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國際油價十年內恐上看400美元

看板Stock作者 (yongqing)時間16年前 (2008/04/20 13:05), 編輯推噓7(701)
留言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莫為石油枯竭發愁 Nansen G. Saleri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80305/opn120431.asp?source=NewSearch 這些天﹐原油價格輕鬆越過了100美元大關﹐雖然這裡有美元走 軟的因素在起作用﹐但許多能源分析師仍將此視為石油時代開 始走向終結的又一跡象。在這個“石油產量觸頂論”俱樂部裡 叫得最響的是馬修‧西蒙斯(Matthew Simmons)。他說﹐按最壞 的估計﹐2008-2012年期間甚至有可能爆發危機。眾多業界領袖 中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到2030年之前全球石油日產量達到1億 桶會有難度﹐這種觀點或多或少加劇了觸頂派們的悲觀論調。 實際上﹐在全球石油供應方面我們目前還遠遠談不上接近頂峰。 鑒於人們給出的一系列假定﹐預測石油產量達到頂峰(也就是全 球石油產量下滑的拐點)的時間點本身相對來說反而不那麼重要 了。決定這個時點何時到來的有四大基本因素﹐分別是資源儲量 (有多少待開採的儲量)、採收率(儲量中最終能被開採出來的 比例)、石油消耗速度和頂峰時的損耗程度(開始下降時全球儲 量被消耗的情況)。 因為這四個因素的存在﹐及其內在不確定性﹐使得預測石油產量 的見頂時間變得更加複雜。現在便讓我們對這四個因素逐一解讀 。 首先﹐目前全球石油儲量究竟怎樣﹖在這個問題上﹐人們的估計 各不相同﹐但大體來說﹐常規石油和非常規石油(包括頁岩油、 油砂、超稠油)儲量可能分別都在6-8萬億桶左右。這個估計數字 包括今後可能發現的儲量。值得關注的是﹐地下未開採的儲量總 計有12萬億至16萬億桶﹐而目前全球已經消耗的儲量只不過1萬 億桶。 採收率能達到什麼水平﹖目前﹐常規石油的採收率在三分之一左 右﹐非常規石油的採收率要低得多。 這個比例是經過去100年的發展達到的水平﹐相信今後會有所提高 。現代科學和開採技術的進步很有可能讓上述比例提高一倍。即 使只提高10%﹐也意味著能多開採1.2萬億至1.6萬億桶。如按目前 的消耗水平計算﹐這個量已可滿足地球50年的需求。 而現代開採技術的進步在全球範圍都已非常顯著。在儲量佔全球 總儲量四分之一的沙特阿拉伯﹐兩大著名油田Abqaiq 和Ghawar目 前的採收率有望至少達到三分之二的水平﹐人們由此期待﹐該國 其他油田的採收水平也將提高。 Ghawar的經驗是否能在世界上其他許多艱難維持的油田加以推廣 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委內瑞拉、墨西哥、伊朗和前蘇聯﹐有一 大批這樣的油田﹐以致於讓大家誤認為產量無可挽回的下滑是正 常現象﹐這也是導致一些人驚呼石油產量即將觸頂的原因。 但百元高位的油價無疑會鼓勵老油田的復興﹐並依靠新技術開採 出更多原油。這對伊拉克等新興產油國的影響會更顯著。到2040 年﹐伊拉克的石油產量和儲量有可能雙雙超過沙特。 但荒謬的是﹐高油價可能會暫時掩蓋其他油田的低效率﹐這些油 田即使仍沿用上世紀六十年代發明的老式開採方法仍有利可圖。 但現代化的潮流勢不可擋﹐握有全球逾九成常規石油儲量的各國 有石油公司將不得不採用更新、更先進的技術。 在產量高峰到來前的這段時間﹐世界石油消耗的平均速度如何﹖ 目前的全球日消耗量大約是8,600萬桶﹐對應不同的經濟前景﹐每 年的增幅應在0%-2%之間﹐這就意味著平均日消耗量介於9,000萬 至1億桶之間。如果近期的全球證券市場動盪最終導致經濟出現下 滑﹐則實際消耗將更接近低端數字。 這並不是說全球的石油供應能力將平穩增長下去﹐不會受到諸如人 力資源、市場准入、資源國家主義、歷史遺留問題和物流方面限制 條件等瓶頸因素的制約。不過﹐近期的各種障礙不會導致2030年或 2050年全球供應達到頂峰。時代的發展和全球技術和創新領域煥發 的活力將克服這些過渡性障礙的影響。 什麼情況下可以視為產量高峰到來了呢﹖在這個問題上﹐人們普遍 接受的一個臨界點是可開採能源儲量最終有50%被開採消耗掉。這一 ← 理論出自傑出的殼牌(Shell)地質學家金‧休伯特(King Hubbert)。 正是他預言了美國本土石油生產的高峰時點。他預測的時間是1968 年﹐與實際發生的1970年非常接近﹐不過他對高峰日產量的預測值 偏低了﹐實際是950萬桶﹐他的預測是800萬桶。 然而﹐現代開採技術無疑會將休伯特的“50%假定”拉長。他的那個 假定是基於人造衛星時代的技術水平。而即使將50%的尺度稍微延長 一點﹐比如說到55%﹐那麼﹐高峰節點的到來就將推後20至25年。 基於以上各種合理假設﹐我們能得出怎樣的結論呢﹖以我主觀且不 精確的估計﹐這個節點的到來最大可能會是在2045-2067年之間。 據劍橋能源學會(Cambridge Energy Associates)預測﹐到2017年﹐ 全球石油日消耗量將從目前的8,600萬桶增加到1.15億桶。休伯特理 論認為的觸頂然後一路下行的模型不會出現﹐石油生產將進入一個 波浪式的、長達幾十年的高位徘徊時期。 世界石油供應不會很快耗盡。全球範圍從化石類能源向其他能源形 式的逐漸過渡將在這個世紀發生。不過﹐這一過渡的根本原因很有 可能與供應不足無關﹐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有了更好的替代 選擇。有句話說﹐石器時代的結束並不是因為人們沒有足夠的石頭 了﹐雖說這話太老套﹐但在這裡可能也適用。 找到滿足全球能源需求的辦法需要綜合考慮環境、地緣政治和技術 前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石油供應本身這個要素上﹐目前的情況還 是很樂觀的。地球上有充足的原油供應﹐足以應付本世紀末之前全 世界每天1億桶的消耗量。 技術也是一大因素。當今﹐人類在手機、電視、長壽藥物等方面都 取得了顯著的科學進步﹐石油開採方面也同樣不會停滯不前。不要 杞人憂天﹐這會妨礙世人專心討論能源政策的優先著力點。 (編者按﹕本文作者Nansen G. Saleri是休斯頓Quantum Reservoir Impact的總裁兼首席 執行長﹐曾任Saudi Aramco儲量管理部負責人。) *********************************************************** *********************************************************** *********************************************************** 這裏是股票版,提一下跟股票有關的 貼一下我在八卦版和I大聊天的推文

04/19 11:31,
樓上早安 Schlumberger值不值得買?
04/19 11:31

04/19 11:32,
另,原po是在美國學經濟,那可以多po些相關的評論嗎?
04/19 11:32

04/19 11:34,
值得買啊 你看他一年來有跌到嗎?
04/19 11:34

04/19 11:34,
就是跌不下來才怕啊…怕買到高點 一直看一直高,低不下來
04/19 11:34

04/19 11:35,
我買點都一路隨之設高了,還是沒買到〒△〒
04/19 11:35

04/19 11:36,
這家公司看來有技術,產業前景也OK..其他,不知道@@
04/19 11:36

04/19 11:38,
我是看中其深海技術 將來的鑽探與開採費用只會上漲,得益
04/19 11:38

04/19 11:38,
的就是該產業。
04/19 11:38

04/19 11:38,
對阿...未來石油開發成本的提高原因之ㄧ就是鑽探技術日
04/19 11:38

04/19 11:39,
益昂貴,全球具有技術的鑽探公司也就那幾家。
04/19 11:39

04/19 11:40,
好開採的油田都快採完..所以這就是伊拉克吸引人的原因啊
04/19 11:40

04/19 11:40,
好吧,那就不記代價將他買下來好了
04/19 11:40

04/19 11:40,
伊拉克的開採成本之低廉,上次看數據好像才20usd一桶
04/19 11:40

04/19 11:41,
陸地大油庫開採超便宜的
04/19 11:41

04/19 11:42,
但陸地大油庫現在油越來越少了,只能往深海發展,像巴西
04/19 11:42

04/19 11:42,
中國等
04/19 11:42

04/19 11:42,
所以伊拉克對石油公司來說,搭配現在的油價,根本是暴利
04/19 11:42

04/19 11:43,
巴西 中國 還有加拿大的油沙 開採成本都是50~60usd起跳
04/19 11:43

04/19 11:43,
是啊…價廉物美的大肥肉
04/19 11:43

04/19 11:44,
俄羅斯和美國、加拿大現在正在搶的北極海應該也有很多油
04/19 11:44

04/19 11:51,
布希任內最遺憾的就是無法開發阿拉斯加油田和打伊朗吧XD
04/19 11:51

04/19 11:52,
他整個就是石油利益的代言人,創辦了Arbusto Energy
04/19 11:52

04/19 11:52,
後來又接掌了Harken Energy的總裁,總是跟石油界黏一塊
04/19 11:52

04/19 11:54,
對於美平民伊戰或許真是災難,但若國家利益來說則不一定
04/19 11:54

04/19 11:55,
佔有全球絕大多數的珍貴的資源,繼續稱霸全球
04/19 11:55
當石油越貴的時候,原本不具經濟效益的難以開採的石油也變得具有經濟效益 而這時得利的當然是某些具有技術與資金優勢的鑽探公司 推文中的Schlumberger Limited(SLB)具有資金及規模優勢 Transocean Inc(RIG)及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 Inc(DO)則在深海鑽探與開採 具有技術優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92.28

04/20 13:41, , 1F
那黃金就是上看8000囉@@
04/20 13:41, 1F
原始標題是aitt下的,我可不認為會上400 我認為會再漲,但不會漲過頭。(石油業不是傻子 ※ 編輯: yongqing 來自: 60.250.92.28 (04/20 14:33)

04/20 14:42, , 2F
穀賤傷農 穀貴傷民,油賤傷? 油貴傷?
04/20 14:42, 2F

04/20 17:54, , 3F
油貴傷心
04/20 17:54, 3F

04/20 18:00, , 4F
漲到400 這是遲早的事 石油大戰 遲早要開打了 ... 無奈
04/20 18:00, 4F

04/20 19:19, , 5F
請問鑽探公司的關鍵字是 Boring嗎?!
04/20 19:19, 5F

04/20 21:36, , 6F
好專業的文章...
04/20 21:36, 6F

04/20 22:30, , 7F
推專業,相形之下a大濕寫的只能說是喊盤文
04/20 22:30, 7F

04/20 23:44, , 8F
當600ml的水能賣20元時 海水淡化場的成本相對就低很多
04/20 23:44, 8F
文章代碼(AID): #182iyW0k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