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戰94 了解自己/設定目標/確實執行

看板TOEFL_iBT作者 (蘇菲娜娜娜)時間7年前 (2017/03/22 15:26), 7年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代po [應考日期&成績] 12/17 一戰 94分 [各科分數] R24 L23 S24(GFF) W23(FG) [英文能力敘述] 學測英文15級分/裸考多益760分 [求學背景] 台北大學 休閒運動與管理學系 [考試身分] 全職考生 [考場地點] 北投馬偕護專 [準備時間] (含SK2上課期間) 2016/10/23~2016/12/16 將近兩個月 [準備教材] 考滿分、SK2實力養成班&衝刺班講義、David口說APP [前言] 如果在學時你英文不錯,但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使用英文,目標三個月內考到理 想分數,我的心得可能幫得上忙。 由於申請的學校兩者都看,曾猶豫要考托福還是雅思,最後選了據說比較難準備的托 福可說是因為SK2,決定關鍵是補過SK2的朋友告訴我「這裡教的是用英文思考的方法」, 畢竟出國求學前先熟悉英文思維,可以讓我更好吸收專業知識,不必花心思切換中文思維 ,我相信這也是托福考試設計的目的。 假設準備托福是一段旅程,要先知道起點與終點在哪。英文是我從小到大表現最好的 學科,但畢業四年來除了看美劇完全沒接觸英文,初始戰力是聽 > 讀 > 說 > 寫,這是 我的起點。設定的終點是兩個月、兩戰內90分。策略是保持四科平均、掌握SK2教的考試 方法,速戰速決,在學習曲線下降前拿到想要的分數。 以下四科準備過程與心得,以自覺進步最多到最少為順序與大家分享。 (小提醒:個人覺得進步必要條件是,專心完成顧問們給的每一項作業,使用課堂教的方 法和節奏準備,慎用考滿分或小站,避免落入盲目刷題的陷阱。) [口說:目標22,實拿24] 實力班第一堂課,Lia開宗明義說英文分成Input與Output兩範圍,托福四科剛好與之 對應,讀聽為Input,說寫則是Output。我知道Output會是我準備的重點,因為一直沒有 練習用英文表達,所以說或寫都覺得相當困難,連要如何準備都無從下手。 從實力養成班,得到口說的三個關鍵:「架構」、「word bank」、「音調+講錯不 要停」。觀察班上同學和自己的狀況,前兩者稍加練習就能掌握,第三我想是多數人罩門 ,自己克服辦法是謹記Lia所說,控制語速在0.8倍速,利用transition words加短暫停頓 爭取思考時間,聽起來就會乾淨、有邏輯,先做到這樣就可以從容加入語調了。 我的練習計劃是,每天20分鐘「non-stop」練習:20分鐘內用SK2口說題本,看完題 目馬上答題,每一題都把架構講完整,一題接一題,直到20分鐘計時結束。這樣下來,每 天一定能練習到10幾題,而且是在沒有15秒準備下立刻生出來的答案,除了練反應,更可 以快速內化架構與word bank。 除此之外,我也在通勤時練口說,利用David開發的App,挑最不熟悉的主詞,找1~2 題反覆練習,講完馬上聽錄音,不順就重錄直到滿意,滿意標準是David預錄Sample的0.8 倍版本 (我知道很抽象,反正就自己抓個目標感覺XD),在公共場合練習有個額外好處: 實際考試比較不會被干擾,畢竟捷運上、公車上都在自言自語講英文,經過多種環境音和 異樣眼光洗禮,上了考場很快能進入狀況,專注在自己的答題上。 進衝刺班時上課有大量分組練習機會,讓我能從別人答案擴充自己word bank,考前7 天才上完衝刺班的我,一戰口說就拿了24分,原本最沒把握的一科最後卻是表現最好的, 除了感到不可思議,也覺得掌握對的方法事半功倍。 補充,建議考前一定要參加過一次口說顧問時間,尤其一戰的朋友,我參加的是Show 的顧問時間,最後的集體模考,所有人齊聲作答讓我快聽不到自己聲音,這震撼真的很有 助於心理準備。 [寫作:目標23,實拿23] 同為Output的寫作,個人覺得準備重點依序為「切題」、「架構」、「換句話說」。 三者中我最先掌握的是架構,覺得架構就是用transition words為文章佈局,讓它變得有 邏輯、好閱讀,坊間所謂「模板」應該是架構層次的東西,我沒用過模板,但一開始就沒 打算用,因為若把焦點放在模板,會讓我拘泥於把模板背好而無法完整表達論點,我覺得 只要清楚各transition words的意義,以輔助表達觀點為目的,確保在對的地方用上 transition words,就可以算是掌握架構了。 切題是我花最多時間練習的寫作技巧,因為中文思維很容易讓我們為了完整描述而偏 離立場,尤其有限時間內行文,真的不能一句歪掉,因為後面十有八九會接著歪下去 ......。如何確保切題?第一步還是把題目看清楚,一開始練習我很容易抓到主詞跟what 就匆匆下筆,可是有的題目會附帶條件,忽略便容易離題,即使舉例再好都是枉然。題目 看清楚後,利用word bank建立論點基礎,接著確保句句切題,強烈建議每練習完一篇文 章,用Lia教的畫線法,準備兩種顏色筆,一色畫「有打回題目」的內容,另一色畫「帶 出立場功能」的內容,看畫完的結果,如果文章面積70%以上有顏色 (盡量每句都有兩色) ,就是句句切題。要知道有沒有切題,更直接的方法是參加顧問時間,還能偷學別人寫得 好的地方。 相對前面兩者,我幾乎沒有練換句話說,原因是整體準備策略上,選擇在有限時間內 捨棄大量背單字,所以沒太多字彙可以用,但考試時至少確保同義的transition words沒 有重複使用,還是把重點放在證明自己立場、提高舉例說服力,獨立寫作即使通篇baby sentence也拿得到G。當然若準備時間更充裕,我會加強這部份,不過寫作23分已達到預 設目標,滿足。 最後,計時也很重要,考試時我整合寫作中間有一大段沒聽到,只有個模糊的概念, 硬著頭皮寫完,時間還剩5分鐘,再回去看閱讀才搞清楚,還好最後兩週練習時,有確實 執行比考試時間早5分鐘寫完,才能在還剩10秒鐘時修好......。但建議在準備前期,計 時目的還是放在追蹤跟紀錄自己狀況,先好好寫出有掌握架構並切題的文章,看花了多少 時間並紀錄下來。 [聽力:目標25,實拿23] 聽力是一開始最有把握的一科,因為我是聽覺型記憶的人,加上常看美劇、聽英文歌 ,耳朵已經熟悉英文。但一開始上課就發現自己是典型「太會聽、記太多細節」的人,尤 其是lecture,反而經過一番努力才稍微掌握聽的訣竅。 實力養成班時先從echo method開始,從J2給的作業抓到echo正確的方式後,每天撥 20分鐘練習,漸漸內化lecture丟資訊的模式,才開始有抓到架構的感覺。Echo素材除了 考滿分以外,也常利用J2介紹Youtube上一些科普知識的影片。另外,Lia教的聽力 6 levels,最受用是Level 3:反覆聽前一分鐘直到抓出主旨,這個練習幫助我在衝刺時, 面對陌生內容能快速抓關鍵、猜考點。實力養成班這些練習都是精準解題的基礎,由於聽 力接在閱讀後面,我還遇上加試題,考到最後真的有被轟炸的感覺,因此怎樣浪費最少的 力氣聽到關鍵,非常重要。 進入衝刺班後,Rosa的聽力八大點和筆記法為我帶出一個更清楚的畫面,每一點其實 都是暗號,幫助在對的時間仔細聽並筆記。另外練習時,照Rosa所教的方法一篇做兩次筆 記,也很有助於提升筆記的效益。 正式考試時,我的感覺是內容聽起來比考滿分40~48回簡單,但考題問的方式好像不 太一樣 (說不出哪裡不一樣,就是一種感覺,也可能是緊張所致),所以考完後預估自己 聽力可以拿25分,實拿23分。 [閱讀:目標25,實拿24] 閱讀是考前最沒把握的一科,一來閱讀速度實在快不起來,二來因為策略之一是花最 少時間背單字,因此通常大家最有把握的字彙題卻是我最常錯的題型。記得考前一週閱讀 非常不穩,考滿分40~48回模考得分落在11~24分。當時真的有點慌,每天卯起來做分題 型,搭配背景知識複習。 考試當天提早起床,先做了一篇閱讀才出門,但看到考題還是嚇得半死,因為內容雖 然不難,但跟我在考滿分上看過的閱讀長得不一樣啊!第一,段落不像考滿分有6到7段、 每段長度適宜,而是3~4段、整篇有三分之二是胖胖段,所以沒辦法像練習時快速掃過就 抓到段落關聯,因為掃完就忘記這段講什麼,事後我有跟剛考完的朋友討論,他說他感覺 這是托福閱讀出題的趨勢,不知真假,不過請各位戰友有心理準備。第二,正式考試的排 版不像考滿分容易閱讀,幾乎沒有行距,段落間也沒空一行,讀起來很不習慣。因此,我 前兩篇都超過20分鐘很多,以致最後一篇只剩7分鐘,十萬火急下只能直接看題目回文章 找答案,但堅守Rosa教的「不先看選項」原則,還是先有自己想法再選。 簡言之,考閱讀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考完很沮喪覺得可能連15分都沒有,結果居 然非常意外有24分,老實說不知道怎麼辦到的,但推測主因是,我沒有任何一題先去看選 項,都是心裡有個答案後才看選項,這是我考閱讀過程中唯一有印象的部分,所以我想應 該是表現超過預期的原因(吧)。 [關於背景知識] 如上一段所說,我在考前一週閱讀狀況非常不穩,這時候J2的背景知識就很有幫助, 因為托福範圍非常廣,除了做題目真的不知道從何準備,還好背景知識貼心抓出各學科常 考的範圍與專有名詞,默默很有幫助,訣竅在於透過講義、搭配J2精選的youtube科普頻 道,在心裡奠定各科的概念,還有對一些專有名詞的印象(不用真的去背),因為有影音的 幫助,不只閱讀,其實也對聽力有些助益,甚至到後來真的有體驗到Lia所說的「畫面感 」,看到或聽到某些特定字根的字,腦中會浮現一些youtube科普影片或是講義圖片的畫 面,心中也建立了一個隱形的範圍,除了讓準備過程更有效率,也很有助於安定考前的不 安。 [結語] 謝謝有耐心看到這裡的人,這次準備托福,覺得設定目標跟準備策略很重要,但更重 要的是自我管理,上完SK2,你大可放心學到的都是顧問們多年經驗整理出來的學習方法 與工具,但工具在手,怎麼用的漂亮是自己的功課,我很慶幸有先上實力養成班再進衝刺 班,因為真的很久沒碰英文,而實力養成班快速幫我抓回英文的語感,掌握一些英文思考 的心法後再進入衝刺班,比較容易適應衝刺班快節奏和解題技巧導向的內容。 另外,更重要是熟悉自己狀況,準備期間每天的身心狀態都要想辦法去察覺、甚至紀 錄。以我為例,開始準備到第三天,我就發現時間管理很重要,因為我容易一頭栽進某科 忘記注意時間,但一直做同樣的事讓我注意力下降,最後反而浪費一整天卻沒什麼進度, 所以第四天開始強制執行「蕃茄鐘」(有興趣可google蕃茄鐘),每天上午4科各讀20分鐘 ,時間到了強制休息5分鐘,接著讀下一科,因為有時間限制會快速進入專注狀態,反而 能順利完成當天規定的訓練菜單。下午再照上午狀況專心投入當天弱科,修正讀書方法或 檢討錯題。 分享到這,希望有提供幫助,祝大家早日考到理想分數,啟程追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21.7.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FL_iBT/M.1490167564.A.5B7.html ※ 編輯: jupowerest (163.21.7.42), 03/22/2017 15:26:37

04/14 21:27, , 1F
推無私的分享!
04/14 21:27, 1F
文章代碼(AID): #1OqYSCMt (TOEFL_i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