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MLG遠超NBA和玫瑰碗:美國青少年掀起電競

看板StarCraft作者 (Declare)時間12年前 (2012/07/20 22:07), 編輯推噓31(31018)
留言49則, 2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連結:http://s.163.com/12/0720/16/86SDL1FH00314D0E.html#p=83LE3POA2IIQ0031 S.163.COM獨家編譯 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自Gosu、thenextweb;本文有改編 電子競技這個名詞一直以來會被人們與傳統競技體育進行對比。近期,國外Nielsen發佈 了2012年十二大最受美國青少年關注的職業比賽,MLG春季總決賽赫然位居第二。 http://img6.cache.netease.com/game/2012/7/20/20120720162905c52dd.jpg
通過這份數據報表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MLG在美國青少年(18-24歲年齡段)中擁有多麼 恐怖的人氣: 「在MLG2012春季總決賽最終日上,北美共135萬獨立用戶觀看了MLG。這僅僅比第一名的 BCS橄欖球冠軍賽少了10萬獨立用戶。」 而排在MLG春季總決賽之後的競技體育則是大名鼎鼎的玫瑰碗、超級碗、NBA全明星賽、 NBA季後賽第一輪...而且從數字上看MLG和BCS冠軍賽要遠遠超越第三名之後的競技體育。 http://img6.cache.netease.com/game/2012/6/18/2012061823423472cf4.jpg
這充分說明了以星際爭霸2為代表的電子競技賽事MLG在北美地區擁有多麼的狂熱。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MLG2012春季總決賽堪稱是2012年上半年全球最大的電子競技盛會, 在這裡除了MLG春季賽之外還有《星際爭霸2:蟲群之心》的新兵種宣佈與試玩、KeSPA全 明星的星際2表演賽,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MLG2012春季賽是幾個電競項目的總和。 但即便如此,MLG輕輕鬆鬆打破了各項電競紀錄: - 超過470萬獨立用戶在線觀看了MLG2012春季賽 - 超過220萬獨立用戶在線觀看了週日的春季賽 - 在線觀看的峰值達到了43萬7千的獨立用戶 - 超過540萬小時的電子競技視頻(等於616年時間!) - 超過2萬觀眾來到了MLG現場 而對於MLG以及電子競技而言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北美傳媒巨頭CBSi代言全球六大星際2聯 賽之後將會進一步的刺激電子競技的發展以及廣告業務。 君不見MLG從2012夏季賽開始提供了免費流直播,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MLG在財政上得到 了一定的緩解,他們不需要再通過標清的收費來補貼自己的財務支出。 更多MLG以及電子競技相關報導敬請繼續鎖定S.163.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50.195

07/20 22:10, , 1F
LOL功勞應該最大吧
07/20 22:10, 1F

07/20 22:12, , 2F
LOL? 笑話嗎lololololol
07/20 22:12, 2F

07/20 22:13, , 3F
MLG不是把星海2移除了??
07/20 22:13, 3F

07/20 22:15, , 4F
沒移除吧
07/20 22:15, 4F

07/20 22:15, , 5F
移除了那下面那篇文是...
07/20 22:15, 5F

07/20 22:16, , 6F
星海羅盤
07/20 22:16, 6F

07/20 22:16, , 7F
@@
07/20 22:16, 7F

07/20 22:17, , 8F
大概是又裝回去了
07/20 22:17, 8F

07/20 22:18, , 9F
景戲J是甚麼..
07/20 22:18, 9F

07/20 22:19, , 10F
玫瑰碗
07/20 22:19, 10F
玫瑰碗球場在美國國內因每年舉行大學美式足球碗盃而著名,球賽被稱為玫瑰盃。玫瑰盃 是大學美式足球碗盃賽中歷史最悠久和最著名的碗盃賽。

07/20 22:20, , 11F
大學美式足球頂級聯盟
07/20 22:20, 11F

07/20 22:20, , 12F
LOL只算後起之秀 很多地方還比不上SC LOL除了玩的人多以外
07/20 22:20, 12F

07/20 22:21, , 13F
競技性上 差SC一大截 要走電競這塊LOL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7/20 22:21, 13F
※ 編輯: declare 來自: 123.193.50.195 (07/20 22:22)

07/20 22:24, , 14F
恩 thx
07/20 22:24, 14F

07/20 22:26, , 15F
lol觀看數應該比sc2多吧 人口基數有差別
07/20 22:26, 15F

07/20 22:28, , 16F
我比較好奇這個數據的來源 有參考的地方嗎?
07/20 22:28, 16F

07/20 22:28, , 17F
我看到了XDD
07/20 22:28, 17F

07/20 22:29, , 18F
看了原文是說18~24的人口,實際北美整體就不高了~
07/20 22:29, 18F

07/20 22:30, , 19F
LOL觀眾大部都是有看有玩,SC2則是一堆只看但是很少玩的
07/20 22:30, 19F

07/20 22:31, , 20F
SC2玩起來太耗體力....加上天梯制度,得失心有時候會很重
07/20 22:31, 20F

07/20 22:33, , 21F
怎麼又開始在比LOL跟星海了?
07/20 22:33, 21F

07/20 22:34, , 22F
我是覺得這新聞看看就好.ESPN(MLG)數字操作功力可不是蓋的
07/20 22:34, 22F

07/20 22:45, , 23F
六大聯賽是哪些阿
07/20 22:45, 23F

07/20 22:48, , 24F
我也覺得星海比賽比較好看 不過LOL觀眾人比較多應該是事實
07/20 22:48, 24F

07/20 22:50, , 25F
我猜想是MLG GSL NASL DH IPL IEM這六個跟歐美比較相關的
07/20 22:50, 25F

07/20 22:50, , 26F
星海除非全民免費不然觀看人口基數就輸了
07/20 22:50, 26F

07/20 22:51, , 27F
真要互相比較也是用dota2跟LOL比
07/20 22:51, 27F

07/20 22:51, , 28F
NASL DH ESL GSL ECS MLG
07/20 22:51, 28F

07/20 22:55, , 29F
電競的獎金比起其他的職業運動還是少很多阿....
07/20 22:55, 29F

07/20 22:56, , 30F
MC那麼會賺 3年也才30萬鎂...看得人多好像也相對獎金多..
07/20 22:56, 30F

07/20 22:57, , 31F
但是電競卻沒有..囧..
07/20 22:57, 31F

07/20 23:00, , 32F
因為目前辦電競本身並不賺錢.
07/20 23:00, 32F

07/20 23:00, , 33F
教主薪水就蠻可怕 像HUK年薪也有10萬鎂
07/20 23:00, 33F

07/20 23:00, , 34F
有市場廠商就還蠻肯給的
07/20 23:00, 34F

07/20 23:01, , 35F
就是因為看的人多 獎金卻沒那嚜多 所以廠商才喜歡阿!
07/20 23:01, 35F

07/20 23:01, , 36F
不然像MLB那麼貴 廠商要賺錢就難了
07/20 23:01, 36F

07/20 23:01, , 37F
像MLG這種短期賽 獎金真的算很高了
07/20 23:01, 37F

07/20 23:06, , 38F
收視群的消費力也有差
07/20 23:06, 38F

07/20 23:07, , 39F
獎金榜前幾名都算是高收入了 去年MVP獎金收入25萬鎂
07/20 23:07, 39F

07/20 23:07, , 40F
不過苦的是中後的選手
07/20 23:07, 40F

07/20 23:18, , 41F
星海很好看 但很難玩阿!!!
07/20 23:18, 41F

07/20 23:41, , 42F
記得JOY在播上屆MLG的時候有提到 MLG主辦已經認清電競迷
07/20 23:41, 42F

07/20 23:43, , 43F
看電競的人會買VIP票的不到1%吧
07/20 23:43, 43F

07/20 23:43, , 44F
看SC2的不一定看LOL反之亦然 所以有做分區而非單一主舞台
07/20 23:43, 44F

07/20 23:46, , 45F
讚啦~~~~~~~~~~~~~~~~~~~~~~~~~~~~~~~~~~~~~~~~~~~~~~~~~~
07/20 23:46, 45F

07/20 23:48, , 46F
也許是商業宣傳,不過MLG現場氣氛真的超熱烈的
07/20 23:48, 46F

07/21 01:48, , 47F
Huk年薪10萬USD?
07/21 01:48, 47F

07/21 01:50, , 48F
10萬鎂不是300萬台幣嘛??
07/21 01:50, 48F

07/21 08:29, , 49F
原消息是尼爾森發布的,可信度很高吧
07/21 08:29, 49F
文章代碼(AID): #1G2MO_SF (StarCra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