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波波藝術作者幕後故事 - 捉摸不定的波波

看板Spurs作者 (吳嘉)時間11年前 (2013/06/02 06:20),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懶得上色,決定把原文刪除,只貼翻譯就好. 原文網址:http://tinyurl.com/l2elrpz 有時候,拜訪最不情願被訪問的對象反而能夠寫出最棒的故事.在運動畫刊歷史上,最有名 的一篇就是Frank Deford 在1978年撰寫有關Jimmy Conners的大作; 作者本人甚至沒有網 球明星的配合訪問就寫完了. 以下為文章連結:http://tinyurl.com/lcjg89b 我並不是在暗示我這篇在本周出現在週刊上有關桂格波波維奇的報導能夠跟那篇相比.作 於訪問對象,波波跟Conners一點都不像 – 給他一個讚 – 而以一個作家來說,我無法跟 Deford相比 – 給自己一個囧. 即使是上週登上飛機要去聖安東尼之前,我仍被告知”波 波不想要聊自己,” 在此,我提供內部的角度來示範如何面對心不甘情不願的受訪對象仍 把故事生出來. 再來,當我做這些”幕後故事”時也能讓讀者知道為雜誌寫文章所要做得比”去場比賽,嚼 著免費的熱狗”還要多很多.更何況,現在球團也不給免費熱狗了. 所以,這只是為了證明 我本身存在必要性的方法,對於目前及未來的身心健康也算是有益. 在幾個月前我就已經將想要寫篇有關波波維奇文章的想法傳遞給馬刺公關部門的資深頭頭 Tom James 但是把這個想法轉告給教練花了點時間. Tom跟我說:”你必須要挑對時機跟 他講這類的事情.”過了幾個禮拜,Tom回覆我:”波波告訴我他對你並沒有私人恩怨,他只 是不想要聊跟自己有關的事情,抱歉.” 在我跟週刊裡跟這個案子最有切身關係的兩大山頭- 編輯總管Chris Stone還有NBA編輯 Mark Bechtel報告前,我讓這個消息沉澱了一會兒. 我們一致同意即使波波不願意配合,他 仍然值得篇深度報導. 有很多原因可以為了一個人而寫篇故事,像是當下熱門新聞,或者特 定角度解析,或者採訪對象在圈子裡很有名氣只是大眾不甚了解. 這些原因波波全都符合. Tom James並不是很高興我要寫這篇故事. 其一,他知道波波是需要些關注. 身為一位公 關,他的工作就是替馬刺打出名聲- 盡可能的是好的方面. 其二,要告訴波波” McCallun 不論怎樣都要來採訪”的可憐人是他自己. 不過他很專業所以他知道怎麼做. 這裡可不是 中國,就算有人不想被寫進報導,你還是可以拿他們當主角. Tom 說:”波波會很難搞,但是 我們還是歡迎你來,我會盡量的在可行的地方幫忙你.” 我當然希望波波能夠改變主意願意接受採訪,但保險起見,我還是要準備一下B計畫,這代表 跟以往經驗相比,我要找更多相關的人來聊波波,這樣才能夠抵銷那位決定行使緘默權的訪 談對象所帶來的空白.幸運的是,波波的影響法海無邊,我有很多訪問選擇. 電話打了,也被回覆了(回覆的部分並不總是會發生).波波的導師,Larry Brown,前馬刺制 服組像是Alvin Gentry, P.J. Carlesimo, Danny Ferry, Sam Presti, Jacque Vaughn 甚至10年前在馬刺當錄影帶剪接師現在是D-League教練的Will Vogt都回我電話. 前馬刺 球員Steve Kerr跟Monty Williams也有回我.後者其實是Tom James建議的.當Monty是馬刺 球員時,他在馬刺過的不快樂,可是波波還是歡迎他回來當實習教練. 蒐集資料最不需要的 就是20個人告訴你同樣的事情.如果有10個人告訴你10個不同的故事那是最棒的. 部分波波的名聲來自於他總給記者難堪,所以我打電話給TNT頻道的Craig Sager,從他那我 得到了幾項軼事.波波的另一個故事則是跟聯盟辦公室因為讓核心球員在重要比賽休息而 引發的衝突,所以我用E-mail寄給總裁大衛史藤幾個問題.對於一個忙碌的人來說,這是最 容易的方法,而他也回覆我的信件了. 週刊的Stone建議我試著找馬刺將要對戰的隊伍,跟他們一起看馬刺比賽的影片來了解波波 的隊伍在場上是怎麼運作來保持每季不變的穩定性,所以我找了我熟識幾百年的國王GM, Geoff Petrie,問他能不能介紹助理教練Jim Eyen給我. 當我在聖城時,他們的隊伍剛好會 跟馬刺對戰. 到達聖安東尼後,我跟前馬刺防守明星包溫吃早餐,跟馬刺GM R.C Buford吃午餐.在馬刺練 習中心我抓到Manu聊天,再來是TP,還有助理教練Bud.(TD對受訪的態度一直顯得模糊不清 ,直到等到後期才答應). 比賽前晚,我跟Eyen在他下榻的聖城飯店房間看錄影帶,超級有幫 助且有趣.(我大概不用跟你講這個,但教練能比記者看到更多重點.) James幫我接洽到大羅,我在比賽時採訪他,還有在馬刺準備坐飛機去丹佛時在機場訪問到 Sean Elliott(現在是馬刺廣播員). James同時也給我NBA老鳥作家Jan Hubbard寫的一本 馬刺的歷史. 由可靠的作家寫出的第二消息會很有價值. 幾天下來我收集到超多資料,但是波波的訪問仍然遙不可及,也不是說我從沒見到他.在我 來聖安東尼的第二天,我在馬刺練習中心看到他跟 GM R.C Buford兩個人在停車場有段動 畫般的對話. 其實呢,Pop像個卡通人物比手畫腳而R.C則像個雕像似的動也不動.原來他們 在玩角色扮演阿. 後來得知,當時他們兩個正在討論船長Stephen Jackson的命運.兩天後 他就被釋出了,在場的我當時並不知道這消息. 我上前打招呼,波波溫暖的問候我,跟之前一樣. 在之後的週刊故事裡會說到,即使波波很 少給予媒體什麼,他仍罕見的被其圈子大部分的人所喜歡. 我在2005年的文章也有寫過波 波. 以下為連結:http://tinyurl.com/lzkuork (自己OS:05年的這篇只有這次訪問三分 之一的長度,因為有點過時,就不打算翻了,想看的人可以直接點看原文.) 我們閒話家常一陣子,然後我開口,”波波,我來到這裡是…” “我只是不太習慣談論我自己,”波波說,他知道我想做什麼. “這是個學院的道理.” 他 在1970年從空軍學院畢業. 波波是真心的不願意談他自己.有些人告訴你他不想要講自己的事情,可是其實他們非常的 巴不得.這可不是波波,而我認為時間控管跟他的不願多談是很有關聯的. 如果沒有時間管 理的意識,讓波波站在管理圖最頂層的馬刺就什麼也不是. 波波的想法是,他談論自己的每 一分鐘就會造成目標晚一分鐘達成,而這目標就是準備,最終贏得勝利. “要不然我只跟你確認幾個消息好了?”我說,出了張勝卷在握的牌. 像波波這樣的人一定 會對確認消息說好吧,希望這對他而言算是個學院的道理 “OK, 這沒問題,”波波說,然後他就消失不見了. 在這過後的幾天,我提醒Tom有關那個消息確認的聚會,最後Tom跟我說,”OK,波波說他會跟 你在比賽前聊聊.” 對我而言,在比賽之前做訪問不是什麼好事.球員跟教練有分心的可能,然後倒數計時的鍾 又不斷的在背後答答答的響,提醒你比賽快要開始了. 但我只拿到這個,一個”不要就拉倒 ”的選擇. 我們在開球90分鐘前見面了,是的波波看起來非常的放鬆.(我猜測是因為馬刺當晚的對手 是排名較低的國王的緣故).他知道我來會比消息確認還要問的更多.如果我能得到更多的 細節,這只是因為波波選擇提供給我而不是因為我夠伶牙俐齒到能讓波波掏心剖腹. 我問了他有關領導能力還有紀律的問題好讓訪問開始,沒過多久我們就回到了1970當他仍 在小規模的大學Pomona-Pitzer作教練的時光.我先行列了一串問題(我很久沒這樣做了,這 次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我們要發的報導可不是波波”很久很久以前…”那樣的故事.打個比 方來說,當訪問時間很寶貴時,能在一個議題拿到很多材料總是比每項都只得到一點還要好 的多. 至少,我的理念是這樣. 這大概就是全部了.我聽到了許多有關他在Pomona 未曾知曉的事情,包括他跟頂尖學者 Dr. Steven Koblik悠久的友情.我知道我可能又有對象要採訪了. 沒多久,波波離開了,只給了我大概20分鐘,但這幾分鐘是很有用的,你能在這20分鐘完成許 多事情. 比賽結束後,我問了TD幾個問題,得到不錯的回答.一切都安全完成了.當我回到家之後,我 打了通電話給Koblik. 因為他能夠以不同的角度看待採訪對象,讓整個通話非常值得.剩下 來的只有把故事寫出來了- 相信我 – 這比收集資料還要簡單.如果資料收集是牙根手術 的話,寫文章就像是洗牙一樣. 總知,這就是如何完成這次報導的小小一撇幕後故事,希望你會喜歡這周的運動週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0.79.74.78 ※ 編輯: mywu 來自: 70.79.74.78 (06/02 06:37)

06/02 10:16, , 1F
只能推翻譯了
06/02 10:16, 1F

06/02 13:50, , 2F
翻譯辛苦了~~
06/02 13:50, 2F

06/02 19:21, , 3F
推認真翻譯
06/02 19:21, 3F

06/03 04:07, , 4F
感謝翻譯!這系列真好看
06/03 04:07, 4F

06/03 07:35, , 5F
06/03 07:35, 5F
文章代碼(AID): #1HgdE-cu (Sp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