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板橋景點一日遊

看板TW-history作者 (yesjackie)時間16年前 (2008/06/25 16:5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BigBanciao 看板] 作者: yesjackie (yesjackie) 看板: BigBanciao 標題: [訊息]板橋景點一日遊 時間: Wed Jun 25 16:49:53 2008 板橋景點一日遊簡章 活動名稱:「板橋城一日遊」 活動內容: 為推展枋橋城優質古蹟文化資產環境,藉「林本源園邸」週邊豐沛之文化資產為基 礎,並培訓導覽解說種子師資人員使古枋橋風華再現,結合學校老師、古蹟文化熱 愛人士共構「枋橋城古蹟文化園區」,以提昇優質城市文化、促進地方觀光及商機 繁茂產業的發展。 板橋市國定古蹟有三處分別為二級古蹟林家花園、三級古蹟大觀書社及建學碑,另 有四大古廟板橋接雲寺、板橋慈惠宮、迪毅堂見證古板橋之發展軌跡,藉由「枋橋 城古蹟文化園區」之再造運動,以厚植文化資產守護及保存,振興在地商機與古蹟 活化之新動力,相輔相成推開永續經營的模式。 本案以板橋古往今來特殊的人文地理背景,帶領遊客從體驗風華再現的傳統寺廟藝 術,感受鄉土氣息為開始,再進入「園林之勝冠北臺」的林家花園,神遊共賞集古 典與現代風華於一身的板橋。 主辨單位:板橋市公所 協辦單位:台北縣古蹟文化協會 台北縣文化局林本源園邸(林家花園) 板橋接雲寺、板橋慈惠宮 板橋遠東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板橋市農會 活動時間:2008年7月16日起擇周三上午9時間舉辦。 活動導覽地點規劃:捷運府中站1號出口集合: 活動對象:對板橋地區人文有興趣或熱愛古蹟文化人士。 參加費用: 參加遊客全程免費,午餐自理。 活動方式:藉由搭乘大眾捷運交通工具及步行健身的方式體驗板橋在地風俗民情 ,並達到節能減碳的環保效果。 活動當日流程: 08:30 捷運「府中站」一號出口集合 09:00 板橋市農會台灣米文化館→建學碑→ 大觀書社→慈惠宮→接雲寺→渡船頭→ 江家古厝→公館溝(順序由導覽老師安排) 12:00 午餐(遊客自理) 13:30 林家花園集合 (按參加名牌換取入園門票) 16:30 賦歸 報名方法【報名表可由板橋市公所直接下載】 (一)自核准日起,填妥報名表後以電子郵件傳送至071002@banciao.gov.tw或 傳真(02-29602384)報名。 姓名、出生、身分證字號、住址、連絡電話 (二)因梯次名額有限,一旦錄取後若因故無法參加者,請提早告知主辦單位, 以饗其他的同好。 (三) 活動期間請隨身攜帶健保卡、自用藥物、飲水和必要衣物。 贊助廠商及配合事項: 贊助廠商: 板橋遠東百貨、板橋市農會 贊助項目: 1.百貨、農會超市優惠卷 2.景點歷史文獻文宣品 3.景點紀念品 4.每位遊客瓶裝水乙瓶 5. 板橋農會(台灣米文化館)及林家花園免費入園 連絡電話: 板橋慈惠宮: (02-29650012、0937197525賴總幹事)。 板橋林家花園: (02-29653061#12陳組長)。 板橋接雲寺: (02-29661403,宋先生)。 板橋農會(台灣米文化館): (89656868#356林先生) 每逢星期一、國定假日、 例假日或補假日固定休館。 景點特色介紹: ●東門地下道 時光在此駐足,端詳這雅緻的美景,石獅昂揚著身軀,指引來客入內。 法國藝術家歐笠嵬,將古蹟、園林以馬賽克拼貼揉塑成一幅圖畫,「想飛的林家花 園」,觀者身在其中,隨著慢慢展開的畫軸,體驗或漫步或坐賞的感官之旅。 東門地下道位於捷運府中站3號出入口(板橋市公所前廣場)連接至林家花園的門戶 ,亦即枋橋城之舊東門位置;為反應及重新建立枋橋古城之東西向進出城(即今府 中路)軸線,設計師金瑞涵意圖利用府中路兩側之地下道出入口雨遮作為媒介,以 鋼結構、沖孔鋁版構成折面形成三度之空間展演(內外翻轉與錯動),藉由兩出入 口間之交互對話以形塑此區地標風格,並配合地下道內部空間藝術裝置及街頭藝術 活動形成都市空間節點,亦藉由現代建築之材料與空間手法,表達現代都市地下道 出入口意向與枋橋古城舊東門歷史意義間對比與結合之涵義。 東門地下道因與宮口街黃石市場鄰近,加上以往燈光昏暗,長久以來民眾仍慣於行 長路面,以致地下道使用率不高,甚至淪為流浪漢聚集及夜宿場所,不僅婦女因安 全顧慮鮮少使用,連附近的板橋國小學童都視為畏途。全新裝修後,利用板橋農會 提供的高級竹碳除溼除臭的環保工法,維持地下道內的清新空氣。白天有公所志工 駐守,晚上則由一旁的縣警局列為巡邏重點,治安大幅改善,安全無虞。 重新啟用的東門地下道,正以新生的姿態,優雅地靜候嘉賓來訪,充滿古意新趣的 入口意向,石獅分立於府中路兩側之地下道入口,此時彷彿正昂揚著身軀,邀請遊 人進入枋橋古城參觀。走進東門地下道,果然別有洞天,處處讓人驚豔。唯美的燈 光、寧靜的氛圍,搭配妙趣橫生的超現實馬賽克拼貼,絢爛豐富的多樣表現,妝點 著宛若藝廊的空間。好整以暇地坐上舒適的木頭倚觀想靜憩,任憑想像馳騁。朦朧 之中便來到林家花園,月波水榭、汲古書屋、榕蔭大池…等等,步移景異,亭臺樓 閣盡收眼底,巧奪天工歷歷在目,讓人回味無窮。 為重塑市民對東門藝術地下道之整體印象,引導民眾乘上夢想的翅膀,感染想像無 邊的藝術氣息,悠然遨遊於枋橋古城意向中的藝術殿堂,創造吸引民眾多加使用, 以及遊客重遊東門地下道之元素,未來公所在此也將安排規劃適當類型之街頭藝術 活動,期盼能為東門地下道帶來更多之遊客人潮,同時凝聚市民對板橋文化之在地 文化情感,並帶動東門藝術地下街區結合文化觀光之形象,讓來訪遊客每次遊覽都 能有不同之感受與收穫。 ●板橋慈惠宮 板橋慈惠宮位於板橋林家花園旁,是板橋地區最早的媽祖廟,也是板橋地區的信仰 中心之一,主祀神位天上聖母,每年農曆3月23日是媽祖聖誕,是慈惠宮最盛大的廟 宇活動,各地的信徒香客綿延不絕地前來共襄盛舉;板橋慈惠宮悠久的歷史,不僅 是當地的信仰更成為許多政治人物前來朝拜的廟宇,香火鼎盛是聞名台灣的廟宇之 一。 板橋慈惠宮起源於前清咸豐10年(西元1860年),林國芳先生從新莊慈祐宮分來媽祖 香火,但當時由於廟宇尚未興建,因此先將神像暫祀在板橋接雲寺,至清朝同治12 年(西元1873年),林維源先生和陳元瑞、林潤波、楊早明等人計畫建立廟宇以安置 神像,廟宇並於隔年完工;板橋慈惠宮分別在光緒18年和民國65年翻修,已經失去 原本廟宇的隔局,改建成三樓層的現代水泥樣式,不同於一般傳統中國式的廟宇建 築。 板橋慈惠宮現貌為三層樓的建築,一樓為正殿供奉天上聖母、千里眼和順風耳,旁 祀五年千歲和五府千歲,後殿是「太歲殿」,主祀斗姥元君和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因此擁有許多信眾來慈惠宮安太歲祈求平安;板橋慈惠宮二樓正殿供奉鎮殿媽祖和 客座媽祖,並設有佛教娑婆三聖,後殿則為「三界殿」主祀三界公、才光明佛和註 生娘娘;三樓正殿為「凌霄寶殿」,主祀道教裡地位最高的玉皇大帝,旁祀掌管日 運行的太陽星君與掌管月運行的太陰娘娘,還有駐生的南斗星君和駐死的北斗星君。 ●林家花園 名聞遐邇的板橋林家花園,是清咸豐年間林本源宅第的庭園建築。「林本源」並非 人名,而是來自漳州林家第二代先祖林平侯,將財產分給五個兒子,分別以「飲水 本思源」為記,但五子中,只有三子與五子是親生,故取其記的「本」和「源」為 宅第名號。 板橋市街市之逐漸形成,與林本源家族之移居枋橋,關係甚大。根據林平侯後裔林 衡道先生所言,林家最初卜居新莊,不堪漳泉械鬥之擾,舉家遷居枋橋,並建設街 市。(台灣風物第十七卷,第五期,板橋鎮鄉土史座談會紀錄)林氏一族遷居板橋 時,枋橋水運仍十分便利,北至艋舺,南至大嵙崁街(今桃園大溪),枋橋林氏居 中,收南北控制之效,致富之後的林本源家族,自然進一步建設枋橋街市。 林家花園有「園林之勝冠北臺」的雅號,是現有臺灣古式庭園的代表,樣式與大陸 華中、華南相同,係林維源聘請當地數位名家設計,費銀50萬兩建成,而當時臺 北城之修築,只不過才費貲20萬兩而已,林家之富可見全貌。 提起林家花園的濫觴,應回溯到林維讓任族長時,時為咸豐十一年,漳泉和議後, 開始營建庭園,但規模較小,到了林維源拜官、任族長後,乃廣建庭園以為社交場 所,大力施工至完工約在1893年(光緒十三~十九年)。 ●汲古書屋 汲古書屋,建坪約二十一坪,取明朝毛子晉「汲古閣」而命名,這是林家收藏圖書 的地方,以前藏有宋元善本數千卷。汲古書屋最特別的就是屋前半圓頂的雨亭,造 形十分奇特,在其它庭園中尚未發現相同的例子,可能是林家與南洋貿易中受到南 洋風味影響的產物。 屋前有一個大水缸,平時可養金魚、荷花,也方便為附近的盆景澆水,最主要的原 因是萬一傳統的木造建築失火時可充份發揮消防的功能。屋宇精雅美觀,門懸「汲 古書屋」橫額,字體渾厚,現乃保存良好。 從汲古書屋開始,迴廊分為上下兩層,遊園時不但下雨不愁,還有上下兩個觀賞角 度,可增加景致的豐富性。 ●香玉簃 香玉簃佔地48平方公尺,是由走廊擴大而成的矮小建築,走廊就是在小屋中穿過 去,簃就是閣樓邊的小屋,香玉簃是觀賞花卉的地方,故名。簃前到觀稼樓之間, 是一大片花圃,每到秋天,菊花綻放,遍地似錦,與周圍的臺閣相映,更具有詩情 畫意。 進入花圃前有一道木門,木門上爬著綠葉紅花的九重葛 ,透過木門望出去,似乎更 具有田園風味。花圃中還設有一個賞花臺,秋天在臺上一面賞花,一面飲酒作詩, 其中樂趣,大概只有當事人才能完全領會了。 ●定靜堂 定靜堂就在月波水榭的旁邊,是園中佔地最廣的四合院建築。又名花廳,是一座紅 磚四合院建築,佔地312平方公尺,前庭很大,左右各有一個月洞門,還有兩個 蝙蝠形和兩個蝴蝶形的花窗,「蝠」、「蝴」都與「福」字諧音,而四福就是「天 官賜福」的意思,這一類吉祥的圖案在傳統建築裏用得很多。 這是因為中國人比較含蓄,喜歡吉祥福氣,卻不好意思明說,就用這些象徵吉祥的 圖案表現出來。 定靜堂是取大學篇「定而能後靜」的語意而命名,設備豪華,藏古畫珍品極多,是 林家招待賓客、盛大晏會的地方,以前曾陳列古董字畫供賓客們觀賞。 定靜堂前廊有各種圖形的磚砌圖案,如八角形、長六角形等,八角形就是辟邪的八 卦,長六角形象徵長壽的烏龜。兩側還有磚雕圖案,這是嶺南特有的民間藝術,每 件作品都由八塊方磚併合而成,仔細的看,還能看出併合的痕跡呢。 ●觀稼樓 觀稼樓又稱小樓,也是2層樓建築,登樓可望觀音山下遼闊十里的田園莊稼,阡陌 相連。故名「觀稼樓」,觀稼樓面向榕廕大池的庭園裡有書卷形的矮牆,高低起伏 ,兩旁有八卦門,門旁有代表福祿壽喜的吉祥瓜果。以三開間起造,前有軒亭,後 有庭院, 於日據時期倒毀,不留片甲。;而今卻是高樓節櫛比,當年的情景只能 憑想像補綴了。重建後的觀稼樓,陳列著林家花園的立体模型,及林家舊有的建材 與家具,可讓遊客對林家的今昔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板橋接雲寺 板橋接雲寺,主祀觀音佛祖,前身為雍正年間創建於中和石壁湖『慈雲巖』,廟齡 已超過200年;廟名所指的是『迎接』、『接香』,且板橋接雲寺經多次修建後, 仍保存有許多的古文物,對於本土文物的歷史價值上有相當大的貢獻。 前清咸豐3年時慈雲巖因受祝融之災而毀壞,至咸豐6年板橋林家人-林國芳將廟址 遷至板橋城內,直到後來興建的今日的林家花園,才將神像遷至現址並建廟供奉, 並取代慈雲巖成為板橋、中和、土城、永和(昔日擺接十三庄)的信仰中心;咸豐十 年,林國方在板橋接雲寺旁興建大眾廟,以紀念在漳泉械鬥中過世的漳州人。 板橋接雲寺主祀觀音佛祖及從祀善才、蓮女和左右護法外,也配祀定光古佛、註生 娘娘、十八羅漢、山神、關聖帝君、開漳聖王、延平郡王、統境公等神明;板橋接 雲寺最大特色是藻井,是由台灣大木匠陳應彬先生所建造,藻井就在進門拜殿的正 上方,呈長橢圓形,不同於其他廟宇的圓形、八角形,因此成為該廟的最大特色; 板橋接雲寺正殿屋頂兩側有許多飛天仙人的木雕,金箔的外表十分耀眼,其特點在 於仙人背上雕刻了鳥類的翅膀。 ●台灣米文化館 板橋市農會本著「愛台灣、愛農業」精神,精心設置「台灣米農情文化館」, 為 傳承台 灣稻米產業文化與落實米食推廣教育, 留下珍貴紀錄與見證,希望藉由 本館的成立,讓大家 瞭解稻米自然生態,體驗農村四季脈動,感受米食文化之美 ,再創米食新紀元! 館內特色: 傳統農具模型 早期農耕純靠人力、畜力,胼手胝足開荒植禾,本區蒐集了30餘種傳統農具模 型,使人回味先民荷鋤攜鏟、曳犛耙翻及農 村男女彎腰插秧、揮鎌割稻的農忙景 象。 米 牆 你看過由世界170餘種米組合成的米牆嗎? 你知道一粒稻穀是如何碾成白米的嗎? 俗語說吃米不知米價,你知道一碗「飯」的營養價值? 你知道什麼是「良質米」? 何謂「台灣好米」? 如何煮一鍋香Q好吃的米飯? 水稻技術 本區分成三個部分並藉圖表詳細介紹 1.水稻的成長 2.水稻的功用 3.水田的功能 節慶米食、生命禮讚 稻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可製作出多樣化精緻可口的米食,這些與生命 禮俗及傳統歲時節慶相結合的米食,不 但 豐富了我們生活的色彩,更讓後人瞭解 先人的生活智慧 及 蘊 涵的文化傳承。 水田昆蟲、水生植物 你還記得水田裡有哪些昆蟲嗎?你知道有哪些水生植物嗎? 在這裡你可看到水田生態的重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5.181.2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5.181.217

06/25 21:20, , 1F
可否列出報名表的網址?
06/25 21:20, 1F
文章代碼(AID): #18OWRlxn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