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請回歸學術專業的理性討論-談九年一貫課程大綱 …

看板T-I-R作者 (超級Sinchi)時間16年前 (2008/04/03 23: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W-language 看板] 作者: pektiong (pektiong) 看板: TW-language 標題: 請回歸學術專業的理性討論-談九年一貫課程大綱閩南語課程調整之必要 時間: Thu Apr 3 19:30:38 2008 http://www.tlh.org.tw/2008/9niLian-su.htm 連署名單請看網頁 最近不少媒體與政論節目批評教育部擬修訂九年一貫課程大綱語文領域裡面的閩南語 課程的基本能力指標。我們認為部分媒體與政客刻意隱藏課程大綱調整的教學理念, 意圖扭曲事實來達到攻擊特定官員及閩南族群的這種做法實在不足為取。針對羅馬字 的使用,我們在此提出專業理性的看法與呼籲如下: 第一,羅馬字不是洪水猛獸,而是與國際接軌的利器。中華民國的準總統「馬英九」 先生以及前美國在台協會官員「金大友」當初在學台語的時候就是使用羅馬字來學習 。此外,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羅馬拼音(漢語拼音)。羅馬字 是全世界使用最廣的文字,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地區均使用羅馬字。難道我們要下一 代成為羅馬字的文盲嗎? 第二,「杜正勝」部長上任前學校就已有教羅馬字。部分人士刻意誤導民眾,讓人以 為杜部長要趁下台前推行羅馬字。事實上,杜部長於2004年8月才上台,在此之前的 台語教材就都會使用羅馬拼音。不只如此,台灣早期的報紙譬如《台灣府城教會報 》及學校譬如「牛津學堂」、「台南神學院」、「長榮中學」等均有使用羅馬字。 現階段各大學開設閩南語相關課程時也都會教授羅馬字。 第三,課程大綱並沒有要廢漢字。事實上,在調整案中有分別列出羅馬字與漢字的 能力指標。可惜部分人士卻刻意扭曲為要用羅馬字取代漢字。其實,在課程大綱裡 並沒有明確限制台灣閩南語終究要用全羅、漢羅或全漢的書寫方式,而是保留給使 用者自行決定。 第四,英語、國語、客語、原住民語均有使用羅馬字。在這次爭議當中,有人誤以 為只有台灣閩南語一科使用羅馬字。其實,語文領域裡頭每一科均有使用羅馬字來 輔助教學。令人不禁懷疑,那些反對閩南語使用羅馬字的人是不是其實是要阻擾閩 南語的教學? 第五,羅馬字是輔助語言教學的最佳工具,可以減輕學生負擔。羅馬字的最大優點 是容易學且可以幫助學生習得正確的發音。成大蔣為文教授曾用八百餘名越南及台 灣的學生做聽寫測驗,結果統計發現羅馬字組的學生在國小二年級就可以達到大學 生的聽寫程度;相形之下,漢字組的學生大約要到高二的時候才能有此水平。羅馬 字不只學習效率佳,還可以幫助發音。譬如,許多小學生在發「囝仔」的時候,容 易發成「in-a」;如果有羅馬字註明「gin-a」,則可以提醒學生要把/g/的濁音發 出來。 第六,正確的觀念與教材教法是學會羅馬字的關鍵。許多人說「我台語這麼好,但 是都看不懂課本的羅馬字」。其實,會講和會讀是二種不同的能力。讀和寫都是要 到學校學習之後才會的能力。一個會講英語的人,難道可以不經學習就會寫英文嗎 ?此外,使用正確的教材教法也很重要。要快速學會羅馬字,就要使用以羅馬字教 學方法編撰的教材。有些老師本身對羅馬字不熟悉,又使用不適當的教材,當然學 生學習效果不佳。 第七,羅馬字是工具,應該標準化。有人認為現在是民主時代,所以應該任憑老師 使用不同的拼音方案從事教學。我們認為,在社會上可以允許不同的文字、拼音方 案,但國小教科書應顧慮學生學習的延續性而使用共同的標準。試問,現行國語課 綱只教ㄅㄆㄇ注音符號,是否也應該增加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威妥瑪拼音等等? 過去幾年就是因為拼音太混亂,基層老師無所適從,造成教學的困擾。如今若要捨 棄標準不用,恐怕不只會造成學生負擔,以會引起教師反彈。 針對課程的名稱,我們認為現階段「閩南語」改為「台灣閩南語」是合理的。理由如下: 第一,中國閩南地區除了使用閩南語,也有客語人口的分布。如果用“閩南”這樣 廣泛的地域名稱來稱呼“閩南語”,恐怕也會引起閩南地區客家人的反彈。此外, 所謂的閩南語,其實她的語言分布還包含廣東東部地區。廣東東部地區明明就不是 閩南,為何要叫閩南語?我們台灣人住台灣,不住閩南,為什麼要叫閩南語?事實 上,在中國福建也很少有人用閩南語一詞;他們直接用漳州話、泉州話、廈門話來 稱呼他們的母語。有人認為英語在各地都稱為英語,所以閩南語也應如此。事實上 ,英語對我們來講是外語,我們當然沒有資格干涉英語國家對她的稱呼。但是,台 灣閩南語是大多數台灣人的母語,我們當然有權利與義務使用一個合宜又不受矮化 的稱呼! 第二,台灣的閩南語和中國的閩南語已經不完全一樣。閩南語來到台灣和原住民語及 日語接觸後已經產生質變。台灣閩南語有許多詞彙是中國閩南語所沒有的,譬如「麻 豆」、「oong-lai」、「牽手」、「運將」、「oo-too-bai」等都是從原住民語或日 語進入到台灣閩南語的新語詞。 第三,閩南語一詞具有輕視的意涵。閩字一詞是門底下的虫,是鄙視人為野蠻人的意 味。我們身為台灣的主人,為什麼要自降為閩南地區的野蠻人?原住民族過去被稱為 「生番」及「熟番」,客家人也被稱為「客人仔」,這些具有輕視的意涵的語詞都不 再使用,為何我們還要繼續使用閩南語來看輕“閩南”族群呢? 第四,台語一詞已於一百年前使用,各界應尊重族群的自稱。台灣語或台語一詞在一 百年前就有人使用。譬如,1895年日本人「俁野保和」出版《台灣語集》,1902年又 有「台灣語學同志會」成立以及機關報《台灣語學雜誌》的創刊。此外,「連戰」的 阿公「連橫」也於1933年編寫《臺灣語典》,用臺語及臺灣語來稱呼所謂的閩南語。 第五,台語一詞與沙文主義無關。有人認為「台語」或「台灣語」一詞會排斥客家與 原住民族群,事實上不然。台語只是一個專有名詞,並不是「台灣語言」的簡稱。台 灣語言是複數的概念,包含原住民語、客語及台語。就如同「華語」也是一個專有名 詞,專指「北京話」,但這個名詞並不否認廣東話、上海話也是中華地區使用的語言 。台灣原住民族「達悟族」自稱為「達悟」(語意為「人」),難道其他族群的人就不 是人嗎?當然「達悟」的稱呼並沒有排斥其他族群。同理,台語一詞也沒有排斥客家 或原住民語。 第六,台灣閩南語一詞已是最低勉強接受的妥協用詞。雖然大多數民眾普遍使用台語 一詞,然中華民國教育部長期以來使用閩南語一詞。以「台灣閩南語」一詞取代「閩 南語」已是許多民眾可以忍受的最低限度,若硬是要以閩南語稱呼,恐怕會有許多人 覺得無法接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124.47 sitifan:轉錄至看板 Education 04/03 19:35 sitifan:轉錄至看板 Linguistics 04/03 20:0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9.142.187
文章代碼(AID): #17zFWPYF (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