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76到96的心路歷程 感謝送佛

看板TOEFL_iBT作者 (Bryant#24)時間8年前 (2015/09/29 15:37), 8年前編輯推噓7(701)
留言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個人求學背景:成大機械所畢業,大學指考英文40分, 大學後只有為畢業門檻修過進修英文課程,沒有增進英文能力, 碩士時期有讀paper的習慣,但英文程度仍然很糟糕. 準備教材:送佛正規班講義,TOEFL分類字彙,TPO/考滿分 單字:TPO出現過不懂的單字拿筆記本記下來,翻過兩次TOEFL分類字彙 閱讀:做TPO 聽力:CNNS-news,TPO,BrainPOP,CrashCourse,In a Nutshell–Kurzgesagt 口說:幾乎每周約送佛助教練習,感謝Karen助教給予意見及糾正 寫作:每周兩篇獨立寫作,感謝Austin,Joey,Lewis和Flora助教的批改和幫助 四次考試的時間及成績依序如下 2014.11.29 中壢地球村 R19 L20 S17 W20(FF) Total 76 2015.01.10 元智大學 R19 L18 S20 W22(FF) Total 78 2015.03.28 中壢地球村 R20 L19 S20 W25(GG) Total 84 2015.09.19 元智大學 R25 L25 S22 W24(FG) Total 96 中壢地球村距中壢火車站走路約5分鐘,考場不錯,沒有什麼雷的點, 元智大學路程較不方便,由正門進元智大學後,往前走一百公尺, 左邊第一棟建築物,二樓便是考場,考場及監考人員都不錯, 綜括來說這兩個考場設備,坐位位置大小,隔音,監考人員等等都算優質. 去年九月退伍後,報名送佛正規班,在送佛學了很多技巧, 上完課後準備約3周,天真的以為爛了20多年的英文, 去補習班拼個兩個月就可以救回來,退伍後腦袋仍有部分遺忘在金門, 常常是上課有聽有抄但沒懂,回家念了幾遍就自我感覺良好, 此階段上課所學的考試技巧及內容,如同沒有內功的小道撿到降龍十八掌, 降龍十八掌是毫無疑問的至寶,可惜我內功不足,打出來連鐵砂掌都不如. 第二次準備,我不信邪,總覺得是考試緊張沒有發揮正常實力, 此時仍然維持原有步調,每兩天練習TPO的R跟L,一周寫個兩篇獨立寫作, S的部分我覺得是進步最多的,我每周都約Karen助教練口說, 從結結巴巴,到不這麼結巴,可以斷斷續續的講出我的想法, 踏出了第一步,講的流暢,至於文法/字彙/語調,我不敢奢望, 我知道我的發音不標準,很難拿到高分,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接受這件事, 沒關係,還有其他三科麻,反正總分加起來有過標準就好, 這次成績出來後,我崩潰地回送佛請Joyce老師幫我找出準備的方向. 周六下午一點,Joyce老師剛上完衝刺班的課,放了幾段聽力跟讓我做題目, 檢視我的做題狀況,給我的評價是聽力不錯,沒太大的問題, 好好考可以拿到24分,再看了美女助教的R插入句/總結題的解說影片, 這次考第三次,依舊沒考好,我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長期從中壢通車往返台北, 讓我有些心力交瘁,我再次回到送佛,詢問Austin跟Joyce老師後, 我決定先轉戰GRE,Joyce老師提到,我聽力聽得懂,聽得到卻沒考好, 會不會是題目跟選項看不懂? 這個假設直到今天才有了答案. 4-8月的時間轉戰GRE,背了許多單字,但GRE的閱讀還是很爛, 考完第一次GRE後,隔三個禮拜就考第四次TOEFL,老實說沒有太多準備, 考完GRE後著手寫了SOP的草稿還有其他雜事,基本上只有兩周複習TOEFL, 所以依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字彙量影響了我的TOEFL成績, 許多人說得聽力者得托福,這句話是對的,但前提是你要看得懂題目跟選項, 我常常聽力聽得懂,但就是會選錯答案,這樣也是白搭, 大概跟我是野路子出身有關係,聽力練上來了,可是閱讀一直沒上來. 但我要鼓勵大家,持續練習絕對會進步,英文是一階一階跳, 厚積而薄發,有時候就差那麼一點點,在熬下去你就往上跳一層了, 下面分享我個人(弱底)的各科心得與技巧 閱讀的部分: 單字題,這一年的單字題出題有個模糊的軌跡, 大概是一兩個月內會有幾個單字重複,板上與FB社團不時有分享單字題, 建議近期要考試的板友可以翻一翻近期出過的單字, 約有兩到三成是近期出過會再拿出來出,如果有掃過今年出過的單字題的板友, 我想大概也有同樣感覺. 插入題的部分,注意英文的邏輯性, 出現過的東西才可以加the/this/等等,如同段落發展是A-B-C-D, 題目插入句是B開頭,那基本上只能從B-C跟C-D中插入, 至於要選哪一個,如果插入句的結尾是C,那就毫無疑問插入B-C區間, 有些插入句會是舉例,這種多半要插在原因/理由解釋後面, 考滿分網站有TPO插入句的總合可以練習. 總結題的部分,不要選太細的選項,記住你前面12道題目, 他問了你哪些東西,如果在總結題看到沒看過的選項, 不用懷疑,那就是錯的不要選他,一篇文章最重要的精華, 他一定在前面12題抽出來考,你在總結時發現你完全沒看過的, 很可能是錯誤/未提及的資訊,或者是有提及但是太細的資訊, 而總結題是要選三個最能代表此篇文章的選項,上述資訊皆不符合, 先排除 錯誤資訊/未提及資訊/你沒看過的資訊 後會好選很多. 聽力部分: 準備時間有限的狀況下,我建議以TPO為主,其他網路資源就當放鬆的時候聽, 但考試還是要回歸TPO,你聽懂是一回事,看到題目跟選項能選對又是一回事, 如同聽到 語調上揚/停頓/師生Q&A/優缺點比較/不同理論的比較 等等都是考點, 這些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其中還麻煩Joyce老師幫忙抓問題才學會預判部分題目, 但不可能總是預判到這部分考或不考,所以在做筆記的時候,我建議要有順序, 起碼你自己要知道結構發展順序,如同聽力講 A-B-C-D-E 結束, 你做題做到Q3,選完答案,建議你回去定位筆記,如果Q3在B-C區間提到, 而Q4的問題以及選項,基本上應該是在B-C區間之後發展的,換而言之, 你可以刪掉A-B區間提到的選項,可以幫助你不要選錯答案,在時間壓力下, 有可能選項都是聽力有提到的,但對應不同的段落,這樣易混淆的題目 用筆記定位Q&A可以幫助你刪除選項,提高答題正確率. 另外一點就是千萬不要用自身知識去推論,這很容易選錯答案, 可能你是相關專業或者讀過相關知識,但他選的是聽力內所提的內容, 而不是像解數學要選最正確的答案,這是一點千萬要注意, 理工科的同學難得聽到熟悉的科學理論,結果聽力兜一大圈也沒講出所以然來, 那也只能選聽力聽到那種沒講出個所以然的選項,哈哈, 這一點我在第三次TOEFL聽力中有切身之痛,希望大家注意. 口說部分: 我自己的發音跟音調不優秀,這部分能分享給大家的不多, 我自己是每周約送佛助教練習口說,一開始結結巴巴很正常, 洗澡,騎車,沒事的時候自己對自己講話,練習時要錄音請英文較好的人聽, 如果自己和其他擁有相同地區文化以及生活經驗的人都聽不懂, 那怎麼可以確信考官聽懂你的原因跟例子並覺得合理且清楚呢? 我的練習順序:講得出口 -> 流暢不結巴/內容完整度 -> 語調 -> 發音矯正 我自己大概只練到語調的一部分,發音實在是不太行, 我的戰略是發音不好那就把重點放在流暢度和內容,儘管22分不高, 但對比剛開始的17分,這樣的進步讓我感到很欣慰了. 獨立寫作的部分,我參加過Austin的獨立寫作講座許多次, 大概每周寫兩篇獨立寫作,再去給送佛助教改,這邊要特別感謝 Joey,Lewis,Flora助教,父母看自己的孩子都覺得好, 自己看自己寫的作文難免也是如此,所以請人改作文是很重要的, 我也花不少時間練習寫Topic sentences,如果寫作有一定水準, 或者是練習時間有限的版友,我建議可以由練習寫Topic Sentences來下手, 建構完整的英文原因/理由/回應點,在考試時不用花過多時時間想點, 最重要的是不偏題,仔細審題,回答切合題目,練習時一定要嚴格要求! 套一句Austin的玩笑話,我在這邊挑你寫作的問題,比你事後再刷一次170鎂好. 因為我們無法預測考官是否認同我們答題的理由以及發展的例子, 因此我建議練習Topic Sentences時一定要嚴格要求完全切合並回答題目, 這樣在考試時即使因為時間壓力而發展的不如練習時圓滿嚴謹, 也可能因為過往嚴格的練習與其他考生做出區別,些出讓考官滿意的文章. 我個人資質駑鈍,頭腦不好,沒背過(其實是背不起來)名言佳句, 舉的例子都是很簡單我自己/身邊朋友/父母的例子, 第一段:簡單的起始段,兩句起頭,第三句表達立場,五六句左右結束第一段. 第二段:Topic Sentences(原因一),通常我還會再寫第二句,補充使更具體化些, 讓我想表達的立場和語意更清楚,再來會發展例子,我都舉自身相關例子, 例如我念機械系,我的工作是機械工程師巴拉巴拉,父母/朋友這種簡單例子, 不需要花費我為數不多的腦容量背人名或事蹟. 第三段:Topic Sentences(原因二),通常我也會再寫第二句,同樣是補充, 用兩句彌補拙劣的文法及單字,段落發展同第二段,最關鍵的是原因二, 絕對要跟原因一有非常明顯的區別,發展方向不能是同個面向, 這點是非常重要,兩個原因與舉例一定要拉開,合理且具說服性. 第四段:收尾段,簡單的起頭,看字數與時間,字數少時間又不夠時, 我會加寫兩三句讓步句添加字數,如果時間夠多,我會回去二三段, 在例子部分寫更詳細,發展更完全,結尾段後半把題目換句話說, 在把第二三段的原因複製下來改幾個字,最後檢查一下文法/拼字/時態. 我認為托福寫作最重要的是你能夠 : 清楚地表達立場與合理的原因, 舉出密切相關的例子,這樣你就能拿G,不一定需要詞藻華美的句子, 或者什麼名言佳句做引用,我的策略很簡單,理由/原因/舉例打中考官的靶心, 正向且完整地回應題目,用來彌補在時間壓下所發展的國高中單字和句構的文章, 至於寫不寫讓步段,我個人沒有意見,但要寫一定要寫清楚, 讓考官明確知道這是讓步,湊字數,你的立場觀點是另一方面! 不然模糊的讓步段可能把分數也讓出去了,至於段落原因的部分, 我建議是兩段寫正面原因,寫不寫第三段看個人,我自己是無法在時間內, 發展出三段完整且原因不重疊的文章,所以我後來改練習寫中間兩段正正的文章, 我不建議寫反面的原因,如果時間壓力下真的想不到,再寫反面的原因, 比如說,題目問你買BMW好還是TOYOTA好? 1.你寫兩個BMW的優點去說服考官買BMW 2.你寫一個BMW的優點,再舉一個TOYOTA的缺點去說服考官買BMW 如果考官依你的建議買了BMW,情況一就是紮紮實實兩個優點, 但情況二對考官來說只有一個優點,因為他買BMW又不買TOYOTA, 你跟他說TOYOTA的缺點,他日後買BMW還是只有那唯一個優點, 如果要寫反面的原因,我會建議寫在第三段,確保有完整的說服原因後, 再來發展第三段,當然這要看個人練習習慣以及語言整控能力, 還是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寫法才是真的. 最後要感謝送佛的Joyce老師和Austin給我鼓勵,有耐心的支持我拼下去, 這半年多來,中壢往返台北通車,其中經歷家人生病,許多次我在醫院休憩區唸書, 看著101的夜景想著我的未來,在夜間末班往中壢的區間車,看著燈火闌珊的夜景, 好幾次想著我是不是不夠好,質疑自身的價值與能力,是不是要放棄這個夢想, 第三次考崩的時候,壓力很大,半夜失眠窩在被窩裡打給我女朋友, 像個孩子一樣哭了一小時,很害怕這一切就像泡泡般一戳就破,我的人生, 是不是也同這個泡泡般經不起考驗? 好在送佛的老師,助教和其他朋友們,大家都很正向,一路以來總是鼓勵我, Karen,Joey,Lewis,Flora助教以及Max,每一次和大家聊天,總是給我加油打氣, 拍拍我肩上的稻草,給我往前進的力量,現在回想若是那次不是鼓勵, 而是給我多添根稻草在肩上,我大概就同斷腳的駱駝渴死在沙漠了, 今天也不會有這篇魯蛇從76爬到96的心得分享文,之後若有拼到破百, 在跟大家分享新的心得與技巧.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個人的心得,英文是需要時間累積的, 曾經我以為補習班是九天續命還魂丹,報了名吞了藥, 坐等藥力發散便能破百,拯救我爛了20多年的英文, 實際上補習比較像是保健食品,類似綜合維他命, 對於強身健體有一定幫助,但你要成為武林高手一舉破百, 這就太小看大反派ETS的功力了,你補他補人人破百,那誰要墊底? 今天你練降龍十八掌也好,獨孤九劍也罷,擇你所愛便是, 但你的內功會影響出招的力量,內功深厚天縱奇才的當然輕鬆破百, 像小魯這種在旁邊掃地的拿到本秘笈,還是得乖乖練內功, 不然打出來的招式也是花架子,徒有其形而無其力, 希望這篇文章能鼓勵到其他像小魯英文底子不好的朋友, 繼續努力,持之以恆,可以質疑自己可以崩潰大哭,但不要放棄, 這一頁的掃地僧,在下一頁也可能成為武林高手,只要你肯堅持下去. 祝大家都能順利考到理想的分數! 文末再次感謝Joyce老師,Austin,Joey,以及家人和女友的支持,謝謝大家! -- 「我很喜歡妳喲。」「有多喜歡?」「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春天的熊?」 「妳在春天的原野裏一個人走著時,對面就有一隻毛像天鵝絨一樣眼睛又圓又大 的可愛小熊走過來。然後打你一巴掌…… 村上村樹《現實的森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8.187.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FL_iBT/M.1443512259.A.718.html ※ 編輯: smileofblue (61.58.187.64), 09/29/2015 15:41:18 ※ 編輯: smileofblue (61.58.187.64), 09/29/2015 15:47:55

09/29 16:40, , 1F
推一下 跟我的情況很像 努力中
09/29 16:40, 1F

09/29 17:25, , 2F
感同深受
09/29 17:25, 2F

09/29 17:46, , 3F
這篇有點感人啊...
09/29 17:46, 3F

09/29 19:46, , 4F
有洋蔥
09/29 19:46, 4F

09/29 21:00, , 5F
09/29 21:00, 5F

09/29 22:50, , 6F
同為成大必推一個的啊!!!
09/29 22:50, 6F

09/29 23:54, , 7F
我會不會認識你 XD
09/29 23:54, 7F

09/30 17:28, , 8F
推推推!! 有洋蔥! 有被鼓勵到! 謝謝
09/30 17:28, 8F
文章代碼(AID): #1M2Z_3SO (TOEFL_i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