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整理] 風雨時代的巨人 -- 孫運璿

看板TVClass作者 (我是家電高手)時間18年前 (2006/02/25 23: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hare 看板] 作者: Gallardo (我還不夠堅強) 看板: share 標題: [整理] 風雨時代的巨人 -- 孫運璿 時間: Sat Feb 25 12:49:24 2006 今天 95/02/25 是 孫資政的告別式 這幾天和幾個朋友聊到他,發現有些比較年輕的朋友其實不太清楚這位退休的老先生,為 什麼有辦法讓這麼的人替他的中風感到可惜和不捨。他的辭世,竟讓如此多人動容。 收集了一些網路上關於緬懷偉大的孫資政的文章和影片鏈結。 撥個時間看一下接下來的文章和影片,雖然文章有點長,但是很簡單,而且相信對您一定 有很大的幫助的。 ────────────────────────────── 工程背景垂宇宙、運璿風範肅清高 您的一個鏈結小動作,為我們永遠的孫資政致上一份感謝的心意 http://220.228.160.152/sunyunsuan/client/offer.html ────────────────────────────── 影片標題:孫運璿:巨變時代的領導人 影片大綱:「不要談無力感,而要想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這是孫運璿一生的信念。這 個信念使他帶領著台灣走過中美斷交危機,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渡過一次又一次的困境 。 記者/攝影: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media/index.jsp?superID=v101&subID=1210 ────────────────────────────── 孫運璿--為官永遠不變的標竿 一生立志當工程師的孫運璿,走上仕途是意外。對孫運璿而言,既然要做官,就要做好官 ,好官的條件是為百姓謀福。因此,操守與清廉成為做官最重要的條件 http://ad.cw.com.tw/cw/sun/video4.asp ────────────────────────────── 【掌舵風雨世代----孫運璿傳】DVD製做緣起 http://www.sunyunsuan.org.tw/introduction3.asp 台灣,這個地圖上毫不起眼的蕞爾小島,沒有豐沛的自然資源,只有孤立無援的外交局面 。然而今日,她卻能站在世界經貿與科技的舞台上,嶄露活力與光芒。從谷底攀至巔峰, 從絕望起而自立;台灣以耀眼的科技發展,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存在。 是什麼樣的原因,能讓台灣脫胎換骨,與科技界的泱泱大國齊名揚威? 是誰在關鍵的時刻,引航台灣人民渡過一波又一波的巨浪? 回首風起雲湧的二十世紀,台灣在外交和經濟上都曾經歷最險惡的歲月,從退出聯合國、 中日斷交、中美斷交,到先後兩次石油危機,重重困境考驗著當時主掌經濟部和行政院的 孫運璿,可說是台灣行進在風雨中的重要掌舵人,他以誠懇堅毅的特質,建立政務官清廉 、有擔當的典範;他以工程師擅長規劃又務實的精神,整合國內外人才,播撒科技種子, 為台灣的經濟和科技,打造堅實的基礎。 以電源供應器製造聞名於世的台達電子,三十多年來,從二十名員工的新莊小工廠胼手起 家,開創出世界級的知名品牌;它的成長,可說是台灣科技產業發展的縮影。台達電子的 成功,憑藉的不僅是台灣人勤奮踏實特質,更重要的是有孫運璿資政這樣的政府官員,在 關鍵時刻做出前瞻的決定,為台灣孕育出產業萌芽的大環境。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先生,懷著感念的心,期待將這些曾經為台灣發展努力 過人,留下歷史的見證,以為後世子孫的榜樣。 線上收看 (可免費註冊會員) http://www.hichannel.hinet.net/media/75/15188.htm (片長4610sec) 基金會地址: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69號4樓,電話(02)2392-5579 可電洽索取DVD光碟 ────────────────────────────── 創千古事業,做不朽文章 http://ad.cw.com.tw/cw/sun/ ────────────────────────────── 感念孫資政 旅美博士文章催人淚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孫運璿資政過世,許多人在網站追思,一位旅美博士生陳維斌,在天下雜誌的紀念網站寫 下17年前他和孫資政的一段因緣,感人至深。 孫資政的次子孫一鴻前兩天也寫了公開信回應說,從大家的留言,讓他對父親有了更深的 瞭解,將「半夜到冰箱找甜點吃的父親」和「大家敬愛的孫院長」劃上等號,更希望父親 的人格特質在大家心中重生。 陳維斌目前在美國趕寫博士論文,孫資政過世當天,他在遙遠的美國寫下親身故事。他說 ,1989年,他在逢甲大學念大四,當時「孫運璿傳」一書出版不久,他的班導師周宜強要 大家寫一篇讀後心得報告。他當時本來不了解為何要讀此書,讀過之後深受孫資政的人格 吸引,但寫作業時,心中多多少少有著應付了事的感覺。 但沒想到,當全班交了這份作業的時候,周老師就把作業裝進一個牛皮紙袋中,寄到了行 政院,請他們代轉給正因中風復健的孫先生。更讓他們驚訝的是,沒多久,周老師拿來了 孫資政的親筆回信,他在病中,用顫抖的手,辛苦地寫下一個個扭曲的字,針對大家文中 的內容提出看法,更不斷鼓勵這些青年學子,要為國家的未來努力,獻給這塊土地上的人 。 這篇文章獲得許多網友回應,很多人感動落淚。而陳維斌失聯多年的班導師周宜強,也因 著這篇文章,在天下的網站上出現,他說,1997年(那個牛皮紙袋寄出的八年後)孫資政 到逢甲大學參加校長就職典禮,指名要見周教授一面,「這可忙壞了工作人員,因為大家 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我也是一頭霧水,後來才想起來是為了那些作業及一封信的關係,時 間都那麼久了,他卻還牢牢的記在心上。」 孫資政的小兒子孫一鴻也上網回應這件事。他說,連日來,陳維斌和網友的文章,以及媒 體的報導,讓他對父親有更深的瞭解。在他心目,父親和「正常」父親沒兩樣─襪子脫了 會亂丟、在家只穿內衣、常常全家動員找老花眼鏡、吃肉沒問題卻跟母親斤斤計較他已吃 多少綠色蔬菜…。大家的文章與媒體的報導,讓他對父親有更深的瞭解,讓他將「半夜到 冰箱找甜點吃」的父親,和大家敬愛的孫院長劃上等號。 ────────────────────────────── 人生的短暫交會 作者:陳維斌 http://ad.cw.com.tw/cw/sun/article01.asp 今天的天氣很好,湛藍的天空抹著淡淡的白雲,兩架飛機從空中交會,留下了白色的尾巴 ... 雖然這兩架飛機相距的很遠,甚至不是在同一時間劃過天空,但是從地面上看過去,卻是 兩條交叉的線... 飛機駕駛員可能永遠不知道,他的飛行,已經在無形之中和另一個人結了緣,在空中譜下 了美麗的圖案...。 時間要推回民國七十八年(1989),那時候我正在念大學,一個對國家未來充滿願景的年 輕人,我學的是都市計畫,在學習的過程中,很自然的就會去瞭解許許多多的國家建設政 策,當時的台灣,在政治上是往改革開放的方向大步向前,不論是在政治議題上面,或是 都市研究上面,都突破了以往的傳統方式,是一個保守與改革的勢力衝突的時代。 在當時有一位「公務員」,你知道為了中華民國他很努力,但是從來不會搶鋒頭,在紛紛 擾擾的政治鬥爭中,你從來看不見他。他是一位工程師,更是一位政治家,這就是我對孫 先生的第一印象。 民國七十三年(1984)孫先生積勞成疾,中風了,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倒下,反倒是積極 的復健,當時的醫療團對其實並不看好,但是憑著他驚人的意志力,他做到了! 我念大四的時候(1989)「孫運璿傳」這本書由天下雜誌社出版,當時我們的班導師周宜 強老師,看到報上的簡介摘要,便隨手影印了給班上的同學們,要大家寫一篇心得報告。 我不清楚周宜強老師和孫先生的關係,也不清楚他為什麼要我們看這篇摘要。但是作業就 是作業,該寫的還是得寫,在這方面我還算是個好學生。 看了摘要之後呢,我深深被孫先生的人格與度量吸引,於是買了這一本書,進一步的去閱 讀。當初在寫作業的時候,對孫先生的瞭解是有限的,心中多多少少有著應付了事的感覺 。閱讀過他的傳記之後,才深深的感受到他的偉大,有些後悔,不應該這麼草率的完成那 份作業。 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當全班交了這份作業的時候,周老師就把他裝進一個牛皮紙袋中, 寄到了行政院,請他們代轉給孫先生。對於他會這麼做,我們事先是不知道的,也從來沒 有想過,不然的話,我們應該會更認真的寫吧! 一天,同樣是導師課,周老師拿來了一封信,念給我們聽,這是孫先生的親筆回信,字體 是扭曲的,但是寫這封信對一位重度中風的長者,是多麼大的挑戰!當我看到這封信的時 候,我的淚水早已盈眶。我不敢想像孫先生花了多少的時間和力氣寫這封信,還針對我們 的內容提出他的看法,信中不斷的鼓勵我們這些青年學子,要為國家的未來努力。他的殷 殷提切,至今想起來還是感到一陣的溫暖,就像是沐浴在和煦春風的感覺。 我不知道想過多少次,孫先生大可不必回覆我們這群毛頭小子的信,我們不禁意的「作業 」,他卻花了那麼大的功夫一一回覆。或者他也可以請人代勞,一位官方的回信,不要說 是當時,就算是現在,也足以滿足大多數的人了。但是他卻選擇了最困難的方式,用他的 親筆,一字一字的寫下對我們的期許。每個字看在眼裡,都是一陣的心疼...。 我沒有見過孫先生,孫先生也永遠不會知道我這個人,但是他的人格卻深深的影響了我。 來美這麼多年,大家都以為我不會回去了,因為我在美國真的適應的很好,許多人希望我 留下來,甚至要幫我找工作,但是我的答案永遠是否定的。大家也許不知道,1989年讀了 孫先生的信之後,我就在心中許下了一個願,不論將來我到哪裡,我會回台灣,將自己的 所學,貢獻給這塊土地上的人。 其實捨不得孫先生走是自私的,他已經中風22年了,在這22年之中,他要承受多少復健的 苦?醫生說,通常像他這樣重度中風患者,最多再存活五、六年,孫先生是個特例。除了 家人的細心照顧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堅強心。孫先生走了,他念念不忘的是這大他兩 歲的哥哥─中華民國。我相信他一定會再回來的,因為他愛這個國家,他也愛這塊土地 ...。 倒是我們自己,到底在他身上學到了什麼?我不敢說我們要繼承他的精神,但是他將會是 我人生中永遠的典範。 哲人日以遠,典型在夙昔。更何況孫先生離我們並不遠...。 孫先生的期許,我永遠記在心裡...。 ────────────────────────────── 給「人生的短暫交會」作者陳維斌的一封公開信 作者:孫一鴻 (孫運璿的兒子) http://ad.cw.com.tw/cw/sun/article02.asp 陳維斌先生: 能夠拜讀你的文章,還得感謝「天下雜誌」的董事長殷允芃女士,她是在第二次來靈堂悼 念父親時,建議我去看您發表的文章。在靈前答禮四天後的我,原本以為心情不會再有起 伏,但我錯了!您的文章又讓一個活生生的父親重現眼前,讓我又墜入無法自拔的回憶裡 ,為此我感激你讓我再一次親近原以為已經走遠的父親。也希望藉此機會寫一些父親類似 的小故事與你分享。 如果你曾經讀過「孫運璿傳」的話,你會知道,從政從來不是父親的志願,甚至連唸工程 都是屈服在祖父的壓力之下。父親最想做的其實是個文學家,因為他喜歡寫文章。早在他 十二歲時就曾投稿他第一篇文章,「秀姑」。過一段時候,我們會在「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網站(www.sunyunsuan.org.tw)刊登父親和母親結婚前的情書,你會驚訝的發現一位學 工程的人會有如此好的文筆,也因為如此,他會親筆回你們的信,我並不意外。 其實在父親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就常常會用寫信的方式來處理你意想不到的事情。那時 候,他常去基隆的八斗子過週末,但是他痛恨在通過中興大業隧道後必須在基隆市區走走 停停近一個小時,行車時紅綠燈的變換沒有同步連線。他忍不住提出解決方式,於是在八 斗子,親筆寫了一封信,以平信郵寄給基隆市政府,提出他的建議。我至今清楚記得這件 事是因為我受命代為寄發這封信,必須走半個鐘頭下山去。當時還正在唸大學的我認為犧 牲寶貴的週末陪父親去八斗子已經夠委屈了,如果還得辦差,心裡自然很不平,哪能體會 出他處理市區塞車這件事的藝術、修養與幽默!您的文章又把我這段似有若無的記憶重新 叫醒,只是這次再想起,心中已不再埋怨,取而代之的是一陣溫馨在心頭上!謝謝您。 最近不論是網路、電子或平面媒體有許多有關父親的專訪報導。老實講,其實我和大家一 樣都是從這些報導中去更了解他。我並沒有因為和他同住一個屋簷下,就能完全看出父親 的處事能力。當然他不與家人談公事是主因,但更重要的是只要他一進家門,就和你我「 正常」的父親沒兩樣。----他襪子脫了會亂丟、在家只穿內衣、常常全家動員找老花眼鏡 、吃肉沒問題卻跟我母親斤斤計較他已吃多少綠色蔬菜…。您的文章與媒體的報導讓我對 父親有更深的瞭解,讓我將半夜到冰箱找甜點吃的父親和大家敬愛的孫院長劃上等號。 在父親靈前答禮的幾天中,最令我動容的不是有多少達官貴人前來謁靈,而是看到許許多 多自發性的一般民眾前來致意,我看到太多上了年紀的老榮民、鄉長和台電老同事們,不 辭勞遠、面容哀慟地來悼念我的父親,是那種發自於內刻骨銘心的痛,一次次使我陪著一 同落淚。我也看到許多與父親政治理念迥異、甚至可說完全相反的前輩刻意避開第一天攝 影機的鏡頭焦點,選擇在最後幾天低調的前來致意。他們的心意,我們都能了解、都能體 會、甚至很感動。他們不再介意父親帽子的顏色,他們來悼念的是這位確實為台灣付出心 血的老先生。我也意外的發現有好多「六年級」與「七年級」的年輕朋友自發性地前來致 意,這些都應該是在父親中風退休後才出生的青年朋友,他們的出現使我發現原來政治是 短暫的,歷史才是永恆的。政治人物的成敗不是在選舉活動的當下,而是在他們離開政壇 廿多年後,乃至他們辭世多年後歷史自然給他們的評價。 上星期日(2/19)的榮總介壽堂是溫馨的,因為我看到好多年輕的父母手牽著三、四歲的小 朋友來悼念,父母感傷眼紅、小孩卻不時露出天真燦爛的笑容,連往哪兒行禮都弄不清楚 。我彷彿看到父親的人格特質將會透過這些小朋友的父母,隔代深植到這群天真無邪的小 朋友心中。當我離開介壽堂時,我曾滿心歡喜的問父親,他有沒有和我一樣被這種可預見 的薪火相傳所感動。 當我看到許多前來致意的朋友總是不捨離開時,我都會輕聲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希望這不 是最後一次看到父親的話,那麼就請大家從各種報導父親的文章中,試選一項他們最欣賞 的人格特質,讓這些人格特質在他們的心中重生,這樣他們就可以感覺好像天天看到我父 親似的。而我會同各位一樣,力行一項父親的人格特質,我選的是他永不服輸、永不放棄 的個性:他強韌的生命力在這次住院期間展露無遺,深深的折服他身邊的醫療團隊、還有 自認認識他夠深的親屬。 雖然大家都很捨不得父親離開,但是讓他的身影長留你我身上,甚至你我子女的身上是可 以辦得到的,關鍵是我們願不願意。我希望在25日上午榮總介壽堂的公祭會報看到一個滿 心喜悅的你,因為你會告訴父親你已下定決心,他將會以你為榮。最後,請讓我再一次謝 謝你願意分享父親的小故事,寫到這裡我已是滿心感激與歡喜,希望你照顧好你自己的身 體,多費心在父親希望你做的事上! ────────────────────────────── 擷取他一句話,一個行動,讓台灣更好 作者:楊艾俐 http://ad.cw.com.tw/cw/sun/article03.asp 兩個星期前的夜晚,我到榮總思源樓加護病房,希望向孫院長致敬,病房裡的他並不孤單 ,有護士,也有他的長年按摩師,他們都在盡力為孫院長最後一程走得舒適,走得平和, 請各位網友放心。 護士特別為我掀開窗簾,看著孫院長的背影,有些消瘦,穿著一般病人的衣服,住在一般 加護病房,正如他的一生,實事求是,絲毫沒有真命天子的驕氣。看著他的背影,驚覺這 位曾經帶領台灣走過艱困年代的領導人,身軀雖然孱弱,卻仍然散發如此能量。 採訪孫資政是一種溫馨的經驗,這本傳記是首位高政府首長授權寫的,理應是天下雜誌的 光榮,但是每次採訪開始或結束,孫資政及夫人必定謝謝我們為他立傳。天候轉冷時,不 忘叮嚀加衣,雨天則殷勤詢問是否遭到雨淋,訪問完畢總相送於門口。記得第一次採訪, 是個秋日下午,庭裏仍樹葉青青,孫資政著一襲暗紅色夾克,孫夫人則是著灰條洋裝,房 子是公家建的,他們用的器物卻儉樸異常,孫資政面前放了一杯黃蓍水(一種刺激神經末 稍的藥物),玻璃杯上用筆畫出該喝的刻度,這種有刻度的量杯應該隨處可買到,但是儉 樸的習慣使他能將就將就,那個杯子在採訪二年多期間,始終放在他面前。 他們一如人間尋常百姓,曾經度過很艱苦的日子,縱使做院長期間,收入都是一板一眼的 「公務員」,退休後,拿了一百二十萬退休金,在房地產一片飆聲中,在台北大概連五坪 的地都買不到,但他們從沒發過怨言,只說:「夠了,夠了,有退休金已經不錯了。」 兩年採訪期間,他每每談到做積體電路、重新加入奧會等,迭遭阻力,卻鍥而不捨,終能 成功。這種精神在我寫作遇到瓶頸時,發揮了最大的作用,此時耳邊常常響起了他的鼓勵 :「做下去,年輕人不能怕困難。」於是我又提起了筆。 當年,我寫他傳記時,因為經驗,學養不足,曾經歷過多少「椎心之痛」,常常熬夜,有 些段落寫了三十幾遍,每天我們家垃圾箱會有一大堆揉碎的稿紙,(那時沒有電腦,都是 用手寫,不滿意就改,就撕)還記得寫完最後一章的結尾,忽然我聽見雞叫了,才驚覺自 己又熬了個通宵。支撐我的也是孫院長不斷鼓勵,「遇到困難,要鍥而不捨,半途而廢。 」 讀者回應也讓我驚訝,大家對孫院長如此懷念,到現在已經發行二十幾萬本,當時幾乎創 下台灣出版紀錄,二十年後,他過世,還有那麼多人懷念他。 他身軀已遠,但精神長存,只要擷取他一句話,一個行動,讓自己,家人,台灣更好。就 是懷念他的最好方法。 ────────────────────────────── 我可是一個人默默的掉淚了好多次 >////< ────────────────────────────── 謝謝各位撥空把他看完。 -- 小弟不才,只能整理了一下板上的文章和鏈結,來緬懷和致意 孫資政。 並將文章轉寄給身旁好友。這才是 share 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75.36

02/25 12:51,
不要談無力感,而要想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大推
02/25 12:51
Diwas:轉錄至看板 TNFSH9119 02/25 12:57

02/25 13:03,
02/25 13:03

02/25 13:06,
辛苦了
02/25 13:06

02/25 13:07,
推 辛苦了
02/25 13:07

02/25 13:17,
推~
02/25 13:17

02/25 13:17,
偉大的政治家!!
02/25 13:17

02/25 13:27,
這一定要推一個~
02/25 13:27
※ 編輯: Gallardo 來自: 220.136.175.36 (02/25 13:31)

02/25 13:50,
推~
02/25 13:50

02/25 13:53,
好文章借轉謝謝
02/25 13:53

02/25 14:14,
這裡也有網頁版的http://0rz.net/0d16z
02/25 14:14

02/25 14:19,
推!辛苦了
02/25 14:19

02/25 15:35,
推偉大的政治家
02/25 15:35

02/25 15:55,
再推,孫老總!!
02/25 15:55

02/25 15:59,
推 辛苦了
02/25 15:59

02/25 16:05,
淚推
02/25 16:05

02/25 16:31,
除了偉大沒有別的 不過我差點以為樓上的連結是張爸 <囧>
02/25 16:31

02/25 17:09,
也可以買他的傳記來看, 很值得一看
02/25 17:09

02/25 18:20,
讀完淚沾襟QQ
02/25 18:20

02/25 19:40,
感人推...
02/25 19:40

02/25 20:24,
推..借轉
02/25 20:24
cocota:轉錄至看板 PH-sea 02/25 20: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250.84.72
文章代碼(AID): #1407WvCY (TV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