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印度CAR2.0商用無人機政策之利弊剖析

看板Stock作者 (Kennylin)時間5年前 (2019/02/15 11: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原文連結: http://bit.ly/2TQKc3d 2.原文內容: 印度CAR2.0商用無人機政策之利弊剖析 無人機擁有巨大商機,可用於緊急醫療服務運送人體器官、協助農業灌溉及作物監控、交 通監控以及工地測量等等,這些例子都與無人機的運用密不可分。事實上,印度的無人飛 行系統(UAS)行業產值預估到2021年將到達8億8570萬美元,全球市場規模則估計達214億 7000萬美元。 至於,印度無人機民航法(CAR)一直到2018年12月1日才通過,然而,CAR 1.0仍有許多不 足之處,且印度民航局可能也意識到國家太晚投身於該項目,於是印度於2019年1月中宣 布了新的政策草案(CAR 2.0),以規範無人飛行載具(UAV)的操作並解決了幾個前沿議題, 但仍有一些被忽略。 印度無人機政策2.0草案之要點 超越視距(Beyond visual line of sight missions;BVLOS) 根據該政策草案,CAR 2.0可能通過UAS進行操作空域超越視線(BVLOS)的擴展,打破目前 400英尺(ft)的限制,然而,這樣的法規背後需要的是多方的努力,包含:適航性(印度現 正致力於訂定特殊硬體的標準,以確保無人機的可靠性)以及雙峰控制(允許飛航控制 BVLOS無人機)。 [註解] 超越視覺視線(BVLOS) 是當今商業無人機世界中最受關注的概念。這意味著無人機超越了操作員的視線。有兩個 關鍵因素使BVLOS飛行成為商用無人機行業擴張的轉折點。首先是使服務提供商能夠進行 複雜的無人機操作。第二個是使無人機能夠進行真正的無人駕駛飛行,而無需飛行員起飛 或降落。BVLOS是未來無人機運營的下一步,但無人駕駛飛機必須成為“適航”才能到達 那裡。必須解決技術和法規要求。 若該法案成功通過,印度首間100%本土無人機公司Terra Drone的創辦人兼CEO Prateek Srivastava表示,BVLOS將成為印度無人機產業的關鍵重要推手。這不僅能為測量及地理 空間繪測開闢新的可能,同時也能為國家規模的行動提供輔助,諸如搜救及公共安全這類 有急迫性之任務。 ideaForge Technology公司已經在印度完成了幾個國防及災害管理計畫。例如:進行農田 每日監測,太陽能板公司能飛越整個農場以監測任何一個可能有潛在問題的太陽能板,基 礎建設公司也能夠創建3D模型礦場。除此之外,透過無人機2.0政策的適航標準,印度將 會在全球UAV的硬體及測試標準發揮主導作用。 透過無人機通道及無人機樞紐的遞送運輸服務 CAR 2.0草案還計畫,為溫度敏感貨物(如:人體器官、救命藥品)建立一個供應鏈輸送網絡 。為確保貨載作業的即時有效性,該草案提出「無人機樞紐」的建立,正如Prateek所解 釋的,將作為UAV的起飛及降落點,並且在提供無人機充電及歇工等設備方面也至關重要 。同時,無人機通道(drone corridor)可作為與人類駕駛飛機飛行路徑之區隔空域 (有足 夠的安全緩衝區) 。 無人駕駛機空中交通管理 預計UAS活動會不斷增加,該項草案為解決未來需求上升的問題,將要求新的參與者必須 於印度政府的無人機平台 DigitalSky先進行註冊。例如,建議參考比利時的UTM- - (無 人交通管理)公司Unifly,該公司為歐洲、美國、韓國及日本市場提供測試且驗證通過之 空中交通管理技術,其一站式雲端軟體平台以安全且合法的方式整合空域之低空飛行無人 機。 CAR 2.0草案仍有許多問題要面對 儘管政策草案提出了許多重大改變的準則,利用多聯式途徑以創造印度的整合無人機生態 ,但CAR 2.0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未獲解決。舉例來說,草案中提到「無人機管理局可能會 規定各類型無人機的最長生命週期,操作員必須在無人機生命週期結束前申請重新認證。 」但是無人機的生命週期,僅憑無人機類型來判斷足夠嗎?難道不需要將無人機使用的地 形環境、無人機的操作目的,或是無人機之有效承載量納入考量? 另外,雖然草案中提到將核准100%的外商直接投資(FDI) 於UAS為主的商業民航服務,以 促進該產業「Make in India」的新政策,但目前對於進口及權限結構仍未獲共識。 為何無人機的授權及登記註冊不能順應及符合現有對中小企業(MSMEs)的相關政策規範, 並組織國家小型企業集團(NSIC),便於這些新創產業的發展呢? 印度無人機研究中心 (Indian Institute of Drones)是一家專為無人機飛行員提供認證 的培訓機構,認為Drone 2.0只是一個浮華的夢,因印度民航局(DGCA)甚至尚未解決CAR 1.0中的一些關鍵議題。這些法規不僅無助於產業,反而阻礙了新創公司的發展,也造成 了投資者和操作員的困惑,對無人機飛行員的檢定也不清楚。DGCA應該有踏實的做法去消 除CAR 1.0的法律障礙。 3.心得/評論: 印度宣布了新的商用無人機政策,雖然業界看法不盡相同,但應能促進印度的本土無人機 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50199631.A.0A9.html
文章代碼(AID): #1SPYjF2f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