶如利比亞的格達費的掃除 反對份子的行為。兩種對立的史觀能並存嗎?   台灣與中國是同一個國家,還是一邊一國呢?如果是同一個國家,那麼兩岸簽署的「 四項協議」或「ECFA」就不用送立法院審議;如果是一邊一國的話,那麼不送立法院審議 就是違憲。要站在那一個立場來評斷是非呢? 二、資料運用   二二八、白色恐怖時期的審判資料,可以當作史料來運用嗎?如黃彰健使用「三月七 日軍事法庭對涂光明、范滄榕、曾豐明的判決書」以說明彭孟緝是因為受到威脅,所以才 會出兵「維持秩序」,血洗高雄市政府及火車站。但根據當時在場談判李佛續口述的說法 ,他並沒有看到?光明有拿槍威脅,或開槍。那一種資料才是事實呢? 三、相關性   戰後台灣經濟快速發展,主要得力於民營工業的快速成長。但李國鼎將此原因歸於國 民黨實施經濟計畫使然。只是第一期投資的平板玻璃、人造纖維與塑膠原料,都要到1950 年代末期才開始生產,那麼1950年代中期的高度成長與經濟計畫有任何關聯嗎?還是日本 統治時期留下來的資產?或是還有其他的原因。 四、比較基礎   台灣經濟發展,在國民黨的統治下算是進步嗎?有些人只會拿中國來比較,得到的結 論當然是進步的。但如果從台灣的歷史脈絡來看,台灣與韓國同為日本的殖民地,都是從 1945年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但台灣的經濟比南韓進步嗎?如果與日本做比較,那不是差 更多嗎?那麼在國民黨的統治下,台灣經濟算是進步還是遲緩呢?由於比較取樣的不同, 就形成不同的評價。 由此可見,如果作者說他的書是完全客觀的,那只是在欺騙讀者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236.99

04/30 18:46, , 1F
所以呢
04/30 18:46, 1F

05/01 07:22, , 2F
其實現在的歷史學者沒人敢宣稱自己完全客觀 只有那些上電
05/01 07:22, 2F

05/01 07:22, , 3F
視報紙吹牛鬼扯的大師才會如此狂妄無聊
05/01 07:22, 3F

05/01 07:56, , 4F
拜託,這些討論已經有相當豐富的文獻了,你要發表感想前
05/01 07:56, 4F

05/01 07:56, , 5F
至少在既有的基礎上做討論,好嗎?
05/01 07:56, 5F

05/01 07:57, , 6F
打稻草人真的很無聊,而且你通篇對於「主觀」「客觀」的意思
05/01 07:57, 6F

05/01 07:57, , 7F
連個定義都沒有,你是在寫些什麼呢 -____-
05/01 07:57, 7F

05/01 16:13, , 8F
感覺好像在數學版看到有人把乘法是連加的證明當新知發表
05/01 16:13, 8F

05/25 18:52, , 9F
歷史解釋永遠是主觀.這應該是國高中歷史就該學了...
05/25 18:52, 9F

05/25 18:52, , 10F
歷史事實是無法再現的...
05/25 18:52, 10F

05/25 18:54, , 11F
我也看不懂你要說的="= 且各種史觀並存很正常...
05/25 18:54, 11F

06/19 14:02, , 12F
資料是客觀的(捏造除外),但是從中解釋意義是主觀的。
06/19 14:02, 12F
文章代碼(AID): #1DkzYckA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