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研院首次稅改發聲:廢兩稅合一 加重奢已回收

看板Stock作者 (中華一哥)時間10年前 (2014/06/07 08:20), 編輯推噓9(906)
留言15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原文連結: 研究院今(6)日首度對外發表《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直指台灣當前存在3大嚴重財政問 題,包括全球最低的租稅負擔率12.8%,企業及資本所得稅負比重偏低且未稅所得多以及 財政赤字嚴重等。中研院並提出要求回復原來的兩稅分離制,提高營所稅且對奢侈品加重 課徵營業稅、不動產持有成本合理化且對外資買房加重課稅、建立綠色稅制、檢討中央與 地方財政劃分以及嚴查逃漏稅等六大改革方向,期許財政逐步改善。 在這份上百頁建議書中,本文部分將近80頁,光土地與房屋稅部分就占18頁之多,可見深 受此次研究重視,面對高漲的房價,就連中研院學者也替政府找藥方。其次報告也相當重 視所得與消費稅部分,高度關切富人稅負問題。 恢復分離課稅 估可增1200億元稅收 擔任這項研究計畫召集人中研院院士王平指出,國家每年缺2000億元,稅改政策最重要的 工作就是解決「國家沒錢」的大問題。 首先針對過去被政府認為是一大成就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兩稅合一」政策, 學者認為是到了應該廢除的時候了,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彭信坤指出,台灣消費稅偏低,受 薪階級賺的錢沒有企業家或地主多,但繳的稅卻比較多,過去採用分離課稅有重複課稅的 問題,但採兩稅合一之後,原認為可以吸引投資,但事實上我國國內投資不增反減,加上 台灣中小企業眾多,企業靈活運用稅負彈性,又因為營所稅從25%降至17%,導致薪資所得 者反而負重稅,企業家逃稅卻沒有回饋社會。 因此中研院建議應該廢除兩稅合一制度,回復原來兩稅分離制度,同時綜合所得稅可採「 部分股利所得扣抵法」消彌重複課稅。扣抵的方式,可採用「定額」扣抵法,一家戶以不 超過27萬元的「股利所得」扣抵額為上限,與「利息所得」免稅額度同步,按中研院估算 ,若恢復兩稅分離,將可拿到1200億元稅收。 房產增值多來自國人納稅貢獻 應對外資買房增稅 而在中研院高度關注的高房價部分,報告中也認為,政府應該縮短房屋評定現值的調整期 限,比照土地公告現值,改採每年一次,讓房屋評定現值盡量接近市價,並調降自用住宅 稅率為配套方案,採行自用與非自用差別稅率。 中研院這份報告更關切外資買房問題,彭信坤表示,香港、新加坡公民買房課稅均較低, 但若外籍人士買房,就要負擔較高稅負,主要因房地產價格上漲因素當中,像是週邊環境 建設如學校、公園、運動休閒場所、藝術展覽館等等,都是本國人納稅所致,外籍人士買 房前,並未為我國繳納任何稅捐,形成不公平,因此建議對外籍人士買房加重課稅,避免 炒房並兼顧本國納稅人公平正義。 提高營所稅至20%~25% 奢侈品加稅至10% 在所得稅方面,首先是綜合所稅部分,報告中認為,當今綜合所得稅實質上已經成了薪資 稅,但因台灣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高所得者流入或流出台灣彈性高,因此再對高所 得者加重課稅,容易使高所得者將資金移出台灣,加上台灣與其他國家無邦交與租稅協定 ,課徵不易,稅基自然不容易增加, 因此學者建議可以從降低薪資所得者稅率,提高消費稅方式來擴大稅基。具體作法包括將 一般正常消費品維持現行5%加值型營業稅,但屬奢侈品等高級消費品,則可以將加值型營 業稅提高至10%,從效率上來看,會優於所得稅。不過研究中也提醒,消費稅在短期內有 累退稅與轉嫁的特性,因此調整時機與幅度要周詳考量,避免重蹈「油電雙漲」改革失敗 的覆轍。 此外,為避免營所稅稅基之流失,也應徹底檢討各項產業租稅減免法規及金額,逐步廢止 不當的租稅減免,如應針對真正有技術創新產業給與減免,而非普遍性減免,尤其是相較 世界各國,我國營所稅稅率仍屬偏低,在未來經濟景氣恢復後,應合理提高營所稅稅率至 20%-25%,與韓國及歐盟相當。 建立綠色稅制 檢討中央地方財政劃分 中研院也建議政府應建立綠色稅制,如對有害環境的活動(包括能源與環境相關稅費)課 稅,將稅收用於補貼大眾運輸,及低收入給予所得補貼等。同時將空氣污染、水污染、土 壤及地下水污染和海洋污染等四種現有的環境污染費,改為環境稅,成為綠色稅制改革一 環,因其性質為污染者付費,而非使用者付費,並落實包括水權、入漁費、土石採取費等 資源管理費,但同樣的開徵時機與方式均需慎重規劃,同時也可以與綠色稅制一併全面檢 討貨物稅。 而長期以來造成中央與地方對立的財政劃分法,研究也建議重新檢討,包括落實與地方稅 息息相關的土地稅與房屋稅,提高所得稅與營業稅對地方的分成。而中央對地方補助,宜 著重於減低跨區域間的差異,朝向區域均衡發展之目標邁進,尤其是補助分配應透過獨立 公正的機制進行評估並予以監督。 中研院首度提出的這項賦稅改革建言,由院士王平擔任召集人,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彭信坤 擔任執行祕書,參與專家包括施振榮、朱敬一、林全、何志欽、邱正雄、劉憶如、殷乃平 等人,顧問有張忠謀、曾巨威等人,經過長達一年研究,今日正式對外發表。 2.連結: http://www.peoplenews.tw/news/50cbf47c-fc9b-4c54-9541-4e6a16baec94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廢除2稅合1,但保留27萬扣抵嗎? 抓大放小 對小股東有利 那這案應該不會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4.107.9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tock/M.1402100448.A.44D.html

06/07 08:58, , 1F
要轉幾次
06/07 08:58, 1F

06/07 09:25, , 2F
肯定不過的,立委們怎會跟自己荷包過不去。
06/07 09:25, 2F

06/07 09:36, , 3F
廢除中研院比較快 一年可省1200億
06/07 09:36, 3F

06/07 10:02, , 4F
稅增得再多,有人搞貪汙也不夠,這叫有漏
06/07 10:02, 4F

06/07 10:03, , 5F
黃國昌沒請假就搞學運,這種機構還能信嗎?
06/07 10:03, 5F

06/07 10:25, , 6F
會過才有鬼
06/07 10:25, 6F

06/07 11:01, , 7F
總統沒請假就在國民黨部處理黨員
06/07 11:01, 7F

06/07 12:08, , 8F
中研院士生的出paper就好了 誰管你上班時間?
06/07 12:08, 8F

06/07 12:08, , 9F
你以為中研院是低階公務員嗎
06/07 12:08, 9F

06/07 14:08, , 10F
請問他是院士嗎?
06/07 14:08, 10F

06/07 14:10, , 11F
樓上那些在該該叫的,你知道兩年一聘的壓力多大嗎?
06/07 14:10, 11F

06/07 14:24, , 12F
嫌兩年一聘壓力大?不爽不要做啊 要不要試試民間壓力
06/07 14:24, 12F

06/07 14:24, , 13F
米蟲還有人護航啊 嘖嘖
06/07 14:24, 13F

06/07 15:14, , 14F
再怎麼改,也沒敗家黨會花~~
06/07 15:14, 14F

06/07 21:52, , 15F
先廢總統府跟監察院 沒有績效的單位領甚麼薪水
06/07 21:52, 15F
文章代碼(AID): #1JabhWHD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