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研替面試心得(凌網、宇匯)

看板Soft_Job作者 (扁不)時間7年前 (2017/03/21 16:46), 7年前編輯推噓7(703)
留言10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板上(以及整個網路上)這兩間的面試經驗似乎不多,來寫一篇促進資訊流通。 我覺得自己還滿幸運的,對投研替這件事後知後覺, (我們所沒什麼人會投研替,應該說連男生都很少,所以我完全不在狀況中) 很晚才投了兩間竟然都有上,而且面試經驗都還不錯(除了凌網的等待期間...)。 爬文時看到: 「這次投履歷的時間沒有很早投,大概是在九月中期投的」 那我一月才在投怎麼辦囧。 -- 背景:臺大LIS碩+CS學 嗯...對,我是(偽)文組工程師,不要戰我(抖) 其實我的技能樹點得比表面上更歪斜,就先不贅述了。 關於為什麼讀LIS大概被問過N百次所以一概不予回答,還有人問過: 「這學歷出去找工作不會怪怪的嗎?」 『你才怪!你全家都...』 至少以結果論,這兩間公司都不覺得怪啦。 --- 1.凌網科技 研發替代役工程師(臺北/新竹/臺中) 第一個投這間是因為系上學姐來講過系友座談(雖然現在已經不在凌網), 而且有在做ILS(HyLib)、探索服務(Jumper)和電子書(HyRead),和我所學最貼近。 一月初用104丟,當天就有已讀通知, 隔週二傍晚寄信來敲面試時間,週三排定週四早上面試...好趕啊。 可自選在哪間分公司面試,我選臺北,在郵政博物館旁,交通還算方便。 一進去櫃檯人員請我填一些表單,接著帶到一間小會議室。 先是一串二選一性向測驗,再來是筆試,總共11題左右限時一小時,包含: 3題基本智力測驗(?)、3題演算法、DB正規化、SQL、SQL injection說明、XML等等。 (演算法題可用任何語言或pseudo code) 題目不難,只是全部得手寫差點寫不完(不斷在心中吶喊:拜託給我鍵盤啊啊啊), 除了SQL太久沒碰爛掉了以外,其他都答得還不錯(主管說的)。 其中演算法有費氏,一看到題目反射動作就是矩陣乘法+快速冪, 被主管說「很少人在面試會這樣寫」0.0。 筆試結束後主管進來面談,是HyRead部門的RD主管,人很和藹, 他說筆試答得不錯,接著整場面談都是非技術問題和聊天(?)。 凌網較特殊的是同一個team可能分散在不同分公司,還有在家工作的,每天用視訊開會。 主管平常在新竹,當天剛好來臺北所以趕著當天面試。 上班地點可自選,他說若錄取打算派我到前端team,成員大都在臺中,少部分臺北, 我說臺北臺中都OK,主管說那以臺中為主。(結果紙本offer上還是寫臺北囧) -- 面試後等了一個多月沒下文,寄信問HR, 過不久主管打電話來,但當天我proposal口試沒接到, 接著主管寄簡訊給我問我什麼時間方便接電話, 最後他在 出 差 途 中 從 上 海 打Skype回來。(我感受到你的誠意了嗚嗚) 原來是主管要錄取我但我開的50K沒核過在上面卡了很久, 他說一般碩士起薪只給38~42,問我能不能接受底薪低一點再用主管獎金補上去。 我說好吧45,他便用這數字往上報。(還有個方案是先實習累年資,不過要趕論文故忽略) 紙本offer在我決定要去宇匯之後才寄來,只好推掉。 結果: offer get - 前端(臺北?臺中?) 45K * 13~14 9:00~18:30 (休1.5hr) 不加班、不打卡、真的得加班有加班費或補休 --- 2.宇匯知識科技 研發替代役工程師(臺北) 凌網主管的越洋電話之後、核薪結果出來之前,剛好是學校的徵才博覽會, 去年來逛時就對宇匯印象深刻,因為會給一封老闆的信XD。 今年印象更加深刻,因為一堆112CS的學長,去年好像沒看到這些人出現||| 也不像其他公司攤位一直要你投履歷投履歷(一張履歷一份業績是吧), 現場的R/D什麼都能聊,問起薪多少也很乾脆地說6~8(這range好大)。 自己應徵完的感想是:你也不知道別人薪水所以浮動範圍應該真的很大。 [一面] 在旁邊教室有現場面試,雖然我直到快結束才發現這件事, 於是我成為當天最後一位面試者,和老闆聊到燈被中控室切掉= =" 沒有任何筆試或技術問題,他關注的是人格特質和理想(嗯網路上查到的也差不多是這樣) 給員工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工作進度由員工自己訂、不責難員工進度否則換得員工撒謊。 問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能幫助別人的人」。 當場給口頭offer,打算派我到D部門一項新產品的team,約隔週到公司看環境談薪水。 (宇匯的R部門和D部門是分開的,另外有新的Data & System部門) --- [二(?)面] 公司在南京復興站旁,那天發生了小插曲,我在樓下遇到剛開完會趕回來的老闆, 直接被帶進會議室,和team裡面成員聊了一會,馬上接到一通電話, 原來是另一個主管要告訴我老闆在開會可能會遲到XDDD。 印象深刻的是員工稱老闆也是直接稱呼本名(培林),我一時還轉不過來。 新產品是個網站,需要前後端,一樣沒問技術問題,認為進去再學都OK, 總之就是要考慮到面對人的部分、會有重複性的枯燥工作。 (這些在LIS的訓練裡都碰過不少) 薪水讓我自己開,頑皮地開了個有零頭的數字,培林一口接受。 --- 故事還沒結束,當天一進會議室便看到桌上有認識的L學長(不同校)的名片, 但公司裡沒看見,走出公司便敲了他,原來目前已經跳槽了。 他極力推薦我去他原本待的D&S team,聽起來是滿有趣的, 後來趁CTO來電確認時表達了意願,於是再抽一天和D&S team主管聊聊。 [三(?)面] 主管是大我沒幾屆的112CS學長0.0 相對於L學長專講光明面,他告訴我各種黑暗面(?),有點像選課人數太多在勸退的教授。 為了推行一些較佳的架構,可能要把別人的專案拿來自己改寫說服他改用新做法之類的。 還有問我LIS在做什麼啊、對公司還有哪些疑問等等,也是個閒聊style。 總之最後決定去D&S。 結果: offer get - Data & System(臺北) N * 13.5~14.5 9:00~18:00 (休1hr) 不加班、不打卡 -- [補充] 網路上看到很多人說宇匯有臺大情節、非臺大不用, 學長解釋說並非如此,臺大特別多是因為近年新員工都是互相介紹進來的, 有一個臺大的會頭,拉來的下線都是臺大。 這兩年才開始公開招募,而校徵因為人力不足也只能跑臺大一場。 我個人則有兩點觀察: 1.讀中字輩的朋友去年應徵研替有拿到offer,自己開薪水還被加了5K,雖然最後沒去; L學長也是非四大非四中,所以基本上沒有「非臺大不用」。 2.我有修一個政大的學分學程,用較小字體放在學歷下面, 培林看到馬上眼睛一亮並詢問「你讀過政大?」完全忽略臺大的正式學歷www 然而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沒有HR(聽說最近要招,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面試基本上不問技術問題(這樣如何確定我不是洗學歷上來的(?))、 給予員工很大彈性,但換言之則是規束力薄弱,每個人有自己的方法。 用一句在裡面聽到的話來總結非常貼切,「像是已經開了20年的新創」。 抱歉一寫就寫了這麼長<(_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1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90085992.A.C2B.html

03/21 17:03, , 1F
看到宇匯就想說應該又是112XD
03/21 17:03, 1F

03/21 17:31, , 2F
完全不知道該不該噓...
03/21 17:31, 2F

03/21 17:31, , 3F
推個怪學長OAO
03/21 17:31, 3F

03/21 17:31, , 4F
扁不不在我樓上耶♥
03/21 17:31, 4F

03/21 17:33, , 5F
扁不你好,我是扁不
03/21 17:33, 5F

03/21 17:52, , 6F
推個怪琴
03/21 17:52, 6F

03/21 17:53, , 7F
推推
03/21 17:53, 7F

03/21 20:51, , 8F
<(_ _)>
03/21 20:51, 8F
※ 編輯: BambooOL (120.127.47.214), 03/21/2017 22:08:57

03/21 22:44, , 9F
推怪琴
03/21 22:44, 9F

03/22 11:01, , 10F
推分享
03/22 11:01, 10F
文章代碼(AID): #1OqEXemh (Soft_Job)