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南區墾拓 客家先民居要角

看板TW-history作者 (recta sequi)時間17年前 (2007/08/15 22:2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aipei 看板] 作者: eslite12 (recta sequi) 看板: Taipei 標題: [歷史] 南區墾拓 客家先民居要角 時間: Wed Aug 15 22:26:12 2007 2007.08.15 自由時報 南區墾拓 客家先民居要角 自由時報台北市政組 談到台北市的客家聚落,想到的就是通化街,大家都以為通化街就是客家人最早居住的地 方,但這兩年,隨著前北市客委會主委黃正宗的文獻研究,以及客家後代廖圳(又名廖修 廣)、廖守義從家譜實地考證,兩方不認識的人,從兩條線索探尋台北市南區的客家墾荒 史,他們的交集就是現在的公館一帶,印證了客家人對台北市南區的開發貢獻。 連著幾日的豔陽高照,與廖守義約在午后尋找祖先當年登陸的地方,他說,以前不知道自 己是客家人,家族上下說的都是台語,每次填寫省籍都是寫福建,直到叔叔廖圳於民國七 十幾年開始整理家譜才發現,廖家「原籍廣東省潮洲府大埔縣坪顏鄉長教村人氏,寓大灣 北路淡水內港拳山保萬盛庄公館街」,而第一位來台的,就是於一六九三年登陸的廖順勉 ,廖圳是第九代,廖守義是第十代。廖守義說,祖先可貴的地方在於攜家帶眷到台灣,他 們不只是來掏金而已,而是真的想定居台灣,廖圳說,當年整座拳山都是廖家的,包括現 在的台灣大學都有廖家土地,直到第六代先人性好賭博,才把土地全賠了,但至今,廖圳 還住在基隆路與辛亥路一帶,不離公館區的大範圍。 而廖家後代的口述,卻一定程度證實了黃正宗的文獻研究,他說,在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的 「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中的「文山堡」記載,「雍正七年,粵籍廖簡岳溯淡水河、新 店溪而上,企圖進墾此區…」,即可證明,廖、簡、岳三個家族(目前文獻仍找不到岳家 ,所以有可能是名不是姓),沿著新店溪逆流而上登陸,並在公館一帶建立開墾總部,範 圍擴及萬盛庄,也就是現在景美萬盛街、公館街一帶。黃正宗說,證實客家人對台北市南 區的墾荒貢獻,是在日本人於一八九九年出版的「台北縣下農林經濟調查書」刊布的「大 坪林五庄仝立公訂水路車路合約」裡記載,郭錫王留開闢王留公圳之後,因為沒有水源無 法通水,於是找來客籍首墾金合興在大坪林穿過石腔鑿通水源,讓王留公圳連接大坪林圳 與霧裡薛圳(景美溪)而使水源貫穿,台北市南區才得以灌溉農田。於是廖守義沿著新店 溪尋找祖先的足跡,走在河濱腳踏車道上,廖守義說,客籍祖先登陸台北最重要的兩個點 就是虎吼口和石壁潭,因為虎吼口之所以稱為虎吼口,就是溪流湍急的嘯聲如虎吼般可怕 ,許多人會在此渡不過而葬身於此,而客家祖宗不僅渡過了,還來到寶藏巖旁的石壁潭登 陸上岸,開始墾拓台北市南區的時代。 走到台北自來水園區的範圍內,廖守義詢問那裡的老住戶柯隆基,柯說,台北市水道水源 地渾水抽水站一帶,就是早年虎吼口地點,當年就是因水流湍急危險,所以都有雇工值夜 。沿腳踏車道再往前行,來到寶藏巖的後端,廖守義熟悉地攀上石壁潭寺(現名寶藏巖) ,詢問廟方主委證實,從老一輩的口中確實聽聞粵人從此上岸,而這間廟正是保佑周邊各 庄的墾荒者,但廟方歷史記載,石壁潭寺是泉州安溪人創建,但廖守義從族譜發現,廖氏 祖先早在安溪人在十八世紀登陸寶藏巖前,廖順勉就已在十七世紀末於此登陸。廖守義說 ,探尋先人足跡,不在與其他族群爭地位,只是希望在虎吼口、寶藏巖這兩處別具特殊意 義的地方,能標上客家人在此登陸墾荒的故事,給後代留個紀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5.3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5.37
文章代碼(AID): #16mmqSi8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