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景氣 學者專家建議兩岸客家合作開發市場

看板TSU作者 (旺財)時間15年前 (2009/03/21 21: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udn.com/NEWS/MAINLAND/BREAKINGNEWS4/4802494.shtml 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今天展開分組論壇,經貿組學者專家建議,面對經濟不景氣,兩岸客家需以誠信為基礎,團結合作經營和開發市場,以突破金融海嘯及企業經營困境。 第三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下午在圓山飯店舉行分組論壇,來自全球及兩岸客家專家學者與企業界代表500多人,分為文化、經貿、農業及青年等組展開論壇。 經貿組由中央社董事長黃肇松及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周雪香主持。黃肇松表示,一般人對客家人的印象是不會做生意,根據統計,全世界有高達6000萬的客家人口,這就是客家共同市場,可共同合作開發客家產品,全球客家子弟要團結起來,尋求解決經濟困境之道。 周雪香則以「明清閩粵客家地區的人口流動與經濟變遷」為題,分析客家地區的經濟、勞動力與資本的流動。 大人物企管顧問公司董事長范揚松表示,客家人性格保守、企業規模小,應整合兩岸資源,配合科技網絡,以有效的合作策略,創造客家企業藍海;兩岸客屬企業合作是必然,須建立在互相理解、誠信、資源互補,才能發展持續的夥伴關係。 廈門市客家經濟文化促進會理事塗科仁提出「客家人在金融危機中的認識及應對策略」指出,面對當前經濟困難,應該在投資理財、經營和管理等問題進行調整,商品庫存陸續出清,發揚客家刻苦團結精神,集中精力開發新事業、關懷自然與世界。 塗科仁表示,達爾文進化論指出,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因應變化的,面對金融危機只有一個標準,就是看求生慾望有多強。 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胡愈寧,以臺灣苗栗縣為例指出,苗栗以農業休閒為本,引進工商科技產業為施政主軸,爭取中央補助,建構完整交通網絡,發展客家縣市經濟,提升區域發展競爭力。 飛狼企業董事長徐鴻煥表示,經濟不景氣,客家人更要逆中求定,發揮客家特有文化創意,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精緻農業及綠色環保、生技醫療產業,打造品牌,落實國貿教育,並建立世界級的客家品牌。 【2009/03/21 中央社】@ http://udn.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33.196.2
文章代碼(AID): #19nF1xqf (T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