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685→895

看板TOEIC作者 (corgilover)時間8年前 (2015/09/28 00:49),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背景:大學畢業以後幾乎沒在念英文,四年前考過多益685。 今年6月中開始沒工作,上職訓局的課。所以決定利用這段時間 念英文考多益證照,期初的目標為800分。 準備書藉: 國際學村*10回 寂天閱讀超高分 10回 寂天聽力超高分 4回 (後面6回來不及做完) 空中英語教室 每天24分鐘 CNN/VOICETUBE/BBC 有空就聽 預定同時增加聽/說/讀 【聽】 1.天天空英 (不看字幕OR影片,單先是聽語感) 好處:腦中建立不少美式腔音檔,而直覺反應如何發音or別人發音是否 正確。 2.多益測驗每次測100題,習慣考試長度 (期初有空時,檢討聽力時會一句一句聽寫,後期比較熟悉考題 就只檢討錯的) 好處:久而久之,覺得一次考完45分鐘沒什麼。而且一句一句聽寫, 聽力也慢慢覺得很簡單 3.檢討多益聽力後,會散步運動時再聽完整題目 好處:聽完1回剛好運動完,又能運動又能複習又不浪費時間,不錯! 4.CNN STUDENT 影片OR VOICE TUBE 加減聽 好處:能知道最近發生什麼時事,用原文得到最新第一手資訊 5.為了習慣特殊口音,睡前會放BCC(英) 或 ABC (澳)習慣口音 好處:到最後覺得口音不會變成聽力的阻礙,反而覺得有趣。 6.挑迪士尼美劇先看沒字幕的一遍,再看有字幕的 好處:第一遍認真聽+認真猜;第二遍猜對的變成立馬學到的單字, 不會的再查,也是算學到。 【說】 1.使用台大老師史嘉琳老師的回音法,找美劇來一句一句練。 方法真心推薦,因為這2個月下來,口音真的變得非常首地。 好處:真的很多以前分辨不太出來的發音,都聽得出了。而不像之前 只用上下文猜或只聽重點單字猜整句意思。 2.每週參加一次讀書會,練習口說機會,後期愈講愈順 好處:因為要當host,所以要準備齊全,每次準備都是一次的成長。 3.看TED模仿講者的口音和Presentation的一些動作及手勢 好處:presentation和台風愈來愈好 4.線上學習台大史嘉琳老師的發音課程,重新檢視自己的一些 多年不曾發現的台式發音。(目前只上到第5課) 好處:一些細節的發音有糾正,和輕重音的調整,有發現自己的發音愈 來愈好。 5.特別去借英式發音的書,藉由比較去學習不同的發音規則, 這部分也加強了英文聽力的部分 好處:有了比較,就有定義。所以在聽到一些單字的母音發音,即使英美 發音不一樣,也能立即了解意思。 【讀】 1.前2個月儘可能的做題目,最後一個月一次做完100題(限時) 好處:前期大量累積單字,後期拼快狠準,所以一次75分鐘也很習慣 2.參加讀書會,每週都要讀一些紐約客長文章。 好處:而這些文章都比多益兩篇式長文章還多,所以久了 ,也覺得多益的長文章沒那麼可怕。 3.測驗中不會的單字,抄在筆記本,一有空就拿出來看。看到變成像「good」 這種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單字即可刪除。 好處:用自己的錯誤收集多益單字,比單字書更有效率。而且到最後真的發現 自己會錯的單字大約錯3次以上,如果有乖乖訂正學習,也能變成長久 記憶。忘了就背,背了會忘,忘了再背…不斷的repeat 4.單字書掃瞄:考前因為太緊張,所以前4天每天都快速翻完整本單字書 5.特別再讀一次多益文法(朗文的),因為我文法超差。不過這次不是硬背,而 是理解。 好處:第一部分的文法錯誤率愈來愈低。 至於寫的部分,我主要是自己練習商業書信為主。這邊就不多說了。 雖然我考的沒有很高,但是很開心自己的大進步。 對於英文的學習,也是慢慢有自己的方法和步調的。在此分享。 我的聽和讀會繼續努力下去的,但不會再考了(有些朋友建議我往900多分前進) 我會把主力加強說和寫。也很謝謝大家在這個版給予的建議。 才能讓我進步那麼多。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05.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IC/M.1443372599.A.C1E.html

09/28 02:09, , 1F
推 我675 年底也要拼一次
09/28 02:09, 1F

09/28 07:24, , 2F
真的是有準備! 不枉費你的辛苦~~
09/28 07:24, 2F

09/28 10:46, , 3F
超用心 謝謝分享
09/28 10:46, 3F

09/28 13:26, , 4F
好詳細推
09/28 13:26, 4F

09/29 01:34, , 5F
09/29 01:34, 5F

09/29 16:20, , 6F
voicetube真的不錯
09/29 16:20, 6F

10/08 00:34, , 7F
10/08 00:34, 7F
文章代碼(AID): #1M21utmU (TOE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