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連葛洛斯也被SEC調查!主動型ETF問題重重已回收

看板Stock作者 (Let it be)時間9年前 (2014/09/26 09:32), 編輯推噓11(1109)
留言2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原文連結: 連葛洛斯也被SEC調查!主動型ETF問題重重 http://fund.cnyes.com/news.aspx?choose=newscontent&sn=20140925185522949947710 2.內容: 資料提供: 作者: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綜合報導 發表日期:20140925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公司 PIMCO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 的 ETF (指數型 基金) 業務,驚傳正遭到美國政府的詐欺調查。英國《金融時報》週三 (24 日) 報導,這恐怕將使得快速躥起的主動式管理 ETF 究竟如何運作, 更加令人質疑。 《華爾街日報》週二率先報導,由「債券天王」葛洛斯 (Bill Gross) 操盤、 總額 36 億美元的完全報酬 ETF (Total Return Exchange-Traded Fund) (BOND-US),被指控誇大報酬,正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調查。 PIMCO 週二證實消息,並表示全力配合調查。這個主動型 ETF,是 PIMCO 參 考總額 2216 億美元的公司旗艦債券基金完全報酬基金 (Total Return Fund), 所推出的 ETF 版本。 《金融時報》指出,大部分 ETF 都是被動管理一籃子資產,追蹤一基礎指數 或資產種類來仿照股票交易。由於加入這類投資的方式較簡單,且架構透明, 因此大受投資人歡迎,也重塑了基金管理產業。 不過,近年來一些基金公司試圖擴大 ETF 業務,推出主動式管理的工具,由 經理人決定買賣的資產及時間。但主動型 ETF 目前只占業界的一小部分,相 較於資產總額高達 1.65 兆美元的 1536 個傳統 ETF,主動型規模僅 160 億 美元,相當於 1%。其中又以掌管資產總額 70 多億美元的 PIMCO 為首,旗下 還包括 Enhanced Short Maturity ETF (MINT-US)。 根據報導,SEC 調查 PIMCO 的完全報酬 ETF 提供的基金表現展望,是否有誤 導投資人之嫌,以及是否在計算持有資產價值時高估。該 ETF 近期吸金表現遠 勝完全報酬基金,前者 8 月份淨流入 8700 萬美元,為連續第 3 個月淨增; 反觀後者,單單 8 月份資金淨減 39 億美元,自去年 5 月以來遭投資人贖回 歸模達 700 億美元。 顧問公司 McKinsey 估計,主動型 ETF 資產總額預期至 2020 年將衝上 5000 億美元。但《金融時報》指出,投資管理重點之一是透明度,ETF 必須每日公 佈持有部位,這對於主動型經理人而言是一大阻礙,因為他們不希望交易員太 早知道他們的買賣動向。所以一些大公司如先鋒基金 (Vanguard Group),已 向 SEC 申請推出不須每日呈報部位的主動型 ETF。 正如 SEC 目前調查 PIMCO 的一部分,是完全報酬 ETF 買進的許多資產都不 太常交易,使得估價更困難。因此就算詐欺指控不實,也已引發一個問題:若 無法簡易且透明地評估一投資工具持有的資產價格,這樣的工具真的還算是 ETF 嗎?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呃…… ETF = Exchange Traded Funds 香港稱呼的 交易所買賣基金 比較符合 ETF 一開始發展的時候,都是追蹤某個指數,但是發展到了現在, 出現了由基金經理人管理的主動型 ETF 以後,不知道要怎麼解 決持股揭露的問題 延伸閱讀: 當ETF開始不再透明 http://www.usastock88.com/2014/08/etmf.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229.111.16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tock/M.1411695175.A.8F0.html

09/26 09:35, , 1F
我還是只玩被動追蹤指數的就好了。
09/26 09:35, 1F

09/26 09:36, , 2F
我還是玩0050就好 遇到金融海嘯也不怕
09/26 09:36, 2F

09/26 09:37, , 3F
被動追蹤指數 是...哪些?
09/26 09:37, 3F

09/26 09:39, , 4F
這如果出包 會引發一波危機耶
09/26 09:39, 4F

09/26 10:08, , 5F
主動型 ETF...呵呵
09/26 10:08, 5F

09/26 10:23, , 6F
主動型不就是一般基金?
09/26 10:23, 6F

09/26 12:11, , 7F
揭露成分債還是可以揭露,不跟你講選債邏輯就好
09/26 12:11, 7F

09/26 12:16, , 8F
ETF只是可以在交易所像股票買賣方式進出的基金
09/26 12:16, 8F

09/26 12:16, , 9F
台灣翻譯真的很爛,香港比較好+1
09/26 12:16, 9F

09/26 12:16, , 10F
被動追蹤特定指數或主動選股(債)是另一回事
09/26 12:16, 10F

09/26 12:16, , 11F
這兩個策略也可以透過指數型基金(傳統開放式非ETF)
09/26 12:16, 11F

09/26 12:16, , 12F
實現
09/26 12:16, 12F

09/26 12:16, , 13F
就算被動ETF也有分0050跟0056這兩類
09/26 12:16, 13F

09/26 12:19, , 14F
上面修一下:主動+開放式基金就是大家平常說的基金
09/26 12:19, 14F

09/26 12:33, , 15F
非ETF的指數型基金如元大寶來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
09/26 12:33, 15F

09/26 12:33, , 16F
無推介)
09/26 12:33, 16F

09/26 12:43, , 17F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 http://ppt.cc/4LgR
09/26 12:43, 17F

09/28 11:27, , 18F
:-) 主動型ETF的出現,可見金融業推新產品的敏銳
09/28 11:27, 18F

09/28 11:28, , 19F
度之高,一言難度之
09/28 11:28, 19F

09/28 11:29, , 20F
:-) 投資朋友還是要仔細分辨
09/28 11:29, 20F
文章代碼(AID): #1K9C97Zm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