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阿凡達非幻想 人類早有應用技術

看板TORIKO作者 (日本王彩樺=Ayumi)時間14年前 (2010/02/05 17:37),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報導】阿凡達電影中的情節不只是幻想,而是很有可能實現的科技 。賓州大學生物工程系副教授布萊恩(Brian Litt)強調,現在科學界正在積極研究大腦 情感信號如何運作,只要破解了這一塊,未來每個人都可以用大腦來操作屬於自己的藍色 巨人。 其實將大腦中的思想傳輸出去的技術早已存在,科學家們用這項技術來治療自閉症、四肢 不便和研究癲癇。 史上最賣座的科幻電影《阿凡達》敘述人類未來可以透過電子神經技術,將思想和性格複 製到另一個軀體之中,讓看過電影的人都印象深刻,欽佩導演創意和想像力。大家不知道 的是,其實類似的事人類早就可以辦到。 2008年杜克大學神經科學專家米葛爾(Miguel Nicolelis)就曾發表實驗,利用在美國的 猴子控制日本的機器人。米葛與他的研究團隊在猴子大腦內植入電極,記錄大腦細胞在走 路時感覺皮層的活動,再將這些紀錄同步上傳到日本的機器人。 接著研究團隊安排猴子在跑步機上跑步,遠在數千公里外的機器人也跟著跑了起來,即使 研究團隊中止跑步動作,機器人仍可以依照猴子的意志,行動數分鐘之久。 這項技術長期以來被用來製作電子義肢,隨著人類對大腦的了解,未來也將有更多的應用 ,包括治療自閉症、癲癇研究等。 但若真的要操作有血有淚的阿凡達分身,人類還需要破解大腦最神秘的一塊,就是我們的 情感領域。人類的大腦每個神經元每秒運算能力達10萬兆次,過去人類技術不足,所以在 大腦研究上一直沒有突破。但隨著光纖網路、雲端運算等新技術的問世,布萊恩表示,雖 然還有一段距離,但科學家們已經看到了巨大的可能性。 或許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操作專屬自己的阿凡達。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長朱楠賢表示 ,人類的想像力一直快過科學的發展。他舉例,人類發明太空梭前,也早有電影拍出太空 人登陸月球的故事。還有機器人科技也是,日本的漫畫和卡通啟發許多科學家投入這個領 域,他說:「很多偉大科學都是從一個白日夢開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04/115/200va.html GT機體? -- 金錢豹清泉崗第一廣場台中公園高美溼地電子街都會公園圓滿戶外廣場文心二五六夜市 忠孝夜市一中夜市逢甲夜市中興二五夜市廟東夜市大坑步道后豐鐵馬道后豐馬廠鎮瀾宮 楊媽媽英才路大麵羹太陽餅大甲芋頭酥清水排骨麵犁記餅店向上路二元水餃大胖排骨飯 逢甲阿郎姐弟麵攤太空紅茶冰狀元米糕台中肉員阿根早點老賴紅茶一中豐仁冰紐約牛排 徐大姐炸香香陳明統爌肉飯杯滿溢將軍府牛肉麵向日葵泰姬泰式雞排霧峰農工旁肉羹麵 香蕉新樂園吉蜂蒸餃和壽司胖子雞丁崑派喫茶小舖大甲奶油酥餅一中奇雞by ilove15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1.254.112.185

02/05 20:20, , 1F
削皮削皮削皮削皮削皮削皮削皮削皮削皮削皮削皮削皮
02/05 20:20, 1F

02/06 16:41, , 2F
刨刀刨刀刨刀刨刀刨刀刨刀刨刀刨刀刨刀刨刀刨刀刨刀
02/06 16:41, 2F

02/07 02:39, , 3F
刨皮刨皮刨皮刨皮刨皮刨皮~~~~~~~~
02/07 02:39, 3F

02/07 20:56, , 4F
核心很醜XD
02/07 20:56, 4F
文章代碼(AID): #1BQ-Rrh4 (TOR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