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據時期的集中討論(下)

看板T-I-R作者 (x亞茲別x)時間20年前 (2004/04/29 23: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篇將集中討論伊澤修二的文章 再說之前 必須小小抗議一下 A網友常常會說"這我在前面已經說(解釋)過了" 可是其實並沒有 如果不是我先拉出伊澤修二 A網友哪篇文章先解釋了"日本早期的語言政策不明顯" 早期語言政策的論述 只有我跟你引文章的作者有提到 你哪先解釋了? 這狀況其實還有其他例子 就不多說了 另外也必須呼籲 我寫文章如果別人駁斥 誤解 我會先問問自己有沒有講清楚 絕對不是"我之前說過了 你怎麼誤解呢?" 搞不好是解釋不夠 推演的不周密 別人的質疑 是我完善自己論述的機會 因此呼籲各位在誤會之前 可以參考一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真的很清楚 很有條理 本人天生駑鈍 沒辦法要求讀者陪我一同遨遊回應來回應去的散亂邏輯 因此僅以條列.引述.的方法來強調我的想法 而不是"R"按下去 看到高興的就回應 想到啥就回應啥 如果這樣讀者像我一樣很笨的話 可能會產生困擾 明明很想理解 又會被說成"誤解" "居心叵測"真是冤枉啊 1.伊澤修二為什麼下臺? 各位請自行想想 領地發生武裝行動 你會把教育部長換掉? 伊澤修二是台灣的首任學務部長 主管教育大事 他主張的同化政策 其實就是一種拉進台日人民的舉動 因為這批台人 實在太不日本了 所以強調中國日本文化的接近 讓他們安心的當日本人 可是台灣不能只當日本人啊 還要當日本人的工人 奴隸 所以拉太近會玩火上身 台灣人一但變成日本人 她們就會要求平等的對待了 後來就是因為時局的轉變 伊澤修二的路線必要修正 才會換人的 伊澤修二的路線出了什麼錯誤 首先他想用天皇文化吃掉中國文化 比方用主張用漢文來學日文 把中國經典放入日本教育課程等 但是1900年的時候 引起官方民間單位的檢討 出現不一樣的聲音 認為這樣對台奴太好了 教育現場(課堂上)也出現了台人因為漢文排斥學日文的現象 所以他才下台 關於這點的現象 可以參考後殖民學者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理論 關於混雜的現象 也就是殖民地人民也可能由語言學習來抵抗殖民政府 伊澤修二當時掌管教育 1902年下台 持續到1915年的台灣抗日行動當然跟他無關 2-1.風月報的代表性正當與否 風月報當然有一定的代表性 1.他是當時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2.他發行對象大部分都是有錢才能唸書的知識份子 3.他是台灣人發行的 讀的也都是台灣人 怎不能代表台灣? 2-2.風月報光看他的名字就是風花雪月? 根據其他學者(楊永彬)的整理 風月報上面發生的論戰如下1.風流與下流 2.新舊文學優劣論 3.漢詩人七大毛病 看起來討論的好像不只風花雪月喔?A網友是測字的嗎? 2-3.風月報剛開始創刊 一點抱負也沒有 A網友說[雖然剛開始創刊時 他也是很有抱負的...] 風月報後改名南方 根據吳漫沙的說法(1912- 南方主編 風月報同人 當時風月報核心人物)整理如下 [吳子榆成立了一個專門探訪藝妲間的"風月俱樂部" .... 獨資出資三千元 當作"風月報"的創刊基金.....](引自台灣藝妲風華 p219) 風月報初創期間可真是有"抱負"啊 聽歌打砲原來也可以算抱負.. 2-4.日本政府樂見其成? 當時風月報也面臨禁刊 主編吳漫沙也被日本警察拷打 詢問 (引楊永彬 <從風月到南方-論析一份戰爭期中的中文文藝雜誌> ) 不知道日本政府怎麼樂見其成 連個日本影子都沒有 只有禁跟打 反觀新文學 "文藝台灣 台灣文學 台灣文藝"等新文學雜誌 同人 主編反而有日人 2-5.雜誌禁刊與否是否因為思想不正確?不是因為禁用中文? 孔教報宣揚中國聖人孔子 這是"思想正確" 怎沒被禁啊? 根據彭瑞金說法 (引用書目 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 p26) [..1937年4月1號總督府下令廢止漢文書房 報刊禁用漢文 這對正邁入巔峰成熟期的台安新文學運動形成重大壓力.....] 不知道你哪找來高明論見 竟然跟彭先生的看法有這麼大的出入 何況其他大部分學者也都這麼說 你這見解很創新喔 以上僅引用一些事實 歡迎有心者一起討論 參考書目如下 不高興可以不用回 沒人強迫誰了 彭瑞金 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 春暉出版社 楊永彬 從風月到南方-論析一份戰爭期的中文文一雜誌 風月報專論 柳書琴 從官製到民製:自我同文主義與興亞文學 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發展與特色 春暉出版社 葉石濤 台灣文學史綱 文學界出版社 邱旭伶 台灣藝妲風華 玉山社出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laziohead 來自: 140.128.196.11 (04/29 16:48)
文章代碼(AID): #10aI3yyF (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