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加【跨界藝術沙龍】未竟的烏托邦

看板TNNUA_AH_94作者 (wuamy)時間11年前 (2012/10/15 23: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跨界藝術沙龍】未竟的烏托邦 ◎ 參與方式:免費參加,現場會提供閱讀資料。 ◎ 活動時間:週二晚間七點開始 ◎ 活動地點:台南涴莎藝術永華館(台南市永華一街75號) ◎ 策劃與主講:吳俞萱,寫詩、電影評論。在各種藝文空間策劃了上百場結合文學與電 影的藝術沙龍。 ◎ 活動說明:在你的內心清出一個空的空間,然後前來。不需要先讀過任何一個文本, 當然你要把它們找出來閱讀也很好。我會導讀這些作品,讓你沿著它們的 視角,慢慢匯聚出屬於你自己的觀點。 ◎ 涴莎網站:http://www.classical-music.com.tw/11-3.htm 10/16 ※對話錄: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小說:英國.托馬斯摩爾《烏托邦》 ※繪畫:義大利.拉斐爾〈雅典學院〉、〈帕納索斯聖山〉 ※裝置: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烏托邦站」 ※電影:法國.安妮華達《巴豆邦》 策展序文/吳俞萱 難以窮盡的,不是烏托邦的存在,而是我們對烏托邦的想像。在一聲低沉而篤定的鋼琴單 音落下之後,佩蒂史密斯輕聲唸出We were going to see the world,像先知一樣盤桓著 孤傲的應許和神秘的語調,難以阻遏地描繪那新世界帶來的顫慄──他們沒有神也沒有國 王,他們向虛空鞠躬,活在自己的自由之中,從我們緊緊抓住的所有事物裡解脫出來。 佩蒂史密斯在「Amerigo」層疊著熱情與生命力的每一聲呼告,向我們遞送那個新世界的 輕盈,讓人渴慕一種純然的交付。我幾乎相信了,相信她遠甚於相信那個世界,相信她所 描述的那個動人的世界無非就是她的心靈微型宇宙,遠甚於相信這樣的世界為我們敞開它 的天空。若不是她的呼喚與鼓吹,也許我們不會想起,那個世界其實是我們未曾回去過的 家園,而不是遙遠的烏托邦。 烏托邦「utopia」一詞,最早由英國作家托馬斯摩爾所創,結合希臘文「ou」(無)與「 topos」(地方)的合成意義;然而,「utopia」跟希臘文中的另外一詞「eu」(美好) 也有關連;因此,烏托邦意味著「不存在的完美境地」,也就是「沒有地方」是真正「完 美的地方」。透過文學、繪畫、雕塑、裝置、行動、建築、舞蹈、音樂、戲劇、電影…… ,所有藝術家在追尋的,正是鑿開想像的裂縫,探索人類生存的異質性與流動性,不斷補 述、創造一個未竟的烏托邦。 他們努力勾勒出我們跋涉、再跋涉,苦心尋求後定居下來的空間,就像佩蒂史密斯的音樂 與詩歌,是對世間萬物的盤根錯結,是對生與死進行重新上色,令獵豹與羔羊緊緊靠在一 起,白日與黑夜都變得光滑。那未竟的烏托邦,就像米蘭昆德拉說「詩歌的使命」,是用 一種出人意料的思想來迷惑我們,並使某一瞬間變得使人難以忘懷且值得情不自禁地思念 。 10/23 ※劇本:英國.莎士比亞《暴風雨》 ※電影:英國.彼得格林納威改編自莎士比亞《暴風雨》的《魔法師的寶典》 ※繪畫:法國.亨利盧梭〈夢〉 法國.高更「大溪地系列作」 古巴.林飛龍〈熱帶植物〉 荷蘭.波希〈極樂花園〉 ※裝置:波士尼亞.丹妮卡達基克「異域烏托邦」 ※小說:英國.丹尼爾笛福《魯賓遜漂流記》 ※音樂:美國.佩蒂史密斯「Amerigo」 10/30 ※紀錄片:德國.荷索《萬年叢林最後的神秘部落》 ※小說:英國.康拉德《黑暗之心》 ※電影:美國.柯波拉《現代啟示錄》 ※裝置:英國.印卡修尼巴爾 ※動畫:南非.威廉肯崔吉《紀念碑》、《控訴的歷史》 11/6 ※詩:英國.約翰彌爾頓《失樂園》 ※動畫:日本.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 ※繪畫:西班牙.達利〈新世界之誕生〉 義大利.提香〈伊甸園〉 德國.杜勒〈亞當與夏娃〉 法國.雨果凡德葛斯〈原罪〉 法國.高更〈雅各與天使摔角〉 英國.布雷克〈彌爾頓的失樂園〉 ※行動藝術:西班牙.聖地亞哥希瑞在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 11/13 ※散文:美國.梭羅《湖濱散記》 ※史詩:印度《薄伽梵歌》 ※舞蹈:美國.崔莎布朗〈森林之地〉 ※建築:瑞士.柯比意的城市烏托邦 ※裝置:俄國.伊亞和艾米拉卡巴可瓦夫婦〈烏托邦之城〉 ※雕塑:澳洲.派翠亞佩西尼尼〈人獸家庭〉 ※繪畫:法國.柯洛〈楓丹白露森林〉 法國.巴比松畫派 美國.哈德遜河畫派 11/20 ※小說:英國.尼爾蓋曼應邀替電影《駭客任務》寫的小說〈歌利亞〉 英國.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英國.喬治威爾斯《時間機器》 ※動畫:日本.攻殼機動隊 ※繪畫:義大利.未來畫派 ※雕塑:美國.當代藝術家克里斯庫克西的作品 ※裝置:日本.小谷元彥「烏托邦寄生地」、 法國.馬修拜安「腦界的漂流」 11/27 ※小說:英國.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 ※電影:美國.史丹利庫柏力克《發條橘子》 ※繪畫:西班牙.畢卡索〈格爾尼卡〉 墨西哥.大衛阿法羅〈戰爭世界〉 日本.石田徹也的畫作 ※裝置:台灣.李明維結合西藏密宗「沙壇城」儀式的「如沙的格爾尼卡」 美國.南西史派羅「五月柱:一律殺光 」 美國.愛米莉普林斯「死亡的圖像」 12/4 ※小說:美國.大衛伊葛門《死後四十種生活》 波蘭.史坦尼斯勞萊姆《索拉力星》 ※電影:俄國.塔可夫斯基《索拉力星》 12/11 ※小說:美國.雷布萊伯利《華氏四五一度》 ※電影:墨西哥.阿利安卓崗札雷斯伊納利圖《火線交錯》 ※繪畫:描繪巴別塔的系列畫作 ※繪畫與裝置:德國.安瑟莫基弗的作品 ~~~熱烈邀請參與文藝盛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9.4.228
文章代碼(AID): #1GV2Pd4H (TNNUA_AH_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