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非牛人托福準備心得

看板TOEFL_iBT作者 (Light My Fire)時間15年前 (2009/06/01 01:1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3/29 R25 L28 S18(LFF) W24(FG) 95分 (準備四週) 5/16 R27 L23 S18(FLL) W22(FG) 90分 (準備不到一週) 第一次考試的時候,那時候還是白天上班晚上唸書 第二次考試,根本就是忙學校申請文件,沒時間唸書 所以第二次考出來就知道不妙,退步意料之中 所以這篇主要跟大家分享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 怎麼利用教材在短時間衝分數 ============字彙=============== 我之前有PO一篇康老師的字神班分享 結果詢問信件湧入 (但這些人收到我辛苦的回信也不回個謝謝,唉) 很多人問,上字神班有沒有用 其實說到底,如果你夠認真夠自律,你隨便拿本字彙書,紮紮實實背完 也可以有一樣的效果 字神班一期上下來也要三個月跑不掉,學費要一萬多 但我的收穫是甚麼?收穫是老師上課補充的背景知識,還有他的人生觀和鼓勵 康老師那邊我上過聽力、閱讀、真經、字神、口說 (嘖嘖,我就差寫作沒上了) 但對我來說字神班收穫最多,因為我除了自己在家每天背完在出門上班 做閱讀或聽力文本,有看不懂的字就翻字典 最後我跟字典都有革命情感,連出國唸書都考慮要不要帶去了 第二次因為時間有限,就把眾文分類字彙後面的字翻過一次 很可惜沒讓這本書發揮最大效益 ============閱讀=============== 第一次我用了知英閱讀+Cambridge 知英閱讀大概每篇錯三到四題(包含最後一題) 知英閱讀可以拿來當練背景知識,但出題方向和真題還是有稍稍差異,文章難度偏中 Cambridge每次模考,成績大約在20~24 Cambridge的閱讀就真的比較難了,但很推薦用Cambridge的閱讀磨練 第二次我用了托福黃金23篇,去好好熟悉真題的方向,可惜是pdf,不好練習 但好好讀ETS官方出來的文章和解題,會很有幫助 另外我也看完當期五月的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 每天逼自己看完一篇主題(約六頁以上) 我覺得深度跟ETS文章差不多 ============聽力=============== 早上起來溜狗,聽scientific american 和 earth & sky的clear voice 前者範圍廣,速度快 後者就是一般正常講話速度,而且一問一答還蠻互動,推薦大家聽 知英聽力I&II都有做,跟Cambridge的聽力比起來比較好 比較像真題的方式 Cambridge有時候校園對話竟然是學生在討論剛剛的法律課內容,實在狠囧 另外不做題,我會用Barron's的聽力+文本練 時間有限的同學我也很建議直接聽Barron's的聽力部分即可 時間夠長,內容夠深 第二次是我仗著第一次考的不錯就懈怠 但托福考試就是這樣的,閱讀難,聽力就簡單 我第二次覺得閱讀簡單,就知道等會聽力完蛋了,果然如此 ===========口說================ 這邊就略過,雖然我有口說模板,但我時間總是掌握不好 第一次考前兩題太緊張,就沒法好好講 第二次考,兩題講得很順,但後面聽力的時候根本就放空,所以無法好好組織答案 大家想練黃金80的可以參考我前幾天PO的練習軟體 ===========寫作================ 整合寫作兩次考都是F,聽力總是有聽的不夠清楚的地方 不過很推薦知英的寫作II,整合10篇好好練,出題方向真的跟真題很像 不像其他模考軟體會有贊成或部分贊成的狀況 獨立寫作兩次都是拿G,我只有練過四篇,抓一下30分鐘內要寫完的感覺 我是用康老師的模板下去改,五段式,兩次寫完都破400字 當然字數不是重點,而是文章結構和文法部分 後來也參考精華區,再修改我的模板 第一段前面可以廢話,甚麼每個論點都有各自有力的支持點BLAH BLAH 但最後一句一定要寫點出自己支持論點的兩個main idea 第二段,第一句寫第一個支持的原因,然後舉例 第三段,第一句寫第二個支持的原因,然後再舉例 第四段,第一句寫雖然正方有這麼多優點,但還是有缺點,像是... 不用舉例,帶出反對論點一兩個就好 第五段,做結論,雖然正方有些小缺點,但整體考量,正方還是比較有好處 這樣文章論述就比較完整 大致上是這樣,還是建議大家要考托福就儘早準備 邊上班邊準備實在是很累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40.126

06/01 01:23, , 1F
可能是紅牛XD
06/01 01:23, 1F

06/01 10:16, , 2F
原PO別氣餒,收你信的人可能也想說回信你的信箱會被灌爆吧~
06/01 10:16, 2F

06/01 16:51, , 3F
給原PO推一個
06/01 16:51, 3F

06/01 18:21, , 4F
06/01 18:21, 4F
文章代碼(AID): #1A8hjk4J (TOEFL_i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