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新制首戰965分享

看板TOEIC作者 (rjc)時間2年前 (2021/12/06 22:39), 2年前編輯推噓8(800)
留言8則, 8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新增閱讀部分分享) ※前言 由於準備時間只有一周不到,所以簡單分享如何在有限時間內, 盡量增加聽力的分數,藉此拉高獲取理想成績的機率。 ※背景 外商軟體公司 112管院碩士 113管院學士 舊制多益930(2016: L475/R455) ※實戰分數(11/14) 聽力:495 閱讀:470 總分:965 ※書籍 國際學村黃皮書(狠準5回) (因為工作太忙,我只寫了兩回就上戰場,主要是熟悉題型, 但應該不算裸考,學生時期陸陸續續有準備過數次多益) 本次想針對聽力訓練以及聽力答題策略進行分享 補增閱讀部分的心得分享 ※聽力部分※ 【聽力能力的提升】 實際的「英聽能力」其實比較難透過短時間的方式拉起來, 我本身是因為以前就會習慣強迫自己多聽一些英文的內容, 無論是歌曲、CNN新聞(小時候聽CNN學生新聞)、Podcast等等, 把握住能聽英文的機會,多多的聽,就能真正提升英文聽力。 (各種素材都是好的,重點是要自己有興趣的內容) 在聽英文時,不建議去思考講者是什麼腔調,因此當你多方攝取 各種聽力的素材時,漸漸的就能培養出一定的語感能力,不一定要 全部聽懂,很多時候根據口氣和前後語意,都能略推一二。 在準備聽力的過程中,我基本上是將國學題本的英聽以1.3x的方式撥放, 主要是想對自己作壓力測試,看在「聽力檔案不糊」的情況下,我能有 多少的掌握度,而這個方式也讓我在實戰時,更有餘裕,所以蠻建議英文 有些底子的考生,能夠慢慢地將聽力的速度往上提升,而不要只有一倍速。 大致上的正確率約能達到9成,所以基本上就是透過題本來了解題型。 【答題策略】 多益的聽力其實有蠻固定的答題策略,若能熟用這些策略,常常都可 在沒聽到內容(或恍神)的情況下,還有很高的機率答對。 首先,一定要針對多益的每種題型有一定的掌握度,每大題的誘答模式都不同。 第一大題:圖片描述(看圖題) 基本上這類題型都會用跟圖片很像的"簡單字"來誘答, 通常這些都不會是答案,所以如果看圖題真的選不出來, 那就不要選那個簡單字的選項;我個人認為,看圖題可以當成是「字彙題」, 通常較難的看圖題會用一個較進階的單字或片語去表示(才能分出程度)。 惟須注意: 若你很確定那個簡單的敘述就是答案,就不用懷疑,選下去就對了, 上面提供的答題策略是在你有疑慮選不出來時的備案。 第二大題:應答問題(短句敘述或問答) 這類的題型因為沒有將選項印在題本上,所以更增加了他誘答的可能性, 這類題型非常重要的就是句子的開頭,使用5W1H的方式可以解掉很多題目, 然後把握兩個原則:(1)聽開頭的4W1H ; (2)讀音太像或一樣就不選 它的誘答的方式我認為主要有兩種:「答非所問」以及「讀音或句子的相似性」, 前者對應到的就是4W1H,後者就是讀音太像的情況。 例如:題目是 When did Jonh leave? 誘答題目可能是: He "lives" in the downtown. (1)答非所問:題目問When,但答案沒有回答跟時間相關的資訊 (2)相似音混淆:leave / lives 基本上聽不太出差異,不確定的情況下,優先劃掉 通常這種短句的問答,正確的答案很常都會rephrase(換字句重述), 在聽不懂或極度不確定答案的情況下,優先把讀音超像的選項劃掉。 原因是因為這類的考題若要考出鑑別度,就是要確定考生能夠有「詞語替換」以及 對話情境判斷的能力,後者可能比較難短時間內培養起來,但前者可以, 再說一次,如果短短一句的題目就要你選出答案,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不要相信自己 耳朵聽到的讀音,那是誘答! ***接下來的部分,共同鐵則就是: 聽力開始前,「快速掃完題目選項」*** 第三大題:簡短對話(兩人對話討論某一個議題) 這類題型需先發制人,取得聽力的「主動性」,而非被動接受訊息(有點抽象XD), 方法有兩種: (1) 題目開始前,盡量先掃完至少第一題的選項,因為通常會是問你對話「情境」, 如果能在一開始就先設想到會有哪幾個情境,對於之後內容掌握度會提升。 同理,若能快速掃完所有題目,也可以知曉接下來可能會問的內容,這樣就能 在他們提到關鍵字句時,秒「擷取」你需要的資訊(也就是答案) (2) 進入到對話題後,一二大題的方式以不適用,因為這邊的「資訊量」顯著提升,   所以它"不太會"再用相似音進行誘答(至少出的機率不高),因此如果真的沒有   聽懂對話內容,可以盡量針對有聽到的音去選擇相對應的答案,這樣也能有效   提升答對率。 綜上所述,請在聽力開播前,就先盡力掃完三題的選項,掃法也有小訣竅,不要從頭掃, 很多選項會有很多重複字,因此只要快速挑出相異字即可,例如四個不同的動詞, 或者四個不同的「場所」,四個不同的「天氣」等等。 若能做到這些,其實你某種程度上就掌握了聽力的主動性,你已經知道他大概想問啥, 就等著它資訊餵給你。 另外,如果真的沒聽到,然後腦海中又沒有接收到相似音,那就隨便猜,千萬不要一直 猶豫不前,這樣下一個題組你又無法掌握主動權了,就會整個題組被牽著鼻子走,這樣 對於聽力較差的考生而言,就非常吃虧。 第四大題:簡短獨白(常穿插圖表題,圖表會考"相對的細節") 這裡的作答方式跟第三大題差不多,一樣要把握先刷題目的契機,但不同的是: 這大題也要快速刷"圖表",通常圖表都會有蠻多資訊,所以要很快的在短短一兩秒內 抓出它可能的出法,如題目描述所言,它通常會考細節,因此如果一張圖有出現好幾個 日期,那日期基本上會在獨白中出現(可能用較隱晦的方式,例如:不說12/31,而是 以"月底"表示);或者,圖表是張訂單,那很有可能就會在獨白中念一串"型號", 例如: A101:A型號 ; A102:B型號 ; A103:C型號,在獨白中念了A103,題目會問你是 哪個型號,這時你如果有記得是講A103,就可以推敲出它要的是C型號。 因此,若真的沒時間先刷圖表,就把獨白中很特別的資訊記著,常常都能透過 這個特別的資訊推敲出來。 在對話的題型,需把握兩個原則: (1)能先掃題目就先掃(掃關鍵字即可) (2)不確定答案時,可以選擇有聽到的字(這邊不太會用相似音誘答) ※聽力部分的答題策略歸納※ 通則: 開頭永遠都非常重要,除了會有4W1H資訊,也會有各種重要資訊(如:情境資訊) 所以當開始念題號時,不管題目掃到哪,務必務必回到題目準備迎戰。 若前面沒答好,請直接放棄那題,多益不是要考你全對與否,心態調整好, 直接面對下一題(沒事,反正這題loss掉我還有495 XD) 第一大題: 難度相對低,程度的區分就在於"詞彙"使用與是否"被誘答", 所以不確定時,優先劃掉簡單或是相似音的單字。 第二大題: 與第一大題相似,只是開頭更為重要,要根據開頭判斷4W1H, 判斷是否答非所問(較難判斷),以及是否有相似音(通常是誘答) 第三大題: 先掃題,掃題方式是掃選項ABCD特立獨行之處,例如四種動作、四個場所、 四個職業等等,當念題號時,直接回到該題組的第一題主動贏戰,當獲得 所需的資訊時,就直接劃記作答,往第二或第三題邁進,若都答完, 就快點往下掃下一題題組。 第四大題: 與第三題基本上一樣,只是在聽的時候,要注意特別的細節,例如型號, 若有講,基本上就是考點,好好把握細節就可以拿到該題的分數。 ※閱讀部分 【閱讀速度培養】 從就學時期開始,我的閱讀速度幾乎就是念書考試的罩門,很多科目 幾乎都是壓線寫完,前幾次考多益大概也都是一樣的慘案,現在回過頭 來分析當初自己的問題,就是我太習慣【默唸出文字】以及【逐字閱讀】, 這對於有較大量文字數的英文考試其實非常吃虧,於是我其實前前後後花了 蠻多的功夫和時間對此進行調整,而以下想針對閱讀文章時的【態度】分享: 第一、閱讀態度的調整 不貪求每一個字都讀進腦海裡,而是抓住一個字句中的重要詞語, 例如:老生常談的【主詞+動詞+受詞】,但這卻也是很重要的通則。 大多數的情境不就都是由這三個元素組成,其他的形容詞、副詞等, 就只是要讓句子的資訊或情感更為完整。 因此,我後來都會傾向先把【主詞 + 動詞】抓出來,就知道它整句核心的 意圖為何,除了可以幫助通篇文章的理解,也可以有效提升閱讀的速度。 當然若考細節,也比較知道它應該是在哪一句出來的,再去把那些細節 (形容詞、副詞等)資訊抓出來。 第二、改掉默唸文章的壞習慣 很多時候會為了默唸文字,而大幅拖垮了閱讀的速度,因此我有花一段時間 試圖改善這種壞習慣,可以嘗試的方式是先從很簡單的字句或文章或童書開始, 訓練自己不默唸的情況下,單純透過眼睛掃文章的方式把字句的意思讀到腦中, 當然如果真的遇到非常重要或關鍵的幾個句子,還是可以透過默唸的方式, 讓自己更佳理解文章的重點字句(讀到關鍵字句建議要放慢速度,確保理解正確)。 接著是針對多益考試的策略分享 第五大題:句子填空(單字文法題) 這大題基本一翻兩瞪眼,每題基本上應該要能秒答,尤其是考單字, 看完應該就要能立刻選出答案;而如果是文法題,可以有稍微長一點的時間 思考與答題,但還是建議:如果不會或不確定,就直接從猶豫的選項隨便猜一個, 若因過度猶豫,而導致後面閱讀測驗沒時間寫完,會更加得不償失。 這個部分的準備方式其實算簡單也算難,簡單的部分就是:把版上推薦的模擬題本 或聖經們的單字、文法背熟看懂,然後一定要避免在這個大題花費太多時間,因 時間花在後續的閱讀測驗才有最高的效益! 第六大題:段落填空(克漏字與字句插入) 這部分我大多不會從頭看到尾,因為很多題目都不需要知道前後語意就能答題, 但是我都會先看頭看尾,花大約5秒鐘的時間快速知道這篇的形式,是單純一篇 文章,還是信件,還是推銷信,這可以有助我比較安心的答題。 但如果遇到比較難的群組,會導致我在答題時有些不確定,我就會從頭看, 而閱讀的方法一樣,只抓重要的主詞+動詞,不讓自己腦中微小的暫存記憶體 被一些無用的資訊佔據... 有點離題,拉回第六大題的答題方式,基本上我會抓該題空格的前後一句稍微看一下, 這通常都能把空格解掉,因多益的考題還是相較單純,比較少會需要參照到好幾句 之前的句子,因此通常可以快速鎖定在空格的前後一句,讀懂後就可以秒解。 那新制多益在這一大題多了托福也會有的插入語句題,這其實也算是蠻簡單的題目, 首先就是把要插入的那句句子解構一下,如果出現一些特殊的副詞或連接詞, 例如:Hence / Moreover / As a result / Besides ... 就應該知道在這句之前它 一定有敘述了什麼事情,因此就去選擇插入在它剛剛講完一件重要事情或現象的後面。 當然,也可能反過來考,如果今天要插入的句子是形容一個現象,那這個現象的後面, 通常也應該會上述這些字詞構成的句子(Hence, therefore, thus, however...)。 仔細思考一下插入句的意義,通常它一定會有一個較"特別的資訊",而且既然是屬於 "插入句",代表這句不管有沒有在文章內,其實都不影響文章資訊的表達(有了通常 就是再次強調/歸納/補述)而已,因此,"轉折語氣"相關的字詞都很重要, 都很有可能是候選答案。 當然如果對於文章掌握度高,也可以直接根據語意來答題, 上述只是針對"真的選不出來"、"沒頭緒"或者平常在練題時的一個訓練方向。 結論:沒頭緒時,盡量找轉折語氣/特殊語氣/連接詞/副詞的選項。 這一大題也不適合耗費太多時間,主要的時間還是留給閱讀測驗,若屆時閱讀測驗 寫完還有時間,再回過頭來檢查插入句也不遲。 第七大題:閱讀測驗(單篇、雙篇、三篇閱讀) 終於來到重頭戲的閱讀測驗了,除了共通的答題策略外, 也會將針對三種題型分別討論。 *閱讀測驗通則 ※先快速掃題目,再看選項關鍵字(非全部字句看完) ※一定要從頭開始看,千萬不能"漏掉標題"或"信件主旨" 對我來說,閱測也是需要有【主動攝取資訊】的態度,而非被動接受文章字句。 然而,這抽象的概念該如何實踐?當你先快速的掃了題目以及選項關鍵字後, 大腦就會自動開起追取資訊的模式,這時候你的大腦其實就會預設接下來可能會有 的數個情境,到時候實際看到文章字句時,就可以很快速看懂文章內容以及正確答案 另外,因為多益是偏向商用英文,所以會有很多傳單、信件、公告等文章,而這些文章 很多時候都會再一開始就有個【超大提示】,所以千萬千萬要把文章整篇從頭開始看, 不要覺得那些特別或斗大的字體沒有用,很多時候它可以救你一命XD 像是這次考試(11/14),有一篇閱測問的是該人可能在哪裡工作,我記得這題我是秒答, 因為再coupon上好像就寫著Happy teacher's day之類的文字,那答案就是學校啦~ 所以千萬要記得,特殊字體要看!!!!! 另外,閱讀測驗題目的順序不會跳動,所以順順的看下來,一邊看一邊做答會有比較高 的效率(這也是另一個先掃題目的好處,你大概知道哪一句可以解掉哪一題,接著就能再 往下一題&下一句/段文章邁進。 *單篇閱讀測驗 通常單篇文章比較簡單,因此要防範誘答選項的出現,如果短短一篇文章,結果選項 一模一樣,也需要小心面對,因為正確答案可能是該段文章的rephrase(重述/改寫), 這樣不僅能騙到只對照字句的考生,也能篩出那些看個懂句子重述的考生。 這一部分通常只要小心面對,應該不會是大家花對多時間的地方。 *雙篇閱讀測驗 這邊已經算是考試的分水嶺之一,看考生能否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資訊,通常是 一篇信件配上一篇公告/傳單,或者是兩封信件的往返。 因此,在掃完題目與選項關鍵字後,也務必要把信件/DM/公告的開頭好好讀一次, 相信我,很多時候真的會在關鍵時刻救了你XD 然後這個部分通常會出現大量人名/地名,就是要混淆視聽,讓你資訊量爆炸, 我分享一個對我自己很有用的方式(這在準備TOEFL/GRE時也是個常用的技巧), 只要【記住開頭前一兩個字母】即可,例如:同時有 Tina, Chris, Leo, Andy, 那就只要記住 T, C, L,A 即可,腦海中自動翻譯成: 【T寫抱怨信給C,說L跟A搞砸了某某事情】, 因此到時候在選答案時,選項就不用讀這麼多字,可以顯著減少不必要的雜訊輸入 (不需要記住一堆莫名其妙的人名地名國家...,減少砸訊干擾) 接著,雙篇書信通常都有因/果關係,通常第一封會說明原因,因此第一封文件的 語氣是蠻重要的資訊,而再重複一次,如果是書信來往,通常會有"主旨",請務必 要好好讀一下,說不定答案就直接藏在主旨中了。 *三篇閱讀測驗 其實我覺得與雙篇差異不大,一樣都是先快速掃問題,再看選項關鍵字,再分別 看三篇文章(不要漏掉標題與特殊字體),一樣,問題會跟文章的順序相同,不會有 跳題或段落來回亂跳的情況發生,所以一樣是順順的往下做答即可。 三篇閱讀測驗通常會有一些比較特殊的考法(細節題),因此,第三篇通常會放上 解細節題時所需要的資訊(通常就一題),而"條件"的說明通常會出現在第二篇文章中。 通常這類題目的特色是,文章中有出現比較"特殊"或"有特定條件"的語句,例如: 怎樣才滿足這次優惠活動的資格,退換貨的條件為何,報價的打折優惠為何... 例(1):文章中出現"In the late June", 選項就問你可能的日期,這時通常在第三篇 文章中,就會有相對應的圖表,答案就要選擇靠近六月底的日期 再來,如果進階一點的考題,就會在第三篇文章中,有數個場次的活動, A場次是Jan, B場次是Mar, C場次是Dec, D場次是Jun. E場次是Feb. 那答案就應該選擇位在June的D場次 (這種考法又轉了一個彎,所以比較難, 但也算是常見的題型) 例(2): 第二篇文章說:符合資格(在5月底前完成登記)的人,可以得到10元的抵用券 "Those who have registered before the end of May can receive a $10 coupon." 若看到這種揭露特殊資訊的字句,就要特別注意,很可能在第三篇會有顧客登記名單, 然後這時候就要看有誰是五月底前登記,有誰是五月底後才登記,答案就出來了。 ※閱讀測驗總結: 0. 要習慣不默唸,面對一般句子先掌握【主詞動詞受詞】之原則, 對於很特殊或含有重要資訊的句子,再放慢速度閱讀(前提是有先掃題,才知道 那些地方是比較重要的句子) 1. 先快速掃題,以及選項的"關鍵字" 2. 文章斗大的標題/主旨/特殊字體都可能藏有關鍵 3. 單篇文章資訊量少,容易有誘答選項 4. 雙篇以上的文章,通常有因果順序,立場或原因常藏在標題或信件主旨中 5. 三篇閱讀通常會有一題細節題,這細節的條件通常在第二篇,需要交互參照 ******************* 最後,關於配速的部分,我建議在整個75分鐘中,至少要留60分鐘給閱讀測驗, 如果該篇閱讀測驗很難,建議就先猜,到時候再回過頭來處理,不要太過執著 於單一一個題組,否則如果因此而導致後面本來可以拿分的題目,因為來不及 作答而全部葬送,就非常可惜...因此,前面單字/文法/克漏字的部分,就只能 靠平常寫模擬試題本的題目來進行累積。 11/14的考試中,我完整作答完之後,約莫還剩下10分鐘的時間,所以還有檢查 答案卡以及不確定的閱讀題組問題(雖然最後還是多錯了幾題QQ,沒能拿下更高分) 但正如我前面所述,多益的閱讀測驗也讓我挫敗了很多次,從原本完全寫不完, 到後面可以壓線寫完,到這一兩次寫完還有一些時間可以做檢查,其實最主要 就是掌握了這下列原則: (1)不默念 ; (2)掌握【主詞+動詞+受詞】; (3)配速(單字克漏字)不掙扎,不額外消耗作答時間在投資報酬率較低的題目 (4)閱讀測驗先看題目(讓大腦先自動猜測可能的情境),讓大腦主動擷取所需資訊 以上是我針對多益考試的答題策略做的分享,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考生, 祝福大家都能有理想成績: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04.47.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IC/M.1638801560.A.06D.html

12/06 23:17, 2年前 , 1F
推 但閱讀不算很高?你要我自殺是不是
12/06 23:17, 1F
※ 編輯: dave30201 (203.204.47.45 臺灣), 12/06/2021 23:47:44 ※ 編輯: dave30201 (203.204.47.45 臺灣), 12/06/2021 23:54:15

12/07 21:54, 2年前 , 2F
可以補閱讀分享嗎?拜託Xd
12/07 21:54, 2F

12/08 14:10, 2年前 , 3F
謝謝分享!
12/08 14:10, 3F

12/08 21:23, 2年前 , 4F
跪求閱讀分享!!
12/08 21:23, 4F
好哦~我會再找個時間補上閱讀的相關內容 ※ 編輯: dave30201 (203.204.47.45 臺灣), 12/09/2021 00:47:53

12/09 11:29, 2年前 , 5F
也想看閱讀分享+1
12/09 11:29, 5F

12/09 18:05, 2年前 , 6F
推推!感謝分享
12/09 18:05, 6F
※ 編輯: dave30201 (203.204.47.45 臺灣), 12/09/2021 23:10:32

12/09 23:01, 2年前 , 7F
謝謝分享
12/09 23:01, 7F
※ 編輯: dave30201 (203.204.47.45 臺灣), 12/09/2021 23:21:15

12/10 00:06, 2年前 , 8F
謝謝分享
12/10 00:06, 8F
文章代碼(AID): #1XhY2O1j (TOE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