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當年國民黨真有拿百頓黃金來台灣?

看板TW-history作者 (recta sequi)時間19年前 (2005/04/19 22:58),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0/34 (看更多)
※ 引述《Trunicht (找人去看帝國毀滅)》之銘言: : 怎麼好像沒人提到土改的事情? : 我覺得國民政府以外來者的身份幹的最漂亮的就是土地改革了。 : 土地改革使得大部分的佃農都成了自耕農,減少了共產黨的滲透和顛覆的可能性 你對前題的理解本身就有錯誤 推論出來的當然有問題 所謂的土改是國民黨總結在中國失敗的原因所推動的 但與台灣的狀況不合 台灣當時廣義而言確實有一定的佃農人口 ("完全的"佃農佔總農戶的36% 地主則佔13% "半"地主16% 自耕農35% 農復會1952) 但事實上台灣的佃農主要並不是向大地主佃地 而是向中小地主為之 (有87.3%的地主擁有土地在兩甲以下 9.3%在二到四甲間 Tang 1954) 或是向公營事業佃地 他們相對而言生活當然比較清苦 但並不是必然窮酸 事實上根據研究(如1951年中國地政研究所的報告) 在三七五減租以後 負債的佃農反而從18%增加到20% 因為過去本來以向小地主佃地為主的佃農 他們所給地主帶來的利益 依劉進慶1975年與柯志明在1988年的研究 在1950-55年間有41%移轉給公部門 在1956-1960間則有24% 而因為十年購地債務 他們的社會流動多數也被完全壓制 對於小地主而言 由於土地的喪失 他們換得的股份佔整體股票市場的份額太少 有98.4%的小地主將其股票賣出 價格約略在票面的35%~65%之間(Yang 1970) 而賣出的現金 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 拿來再投資的比例其實不高 而事實上為了避免徵收 小地主也常使用對小塊農地再行分割的手段 早成台灣許多土地問題的根源 國民政府土改政策事實上的功能 其實是摧毀在日治時期即出現的台灣中產階級 (多數小地主 特別在都市~又特別在台北盆地 除了農地也多有中產階級工作) 這些人從日治時期就是自由主義(當然不可避免是較偏右的一支)的支持者 對國民政府而言是潛在的威脅 特別是1947年台灣共產黨幾乎完全肅清後 解構小地主階級的經濟環境對國府而言是必要的 而雖然佃農生活實際上未改善 但他們人口增加提供了工人 加上在農村利用農村自治團體滲入組織控制 使國民黨能夠在政治上有有力的基礎 這點事實上一直持續到今天 國民黨在經濟較弱勢的農民或是都會區非技術勞工間 得到在本省籍中最高的選票 至於共產黨是個神話 根據CIA的報告 在日本投降時台灣共產黨勢力就相當微小 特別1947年後 台共完全沒有以武力對抗國民政府的能力 就戒嚴時期的判決來看 被以共產黨罪名處決的 以外省人為主 本省人則多是台大與師大的知識份子 就觀念而言 從日本時代 共產黨在台灣的小農體系中也根本就難以發展 何況是對共產黨鎮壓更為激進的國民政府時代 ---- 當然有人會說這樣只是純批評 政府總該做點什麼吧(笑) 我的看法會是 在台灣這樣一個小農社會 而且是一個已經逐步工業化的小農社會 最好的方法是早日確定都市計畫與國土發展計劃 並鼓勵工商業的發展 (如前述 相當多數小地主事實上有都市工作 與課本所言需迫使其放棄土地是不同的) 事實上日本時代不是沒有經濟上被嚴重剝削者 礦工與最早的都市非技術勞工就是 前者待遇其實是不錯的 而後者才是1940-50年間經濟上真正最弱勢的族群 根據美國學者的研究 在1950年台北市的失業率是12.4% 是官方版全國失業率的六倍 佃農雖然不富裕 但絕對不是在當時台灣面對最嚴重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66.154

202.178.204.167 04/19, , 1F
看樣子國民黨所有的神話差不多都解構了...
202.178.204.167 04/19, 1F
※ 編輯: eslite12 來自: 218.160.66.154 (04/20 00:04) ※ 編輯: eslite12 來自: 218.160.66.154 (04/20 00:04)

203.73.141.203 04/20, , 2F
過去教科書內的神話太多了......
203.73.141.203 04/20, 2F

140.112.7.59 04/25, , 3F
(這樣才對嘛......)
140.112.7.59 04/25, 3F
文章代碼(AID): #12PHofMy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0 之 34 篇):
文章代碼(AID): #12PHofMy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