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心理學

看板Stock作者 (Stanford)時間16年前 (2008/03/27 16:01), 編輯推噓21(2109)
留言30則, 2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行為主義: 1.確定效應: 對較小的確定收益之偏好多過於很可能得到的較大收益 即使後者的統計性較高 2.奇幻思考: 自認為某些行為會導致某些預期的效果 雖然不知如何解釋 或是根本沒有理由 3.預期理論: 寧願規避損失而不願繼續押注獲利 換言之 加碼虧損或套牢的股票 而賣出已獲利的股票 也就是說 照正回饋理論來說 多頭市場應該比空頭市場的交易量大 但事實卻相反 "減少虧損 擴大獲利" 的人並不多 格式塔理論; 1.說服效應: 我們所相信的是可信的資訊來源而非可信的論點 2.自我說服: 事實與我們的態度衝突時 我們寧願改變態度而不是接受事實 3.代表性效應: 觀察到某趨勢後 就認為該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 4.知識態度; 將資料分類研討 但每一類均以簡單的態度來處理 例如看了一些東西後 就大致決定"股市應該上漲" 或"債券一定下跌" 而沒有去蕪存菁 "腦袋空空不是沒有東西 而是裝了太多垃圾" 愛因斯坦: "凡是力求簡潔 而非簡化" 5.時間變動: 股價變動的時候 移動平均線要花一點時間才跟得上 因為投資人心態需要調整 也就是投資人要準備開始習慣這新的股價 延伸下去 就是為什麼黃金交叉或死亡交叉在移動平均線長期重疊後出現 其訊號會很強烈 6.錯誤共識效應: 高估和自己持相同態度者的人數以及其能力 假設自己看好台塑 若身邊的人也一同看好台塑 則假設市場也是看好台塑 並覺得這是對的 同理 很多抽菸的人都覺得其實社會上抽菸的人並不少 7.自我防衛: 調整自己的態度以符合所做的決策 無論該決策的正確性 例如買了鴻海之後 買進的理由已消失 卻開始改變態度告訴自己應繼續持有直到獲利 或者尋求他人的想法來取代自己買進的理由 例如PO板詢問是否可以進場或是否要停損 8.身體標識理論: 市場的威脅增近了焦慮與恐慌的持續性 急漲急跌以及市場散布的消息造成投資人慌了手腳 看著盤不知買什麼也不知賣什麼 嚴重者就是全砍了再重來 認知心理學: 1.後悔理論: 試圖避免承認錯誤 當市場修正到我們認為自己犯錯的那個水準 我們就重新採取我們認為正確的行動 改變錯誤而不用承擔悔恨之痛 2.認知失調: 證據顯示我們的假設錯誤時 我們會扭曲該訊息 3.框架效應: 我們的決策會受到看起來像是正確的資訊所影響 上漲的市場創造出上漲的理由 下跌的市場創造出下跌的理由 媒體、分析師一貫的技倆 漲時喊多上萬點 跌時看空下六千 4.精神區隔: 將不同的現象分類 試圖讓個別最佳化 而非讓整體最佳化 例如持有友達與奇美電 結果前者上漲 後者下跌 有些人會關注其個別上漲下跌的原因 而忽略其實兩者皆為面板族群的整體性 又如只看到哪些股票有賺錢 而沒有探討自己資金的配置與風險管理 5.選擇性接觸: 只吸收支持自己態度和行為的資訊 忽略不利自己的消息 6.適應性態度: 我們發展出和身邊人士一樣的態度 原先堅持多方的人可能會因為周遭的言論偏空而改變想法 另外一種解釋是 人們會去責怪特立獨而虧損的人 而原諒依照市場走勢而虧損的人 後見之明謬誤: 聽到一些可能發生的事件真的發生了 就立刻改變原先的想法 "我早就知道了" "去看昨天的推文 我有說喔" 認為已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在事先預測的想法中 使得做出決定的慾望加強 一但價格回到讓我們後悔當初為何沒買進時 我們多半就會下手 儘管市場的趨勢已有所改變 ================================ 沒有打完 也打不完 大概還有20餘種 有些理論看起來差不多 但其實有些微的差異 (一些人詢問股票是否可以買進或賣出時 我想其實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他只是看看是否有和自己相同答案的人支持自己 或者尋求合理的安慰而已) 總而言之 傾聽市場對人們說的話 而非人們對市場的評論 我認為當基本的技術指標、產業分析能力都有了後 有時候可以看看這類的東西 還蠻有趣的 --- 平衡謹慎與膽量 股市不過如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207

03/27 16:04, , 1F
天呀..stock版光這篇就夠了..XDDDDDDDDDDDDDDddd
03/27 16:04, 1F

03/27 16:07, , 2F
請原po不吝貴手..打完其他理論吧...感恩呀..囧
03/27 16:07, 2F

03/27 16:08, , 3F
推一個
03/27 16:08, 3F

03/27 16:09, , 4F
推 股市是心理的戰場
03/27 16:09, 4F

03/27 16:12, , 5F
大推
03/27 16:12, 5F

03/27 16:12, , 6F
樓上是液態XD
03/27 16:12, 6F

03/27 16:21, , 7F
感謝分享~~~一定要大推的阿
03/27 16:21, 7F

03/27 16:22, , 8F
認知心理學的第二條,就Festinger的理論而言要端看失調後的
03/27 16:22, 8F

03/27 16:23, , 9F
代價為小代價或是大代價。若為大代價不改變行為,小的反之
03/27 16:23, 9F

03/27 16:25, , 10F
而自我防衛就Freud的理論則多達十餘種,內射、反向、否認
03/27 16:25, 10F

03/27 16:26, , 11F
等等,其他的理論有的沒看過,有的很實用,感謝分享:D
03/27 16:26, 11F

03/27 16:33, , 12F
好文借轉 感謝
03/27 16:33, 12F

03/27 16:34, , 13F
03/27 16:34, 13F

03/27 16:40, , 14F
所以我很想去做投資心理學的研究,但台灣好像沒有..XD
03/27 16:40, 14F

03/27 17:19, , 15F
好好!!
03/27 17:19, 15F

03/27 17:20, , 16F
推原PO借轉OK? 不行請丟我水球~大恩不言謝!
03/27 17:20, 16F

03/27 17:22, , 17F
OKOK 轉去哪都OK
03/27 17:22, 17F

03/27 17:22, , 18F
不用告知了~
03/27 17:22, 18F

03/27 17:26, , 19F
推~
03/27 17:26, 19F

03/27 17:47, , 20F
COOL~
03/27 17:47, 20F

03/27 18:20, , 21F
大推~
03/27 18:20, 21F

03/27 19:01, , 22F
push
03/27 19:01, 22F

03/27 19:00, , 23F
不錯! 有學以致用 觸類旁通@@
03/27 19:00, 23F

03/27 19:33, , 24F
果然沒看錯人,你是個懂得獨立思考的年輕人 :)
03/27 19:33, 24F

03/27 22:05, , 25F
好文推推推
03/27 22:05, 25F

03/28 00:08, , 26F
這本書是"金融心理學", 最近剛看完, 該作者的另一本書
03/28 00:08, 26F

03/28 00:10, , 27F
"景氣為什麼會循環"也很值得一讀
03/28 00:10, 27F

03/28 01:42, , 28F
03/28 01:42, 28F

03/28 05:29, , 29F
03/28 05:29, 29F

03/28 09:52, , 30F
"腦袋空空不是沒有東西 而是裝了太多垃圾"
03/28 09:52, 30F
文章代碼(AID): #17wrHsef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