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9 裸考一戰 103

看板TOEFL_iBT作者 (Shaform)時間10年前 (2013/11/29 10:22), 5年前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考試日期: 2013/11/09 考試地點: 台北車站地球村(NOVA樓上四樓) 成績: R29 L28 S23 W23, Total:103 背景: 交大資工 -> 台大資工所 全民英檢中級複試沒過 (2007) TOEIC 970 (2009) TOEFL ITP 657 (2010) FLPT 307, 320 (2013 x2) 準備時間:幾乎無,連 TPO 都來不及做, 所以這篇寫的是長期培養英文的感想、碎碎唸。 ----------------------------- 我寫過很詳細的英文學習心得文: 千萬別學英語:關於學習、過往、及其它 https://island.shaform.com/zh/2006/11/18/adse/ 這些年的英語路 https://island.shaform.com/zh/2012/08/08/english-learning-history/ 所以在此不再贅述,以下只是一些心情感想。 如果只是想看學習心得可以看以上兩篇,然後跳過下面。 我的方法大概是超級大量的泛讀+查英英字典 然後常參加一些英語活動。 至於為什麼會採用這種方法呢? 應該是因為這樣讀起來比較開心(笑) 然而口說和寫作一直是當年採用這個方法後的盲點, 多年來盡力克服,目前的結果就是上面的分數 囧 終於考了英語口說和寫作測驗 網誌好讀版: https://island.shaform.com/zh/2013/11/29/english-speaking-writing-test/ 背景 自己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很早以前就開始了, 雖然上了大學以後比較沒有那麼強調,但也有陸續加強。 猶記得,2007 的時候考了中級英檢,結果閱讀聽力考得不錯, 可是複試的口說寫作慘不忍睹,後來就對口說和寫作抱著陰影。 獨特的英語學習法讓我閱讀與聽力成為強項, 所以雖然後來考過的英檢幾乎都是沒有特別準備考試, 也還是對這兩項有信心。 托福 其實大學時就曾想考托福,那時的原因是想申請交換學生, 只是後來太過擔心經濟上的問題還有一個人出國的恐懼, 所以沒有很積極。雖然想特別準備考試、甚至還買了書來看, 不過只翻了幾頁就沒有繼續。 研究所又想考托福,這時只是莫名的想出國看看, 很多活動報名可能都需要英檢成績, 想說這時考了兩年間隨時有用到都可以用, 為了鼓勵自己,所以早早的報了名繳了報名費, 這樣就會有動力了吧。 但沒有想到在學期間多了許多繁忙的事情, 所以幾乎沒有時間準備,加上意外的得到了出國的機會, 英檢好像就沒那麼有必要了, 所以結果還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上了戰場。 考試 那時是期中考周,而且我又一直過敏讀不太下書, 所以大概有點自暴自棄。當天還因為下午還得回學校考某門期中考, 所以前面寫的很快。 閱讀的部份感覺還好,大部分都還看得懂。 但聽力時有一個題組不知為何有點恍神, 結果那題組的很多題就用猜的。 還是有點不確定聽力時要不要做筆記才好,感覺做了也很容易分心。 考完上半場我還乖乖的按照指示走出考場,結果後來根本沒半個人出來。 我想大概坐在座位上也可以吧? 考口說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以前參加英辯的訓練還滿有用的, 因為回答的形式與要求其實有點像。 只是因為不熟悉,所以還是答的有點心虛。 有個問題要先簡述題中角色遇到的問題,然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結果我光簡述講完就只剩 10 多秒,只好快速帶過自己的看法, 還講到一半就時間到了,真有點慌張。 寫作的部份,我也不知道好不好, 只感覺要寫到建議的字數有點力不從心, 加上我用 qwerty 鍵盤打字真的很慢(結果還是沒有特別去練習), 所以有點困擾。 不過說起來能在 IAC 學到一點文章結構還是很有幫助。 這次考試有點值得慶幸的地方是裡頭提到的許多學術議題(如 Hawthorne effect), 我竟然剛好都有聽過(有的是碰巧參加 seminar 聽到, 有的則要歸功廣泛閱讀),感覺信心增強不少。 為什麼要學英文 仔細想想,從以前就很少特別準備英文考試的關係大概是我真的很不喜歡準備吧。 猶記得當年的想法是把英語實力提升到超過考試的境界, 這樣就可以不用準備了。 聽力和閱讀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一定程度, 所以高中時確實可以幾乎不準備就應付學校的考試, 可是寫作和口說就不行了。 我想這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動機。 我可以很容易的想出立即的動機為何要加強閱讀和聽力: 因為我喜歡閱讀,而有太多資訊是以英文寫成了, 同時也因為有很多影片我想觀賞。 或者更簡潔的說,因為我想理解。 可是口說和寫作就沒有了,即使我想說服自己:因為我想溝通。 問題是,跟誰溝通?多年來,那個誰,是不存在的。 第二個理由則是訓練的方法,閱讀和聽力只要有材料在手上, 一個人就可以埋頭苦幹提昇實力。 可口說和寫作只有一個人似乎進步程度有限。 也因此,想找出進步的方法就有難度。 特別是像我這樣不去補習班也沒出國的人而言, 需要很多摸索才可能找出訓練的方法。 後來訓練寫作的方法主要是 把所有可以用英文寫的考試和報告都用英文寫成 (這有一個很簡單的動機,因為專有名詞和課本講義都是英文, 所以其實用英文比較好寫), 正式的接觸一點學術寫作的教學大概是參加 IAC 的時候。 至於口說,我迷上了英語活動,不論是英辯、一般的口說聚會, 我發現我都很喜歡。所以前前後後參加過不少活動:第七屆英辯坊、 第八屆英辯坊、英辯社、IAC、Koinonia English Club、 English Lunch Time、Bliss English Club、Toastmasters。 所以慢慢找到了練習口說的動機:因為我喜歡。 結果 雖然針對英文,我已經不像高中時那麼積極了, 不過,「如果沒有補習,不針對考試準備,究竟有什麼方法, 可以把口說和寫作的實力也提昇到超越考試的境界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還是慢慢的在尋找。 雖然我知道我一直沒有找到,不過好像到了檢驗目前成果的時刻了。 2013/11/9 TOEFL iBT Score: 103/120 (Reading: 29 / Listening: 28 / Speaking: 23 / Writing: 23) 自己覺得口說和寫作的成績比多年來恐懼的想像還來的好, 可是另一方面,這樣的成績也指出了目前的訓練方法確實 還沒辦法有太大的突破,離「超越考試的境界」恐怕還很遠 (其實我都覺得我聽力說不定也在退步中了)。 未來究竟要如何更上層樓呢? 我覺得我大概來不及找出像當年一樣突然提昇閱讀/聽力的神奇方法了。 如果有一天我的口說/寫作真的能進步的話,一定是長期的累積吧。 如果對文中提到的活動有興趣可參考附在網誌好讀版的連結: https://island.shaform.com/zh/2013/11/29/english-speaking-writing-tes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0.51

11/30 08:39, , 1F
推!!
11/30 08:39, 1F

11/30 11:15, , 2F
這篇很棒!
11/30 11:15, 2F

11/30 21:46, , 3F
113推
11/30 21:46, 3F

12/03 22:29, , 4F
大推!
12/03 22:29, 4F
※ 編輯: shaform (140.112.30.41), 07/12/2018 13:44:36
文章代碼(AID): #1Ib_fPHp (TOEFL_i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